【大荔文苑】秦玉玲:母亲那台老“飞人”

母亲那台老“飞人”

文/秦玉玲

前些日子回到家,八十岁的老母亲一见到我,便心急火燎地说:“甜甜把缝纫机弄坏了,你赶快过来看一下。”她一边说一边拉着我去看缝纫机,心痛的样子就像一个被人弄坏了心爱玩具的孩子。

我安慰她说:“没事,找人修修,实在不行就给您换台新的。”

母亲说:“要什么新的啊,我都快入土的人了还要新缝纫机干啥!”

我连忙说:“您可不敢入土,您入土了这老老小小一大家子的鞋垫子谁来轧啊!”

母亲笑了,表情有点复杂,她的话题依然还是回到了缝纫机上:“这贼女子也不知道咋弄的,我都把梭子拆下来,把夹的线也弄干净了,又给来回都膏上油了,但还是一动都不动。几十年了,这台机子都不知道干过多少活了,可从来都没有耍过大麻达,这回看来彻底是不行了……”

在母亲的唠叨声中,我忽然也觉得有些伤感起来,母亲和这台缝纫机之间的点点滴滴涌上了我的心头……

儿时的记忆里,我一直骄傲母亲是个裁缝,因为我的衣服不论新旧,即便是用大人的旧衣服改做的,从来也都是整齐合身的,蓝色裤子的裤缝处常会加上一道细细的红边子,口袋上缝一个红色的蝴蝶结,引得周围的小伙伴羡慕不已。亲戚朋友和街坊四邻常会来家里请母亲帮忙做衣服,母亲向来都是来者不拒。她白天在生产队参加劳动,这些缝缝补补的活只能放在晚上,凑着一盏四十瓦的白炽灯泡发出的橘黄色的光,噔噔噔噔踩着缝纫机直到深夜。

母亲是裁缝,在年少的我的心目中,似乎一直觉得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事,直到成年后,一日闲来无事,我问母亲:“你的裁缝手艺是跟谁学的啊?”一语激起千层浪,母亲即刻打开话匣子,满眼激动地又一次给我讲起了她和她家的往事。

母亲娘家原先在我们当地也算是一个大家子,母亲的婆和爷一共有七个孩子,两儿五女。儿子一个在国民党部队当营长,一个在兰州烟坊作二掌柜的,五个女儿出嫁后,土改时家家都是高成分。家中女眷们,无论持家、做饭还是针线活,个个都是远近闻名的一把好手,母亲自小耳濡目染,自然也做得一手好女工。

一九五六年农历十月十六,母亲嫁到了我家。那时候刚刚入社(农业合作社)不久,高小毕业的母亲,白天参加集体劳动,晚上则教扫盲班识字。公社后来成立了一个集体缝纫社,母亲以她小有名气的针功手艺,被从地里改分到缝纫社干活。解放前因勤劳致富而家道殷实的我爷我奶,打心眼里为家里能有这样能干的儿媳自豪,他们给母亲买了台崭新的上海生产的“飞人”牌缝纫机——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这足以算得上奢侈品了!自此,母亲再也不用下田晒太阳,照样可以拿高工分。

后来缝纫社解散了,母亲又被分到了信用社。那台“飞人”回到家里后,依然天天晚上忙着各色缝纫活,东家嫁女,西家娶亲,以及给老人赶做寿衣寿帽,母亲都会应邀前往,帮忙缝衣服缝被单,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主家的谢礼自然也会比一般人重得多:点心洋糖,八个夹着肥肉片子的白面馒头。我们小时候经常都能吃到别的小孩极少吃到的这些,所以常常会一边吃一边感叹:“幸亏我们家里有缝纫机!”

