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技能十一:文本解读策略——提纲网络策略与追问策略
准确、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能力。解读好文本是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引领学生展开深入对话、灵活应对、驾驭课堂的基础。当下,教师们对解读文本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已有充分的认识,人们从宏观的层面对文本解读的方向、路径,尤其是从接受美学的多元解读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但微观的解读文本的策略与方法并不多。笔者在此探析两种文本细读的策略——提纲网络策略与追问策略,以期对一线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时有些许帮助。
提纲网络策略。提纲网络策略既是一种宏观、整体地解读文本的策略,也是微观地解读文本的方法。它与传统的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有本质的不同。它是从整体、系统的宏观视角解读研究文本,动态地把握文本的内在结构与联系。而不是孤立地、机械地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试以《燕子专列》为例,对其形态、内容加以阐述。
结构特点: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方法结构材料,先说结果,设置悬念,引起强烈的阅读期待(当然课题本身就有一种张力),然后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逻辑)顺序来写经过,详略得当,突出描写了小姑娘贝蒂救护燕子的典型事例,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表达方法: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说明、抒情等。
修辞方法:拟人、烘托、排比、对比。
文本中心:本文通过描写人们不畏严寒寻找燕子的故事,赞美了瑞士人民和政府关爱燕子、救助燕子的博大爱心。
美学(哲学)主题:关爱生命、关爱自然、万物有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保意识、生态伦理等。
通过案例,首先可以看出提纲网络的基本形态是呈网络状的图表(辅以文字说明)。整个图表构成一个大系统,大系统中又包括了若干子系统,它们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相互勾连,形成合力,从而表达文本的主旨。
其次,提纲网络的内容包括四方面:分解、联系、特点、主题。
分解——将一个文本分解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分解成若干层,将一层分解成若干小层,等等。如《燕子专列》,浏览全文便知,先写故事的结果(人们送别燕子),再交代原因(为何要用空调专列送),接着写经过(人们不畏严寒寻找燕子),最后再回到开头送别一幕,首尾呼应。由此文章几个部分的划分就有了依据。对于经过部分又可再分为两层,一为政府的呼吁及居民的行动,二是贝蒂寻找燕子。而这两层还可再分。
联系——在表中用各种符号表示,“联系”也就是“段落”“层次”“语群”间的结构方式,常见的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果因)“假设”“承接”“总分”等关系。联系所表示的是文本内各资讯组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作用在于使整个文本浑然一体,如果说分解是全面性,那么,联系就是整体性。探究联系就是整体地、动态地考察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内在关系及其地位与作用。
特点——每个文本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其重要方面则表现在语言和手法上。语言方面,一是语言操作的方式,二是被操作的语言的个性。我们主要是认知语言的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法,也称做技法,主要用来解决结构和效果问题(表现力)。结构的一般方式主要有时间(纵向)结构、空间(横向)结构、时空互动结构、心理结构等。表现力的手段在小学课文的文本中常见的有:白描、比喻、夸张、排比、对比、象征、拟人和通感等。案例中对文本的结构、语言、手法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经过如此详细的剖析,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又深入了一层。
