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靖与突厥的野狼坡血战,被称为改写大唐历史的战争,为何?

西汉初期北方匈奴为祸,给中原人民带来许多痛苦。汉武帝时期已经完成了力量储备,他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派遣卫青霍去病出征匈奴,最后生擒匈奴单于,保卫国家安宁。正如诗中所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将士们保家卫国一直为人们所传唱。

中华大地上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换,但无论王朝如何变化,周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这一点即便在鼎盛的唐王朝时期也不例外。李靖就曾带兵与突厥进行野狼坡血战,被许多人称为改变大唐历史的战争,人们要这样说是为何呢?

李渊是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但李世民在王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最大的功劳。李渊登基之后本应该论功行赏,将李世民封为太子,继承整个大唐王朝。但他本身有一些私心,更加偏爱长子李建成,同时嫡长子制度是传统,经过一番考虑后李渊还是将李建成立为太子。不过李建成心里明白,自己和李世民存在一些差距,不论个人能力还是在朝中的威望都远不如对方,因此他联合李元吉希望能除掉这个威胁。

李渊也默许了此事,他还将李世民府上的大臣调离,削弱其力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世民的处境岌岌可危,在长安城里随时有可能遭遇危险。然而此时突厥的可汗颉利带着大军袭扰大唐边境,足足有数万人马。这次入侵颉利可汗并未沿途烧杀抢掠,反而一直南下,很快唐王朝便判断出对方是想刺探自己的真实情况,为战争做准备。

李渊得知后自然不愿退让,果断派出大将李靖出征,迎战突厥。由于战争即将打响,整个唐朝内部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虽说李渊对李世民十分不满,李建成更是筹划将其除掉。不过此时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李世民又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如果李靖兵败还需要李世民带兵顶上,因此长安城内依然保持着平静。

李世民心里也深知这一点,从大臣被调离时他就意识到危险,但他每天都处于被软禁的状态,根本无法离开长安,如果能带兵迎战匈奴自然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发动兵变也未尝不可。而后李靖带领着一万江淮兵迎战突厥人,大唐诸多将领中也只有他的军事才能最为出色。

实际上李靖和李世民曾有过交集,李世民甚至还救过他,而李靖本身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完全能明白秦王此时的危险处境,只要在与匈奴人的战争中无功而返,李世民必然能够得以脱险。不过李靖被后人称之为大唐“军神”,他的军事实力即便放在整个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

虽说手下的部队无论装备还是战斗力都逊于突厥人,人数更是少上许多,但他的临战指挥能力很强大,利用当地的一些地理布阵,占据高点居高临下,将突厥人全部击溃,取得一场大胜。很快捷报便传到长安城,虽然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但李世民听到之后却胆战心惊,他再也没有机会带兵离开长安。

而击溃突厥之后,长安城的紧张气氛也有所缓解,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开始筹划下一步的行动。无奈之下,李世民被迫做出选择,他聚集手下的诸多亲信,发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成功之后将太子和李元吉被杀死,他们的家人后代也被斩尽杀绝,不仅如此,李世民还带兵进入宫中,逼迫李渊将太子之位给自己。

虽说此时李渊仍旧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朝政已经尽归李世民管理,几年之后李渊更是成为太上皇,手中完全没有权力。李世民登基后并不重用李靖,直到李靖老年时期才将其重新请出山,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李世民在位的时间里唐王朝迎来巅峰,对周边的诸多游牧民族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被尊称为“天可汗”,这段时间也被后人称之为“贞观之治”。

由此可见,野狼坡血战的确改变了唐王朝的历史,如果李靖没有得胜归来,李世民必然会带兵出征,也就没有了“玄武门之变”,不得不让人感叹历史的神奇。

参考资料:

《出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