一九八一年,小妹出生了,因为违反了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属于超生,所以被处以一笔不菲的罚款。那时的计划生育工作真可谓轰轰烈烈,抬门扭锁、跳墙上房、拉走粮食家具等等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总之对超生户毫不留情。这种形势下,我家的“飞人”也被拉到了大队部一间闲置多年的仓库里,一放就是一年多。等运动稍松拉回来时,只见昔日锃亮的“飞人”此刻已尘灰满罩,机板被剐蹭得斑斑驳驳,边沿竟还被老鼠咬掉了几绺子,皮带也早已不知去向,连接机板和机架的螺丝也少了几个……这可把母亲心疼坏了,她一遍遍地抚摸着那一道道划痕,仔仔细细地给它擦拭,给它上油,又进城买了一条新皮带装上,穿针引线又拿起一条布绺绺试了试,竟然性能良好!我们纷纷夸赞“飞人”质量过硬,母亲自然也是欣喜万分,从此,“飞人”又可以和母亲终日相伴了。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空前繁荣,人们的吃穿用度也逐渐进入了市场化,加之包产到户,我们家里地多劳力少,因此母亲除了做家人的衣服外,已经很少做缝纫活了。尽管如此,我们兄妹四个还是在母亲的影响下,都学会了踏缝纫机,一些在缝纫机上轧直线的活,都难不倒我们,尤其是我,昔日可是被母亲寄予了“考不上学就当个好裁缝”的厚望的!虽然没能当上裁缝,却也没负母望,除了不会裁剪外,我能够把外面新式裁缝裁剪好的衣裤布料,用家里的“飞人”缝得有模有样,缝拉链之类的活计更是不在话下!

九十年代开始至今,我们兄妹四个都参加工作了,连父母的衣服我们也早都给买成衣了,可母亲还是会坐在缝纫机前,给小孙子们轧鞋帮、缝棉衣,或者把我们拿回家里的旧衣服拆掉,做成一双双大大小小的鞋垫,用“飞人”轧得细细密密的,足足摞满了一个小箱子。

现在“飞人”坏了,对母亲来说似乎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打击。为了弥补母亲这点遗憾,我在县城转来转去好几天,也没找到修理这种老物件的,没办法只好求助于万能的“度娘”,一查方知网上竟有卖这种老式缝纫机机头的,仔细询问售前,说可以和老机架配套,只是漆面及钢质肯定无法比拟以前的,这话竟让我对母亲的老“飞人”也百般不舍起来。说与母亲,老人家说:“不用换了,等冬天看有没有游街转巷修理缝纫机的,没有的话就放在那里吧,权当是个念想!”

我无话可讲,心里想的竟和母亲一模一样!

此刻,母亲的那台老“飞人”静静地放在墙角,它和父亲那辆老“飞鸽”一样,不仅记载了我们家风风雨雨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同时也是新中国蒸蒸日上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它们,将会被作为一笔精神财富留给后人,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作者简介:秦玉玲,大荔县森防站技术干部,一个整天和树上的虫虫们打交道的文字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以我笔书我心,多次在《沙苑》发表文章。

(0)

相关推荐

  • 散文||我那心灵手巧的母亲

    我那心灵手巧的母亲  李银娟||陕西 我有一个心灵手巧的母亲,这是我从小到大引以为傲的事情.母亲只念过两三年书,却天资聪慧,学啥会啥. 在她十五岁那年,有一天,外婆走亲戚去了,母亲偷偷从柜子里翻出外婆 ...

  • 义津往事(3) | 枞阳方言广播:老伴吴裁缝

    义津往事(1) | 枞阳方言广播:义津街的老茶馆 义津往事(2) | 枞阳方言广播:小镇故事 播音:许光昶|配乐:燕子 老 伴 吴 裁 缝 --为纪念绿宝石婚而作 作者:许芳林 老伴是吴裁缝,一点不假 ...

  • 京江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裁缝铺 文/墨砚

    我父母当年结婚的时候除了"三十六条腿",还有"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如今手表.自行车.收音机还有人在使用,而缝纫机随着成衣的价廉物美渐渐淡 ...

  • 小镇裁缝【刘志红】

    年二十九,带女儿们回老家过年,进门跟老人们打过招呼,正要进自己的屋子时,只听哧啦一声,旁边的面条机尖角把我拦住了,低头一看,我崭新的羽绒服被划了一个L型大口子,雪白的羽毛正纷纷扬扬往出飞舞.我赶紧找来 ...