主题——是作家以特定的思想立场、人生态度、审美情趣对生活事件加以倾向性的介入之后产生的一种价值判断。它深藏在作品内部,要经过思索和解读才能浮现出来。一个文体的主题往往不止一个,所以中心思想不能和主题划等号,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它主要是通过事件的主体和主要人物来体现。因此,我们对文本中心的认知往往可以采取追问作者的写作动机来实现,然后通过确认事件主体和主要人物来确认中心思想。就《燕子专列》中心思想而言,作者的写作动机一看就明,这是很容易把握的,但主题要复杂得多了,呈现出多元性、多向性。
以上说的四方面,就构成了提纲网络的基本内容,如果按此法去细读文本,解读文本的能力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提纲网络的教学价值是多方面的。1.提纲网络能帮助教师在备课时快速高效地把握文本,做到对文本把握得全面、具体、完整、深刻。2.提纲网络具有强大的记忆功能,其记忆优势超过背诵。背诵耗费的时间数倍于网络记忆,且保持时间也低于网络。因为背诵运动方式是线性的,网络的记忆方式是立体的。经过分解和联系,分布在网上的信息元,以有机体的方式时刻方便着你的提取,是优于背诵之背。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教学效应,叫做“熟能生巧”。提纲网络的记忆优势能在课堂的师生互动、对话中,在若干个性化的复杂变化中,提供给老师以“巧”的有力支持。3.提纲网络是语文思维能力的训练样本,从分解的层递看,可以使分析能力得到提升;从终端向始端的运动看,是概括的训练;从联系看,则可训练整合思维能力;从特点和主题的获取看,可以使推理能力得到发展。4.提纲网络不仅可以作为教师的文本解读策略,也可以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尤其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以至自学的策略。在自学中,反馈这一环节,难度是较大的,每一个学生的自学范围、程度、质量单靠课堂设问是很难有良好效果的。如果采取提纲网络的策略,这个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了。如果要凭提纲网络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从小网络到大网络,从部分网络到完整网络。
提纲网络是教和学相统一的策略。经过训练,提纲网络变成语文思维的内隐心象模式,阅读文本的过程成为这个模式整合运行的过程,它具有同步化功能,能在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录入”。这样,我们的解读活动便成为一种即时性的透视,实际上就是一种直觉力,具有复合性、多重性、整合性。这种文本解读策略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整合能力以及把握文本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合形态的能力。
追问策略。追问的教学策略最突出的功能是求取对文本深度理解与感悟。可以说,你想你的理解有深度、感悟深刻,都要追问。追问在教学中出现的频率居高不下,当然,多为自发性质。一是没有将追问作为一种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二是没能建构起追问的操作机制;三是它多表现老师单向性的活动,缺乏师生互动。我们特别需要追问这种学习的智慧,让它在语文教学中成为一种自觉。
追问操作的思维结构。追问的结果是三位一体的思维模式,即: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是什么”解决的是锁定追问的对象。这对象可能是文本的题目。这就发生了审题读书。可能是一个词语,一个标点,一个句子,一个句群,一段话,几段话,一个场景,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个判断,一个细节,等等。“怎么样”解决的是形态、形状、形象等,“象”的问题,所使用的是形象思维,是想象、联想。在追问中这一环节直接决定了追问的质量。“怎么样”到位,指的是“象”的鲜活饱满。鲜活饱满之“象”就提供了抽象其意义、判断其因果、链接其关联的可靠的凭据,也就是说“象”的鲜活性、饱满性本身具有强大的穿透性。“为什么”解决的是因果性、意义性、价值性、关联性的问题。使用的是抽象思维,是判断、推理、归纳、演绎。它直接运用在鲜活饱满当中。鲜活饱满之“象”为“为什么”提供程度光分的可能性。同时,“为什么”也有启动“象”的展开运动的作用。追问的三个问题,只是一种模型,是操作中可以置换为相关的问题方式,并且三者之间更是不断互动的,不是刻板的程序。
追问策略操作示例及解析:
【案例】: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倔强的小红军》)
