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刊备选)​​黄玉金易经山水刍议(4)|云风景(广东)

本文由文学时代微刊(公众号ID:wxsdwk)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6340期

黄玉金易经山水刍议(4)

文/云风景(广东)

一、写在前面的话

(续上文)写到这里,我想说一说宋朝王应麟《三字经》里的一句话“性相近,习相远。”
我的孩子从小跟在我身边,在我的视线当中长大起来的。我供书教学孩子,别的父母也在供书教学孩子,天下父母也都在供书教学孩子。我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算成功,最起码她没有实现我真正理想的意愿和愿望。
那么,“性相近”就没有话可说了?看君看我慢慢写。
我和孩子是两代人。既然是两代人,经历自然是不一样的。既然有了不一样,客观过程就产生、发生了不一样的行为过程,又何必耿耿于怀呢?我觉得,我现在虽然年纪大了,可我小的时候,和孩子的思想应该有相同相似之处的。
我从小就在一个普通家庭里长大。父亲没有文化,母亲早早过世了……我是一个没有母亲温暖长大的人,不知道母亲给予孩子的爱到底是什么样子?因此,我要从孩子妈妈的行为意识当中,去感受她是怎样给予孩子母爱的。结果,我找到了,而且是在最年轻、最旺盛精力的时候。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非常贪玩,不象一个听话文静的女孩子。她的妈妈每天晚上都要督促孩子赶紧回家做作业!那孩子呢?怎么想?如何看待母亲的行为?其实,她在玩之前,早已经把作业给做完了,而且做得很好!但她却没有告诉父母,告诉我们。所以,我们不知道,她的母亲更不知道。这些“误会”,加速了她母亲对她管教的教育方式。
孩子五岁的时候,我已经带他“入门”了。入什么门?就是带她去新华书店看书。看什么书?就是孩子喜欢看的图画书。文字她不懂的,完全不懂!但画面可以启发孩子学习的潜意识呀!有了潜意识的作用,孩子其实已经对学习感兴趣了。
这么一说后,“性相近”对于我们父女来说,行为思想是共通的,相近的。
那么,“习相远”又说明了什么?孩子渐渐长大,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她都是按照她的路子去走,我们做父母的,并没有给过她任何的压力,也不给她参考过什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她一个小小的提醒。这就是我“自然教育”的思想理念。和宋朝的王应麟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传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理念。
学的知识多了,对人生的认识自然不一样,对人的思想行为交流自然也不一样了。就是说,学习起了最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我提到一点,孩子从一年级开始,从没有上过什么课外辅导班的,一次也没有上过。可孩子的成绩依然跟得上来,我不能用拔尖来说自己的孩子,这样,就人为带上主观思想情绪色彩的关系了,别人不会相信的,读者也不会相信的。要知道,这里面有融通的关系。我和孩子思想融通了,她就会参考我的思路去走。虽然她不知道参考是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大人行为的影响。我影响她了,她又转过来影响我了。影响我的,是她好的学习成绩。因此,我放心呀!
那“习相远”的焦点思想出来了吗?——出来了,她学习的方法,其实和我小时候不一样,有很大的差别。我小时候,父亲不懂,更不明白什么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可我通过我们中华老祖宗的学问教育孩子了,让她自己看,自己琢磨明白,自己去经历感受,自己去不断领会。这一领会后,孩子的知识水平就已经完全超过我了。我还用费尽心机去教育她吗?还有这个必要吗?
学习,让我和孩子产生了距离。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再教育孩子了,她已经超过我了,距离拉得越来越远了!这远并非和父母感情疏远了,而是思想行为远见的远……(未完待续)

辛丑年夏月(公历2021年7月9日)傍晚写于南粤藏拙居。


版权和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刊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部分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即删除。

特约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卢月明,笔名云风景,广东人,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蓑衣水岸,观鸟看云;传统易经写意山水画民间研究者。

《文学时代微刊》编辑部

主编:郑清风
执行编辑:早春丽日
编辑:花想容兮 尚斌 鲁捷 师法自然
公众平台微信号:wxsdwk

【往期回顾】

扫码关注我们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