  • 家用缝纫机容易断面线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处理解决?

    服装DIY爱好者使用的缝纫机 面线经常 断,是个很烦恼的事,严重影响 衣服的心情.L_ton建议检查以下几个项目,相应的排除故障. 1.检查穿线的路线是不是正确,严格按说 书的步骤一步步穿,或者模仿缝 ...

  • 方长荣丨你还记得这些民间手艺吗

    古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说吃饭的行当特别多,只要上心甭管哪个行当都能干出名堂.究竟有多少行当谁也没有统计过,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行当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就是再传统. ...

  • 【行走在乾县】二、老裁缝

    二.老裁缝 之所以叫做老裁缝,是因为现在还有从事裁缝业务的人,但是他们不叫裁缝,他们叫做设计师,他们的衣服也不是做给普通人穿的,而是为特定的人群.专门的对象服务的:他们所做的衣服无论你理解与否,都非常 ...

  • 【大荔文苑】王乐:老邢的战“疫”

    老邢的战"疫" 文/王乐 老邢在离家两百多公外的一个农村派出所里上班,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老邢总是忙,用妻子的话来说:我这是丧偶式婚姻,老邢是家庭照顾不上,老人照顾不上,就连孩子老 ...

  • 【大荔文苑】祁宏涛:老朝邑故事

    老朝邑故事 文/祁宏涛 黄河咆哮着冲出秦晋大峡谷,经韩城芝川,合阳洽川,来到了大荔东部,在这里,河面由原来不足百米,变为宽约几公里的水面,黄河在此,波澜不惊,缓缓的在较浅而宽的河床上肆意流淌,历史上, ...

  • 【大荔文苑】刘玉丰:拥抱母亲

    晚上下班遇到两岁大的亲侄女,看到我伸出手小可爱就笑容可掬地跑到我的怀抱,她很幸福得被我拥抱着,我拥抱着她我感觉也很幸福.在感受这种幸福时才想到如今我已是不惑之年,但好像还没有拥抱过我的妈妈. 妈妈工作 ...

  • 【大荔文学·诗歌·张屹】老母亲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14 老母亲 文/张屹 她是一个独自留守的老人 做一顿饭吃两顿 吃不了多少 但要吃些软活的饭菜 三十几年过去 不纺线不织布也不做衣服 也不再熬夜开这会那 ...

  • 【大荔文苑】李冬花:三八节里忆母亲

    临近"三八妇女节",这是一个赞美伟大的女性的女日子. 从古至今,才女无数.南宋杰出文学家李清照,开创"婉约词派":出塞和亲王昭君,维护汉匈出境几十年的稳定:&q ...

  • 【大荔文苑】彭拥军:母亲的生日

    农历腊月二十四是母亲的生日,母亲的生日很好记的,也就是农历小年过后的第二天. 今年母亲的生日,我起得比较早,大约八点钟吧,匆匆洗漱.吃饭后,便去超市给母亲买了龙须面,然后母亲住的地方,给她奉上,并给了 ...

  • 【大荔文苑】拜都莲:老西儿

    老西儿 文/拜都莲 老西儿一词,在我,最早来源于戏曲<寇准>,剧中主角儿寇准,人称寇老西儿.因为是儿时的经历,模模糊糊中记得寇准生活在山西,山西人因为地域和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的不同,给外界 ...

  • 【大荔文苑】牒庚文:我和母亲的二十年

    我和母亲的二十年 文/牒庚文 1999年3月24日零晨,我出生在古老的渭北平原上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我太爷叫陈保民,在民国时期做保长:我曾爷叫陈继明,早年从军后转业做教师,他们都是本地人人敬重的乡绅, ...

  • 【大荔文苑】李冬花:母亲的织布机

    母亲的织布机 文/李冬花 从小就经常看见妈妈坐在织布机上,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脚一踏,手一搬,十字莲花都动弹".这则谜语让我深深地幼小心灵记住了妈妈那架织布机.在六十年代,它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