这是《倔强的小红军》一文中的一段话,其中的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深究追问。小红军牺牲了,陈庚发现了他的“鼓鼓的干粮袋”里装的是一块烧焦的牛膝骨,骨头上还有几个牙印儿。这必然引发我们的追问。“是什么”,让我的思维锁定在牛膝骨上,“怎么样”,一块烧得黑黑的、上方留有牙印儿的牛膝骨。这块牛膝骨从何而来?我们想象到这位小红军的干粮已尽,干粮袋里的干粮已颗粒无存。小红军早已是饥肠辘辘。于是他必须找吃的,他到处找寻,一无所获。猛然发现一堆灰烬,以为出现希望,心中一阵高兴。但他翻遍这堆灰烬,没见到任何可吃的东西,只留下些烧焦的牛的残骨,饥饿难奈,眼前一个烧焦的牛膝骨,让他闪过一种饼呀、馍呀的幻觉,于是迅速地拾起来,狠狠地一口下去,两个牙印留下了。“吃”的问题没解决,只得扔掉,但又不想,还是留着吧,这毕竟是牛身上的东西,把它装进干粮袋吧,这袋子空着也是空着,也许还用得着,至少我的干粮袋变得鼓鼓的呢。这是我们想象到的牛膝骨的故事。想象得还算合理,还算鲜活、饱满。现在我们稍微分析一下,这个想象中存在着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互动。为什么小红军捡到牛膝骨,因为他的饥饿。为什么想他想啃这牛膝骨,一是因为年龄小,不像成人那么理智。二是饥饿逼迫。三是眼前因饥饿出现瞬间的幻觉。为什么他要把这不能吃的烧焦的牛膝骨放进自己的干粮袋,是因为他觉得这块牛膝骨尚有些用途。这就是我们想象的牛膝骨的故事中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互动情况。但我们的追问并未到此为止,我们仍要往前推进。牛膝骨上的牙印儿的意义在哪里?从牙印儿我们看得出这小红军有一股劲儿,若是温文尔雅的人,决不可能让这块硬梆梆的骨头留下牙印的,就算是饿急,一般的人还是要先试试吧!哪会像他那样不管不顾,一口便狠狠地下去了,这样我们就清楚地看到了小红军身上的倔强是怎么回事了。这样,小红军三拒陈庚就好理解了,这是性格使然。有人认为这和他受到革命教育觉悟有关,关系倒是有一些,但这关系并不很大,他年龄毕竟尚小,小孩不管身份如何,但儿童的正常心理,不能一律以意识形态来掩盖。如此说来,小红军三拒陈庚的思想意义就不大了吗?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汉子,一个小男子汉。歌云:“红军都是钢铁汉”,难道说这意义还算小吗?
陈庚也是一条好汉,英雄惜英雄,好汉惜好汉。因此,他回想长征时那段经历时,才那样荡气回肠,情不自已。
追问一篇文章的主题又如何?如《麻雀》,中心主题是什么?大家都认为是“母爱”,作为主题,“母爱”确实存在。但我们经过追问,在老麻雀能最终成就母爱,拯救她的幼儿的背后站着个猎人,如果没有猎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不要说拯救幼儿,连老麻雀自身也难保。更本质地说,屠格涅夫其实是颂扬“人道主义”,颂扬“情爱”,是反映他那个时代先进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取向。通过麻雀事件来表现俄国社会出现的新的价值取向。当然,我们也看到,即使麻雀们葬身狗腹,老麻雀的母爱精神也是永存的,是震撼人心的。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猎人精神对“母爱”的实现的重要性,没有“猎人精神”,母爱只能是一种惨烈,一种牺牲,一种被毁灭的价值。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要素,母爱应得到最完满的结果,普遍的人道主义精神是这种完满结果的守护神。再如对《落花生》一文主题的追问:为何要大谈落花生的作用,且把其与苹果、石榴加以比较?很明显,作者是要由落花生的用处,进而赋予其品格,引出做人的道理,要做一个踏踏实实,对别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不要只讲体面,表面好看而没有实际价值、没有用处的废物。还可升华为过一种平凡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承认并享受平凡的幸福,即平平谈谈才是真,甘于寂寞,享受孤独等意义。当然,我们也可以与时俱进,超越前见,提出既要敢于表现、推销自己,展示自己,同时又要脚踏实地,勤奋工作,要有真才实学。或者从另一个层面解读,既要有外表美,还要有心灵美。就教学操作来说,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文本主题的多元解读,应在学生对文本本身的价值取向有基本的认识后,再结合当下的语境给予多元解读,教师一定要关注把握好诠释的“度”,否则极易导致“过度诠释”,甚至“价值虚无”。
追问是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深刻互动,一方面鲜活,饱满其形象;另一方面不断向意义、因果纵深开掘。因此造就了极具穿透力的感觉世界、经验世界,使内心徜徉着体验的景致,将语言文字转化为自身生命的要素,成为一种人格坐标,也因此造就和敏化了洞悉事物本真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称之为直觉的能力,在无数次的习得中就获得的认知能力的实质性升华,同样,这种语感的上乘能力,必将影响到主体的人格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