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掘的一种民间灸法,法简效宏,火爆艾灸圈!

有两个灸友向潇湘君推荐来自民间的一种艾灸方法——“气交灸”,说是效果很好。

这种灸法在“重庆立新七针”微信公号有详尽的介绍。在我的微信好友中,竟然有181人关注了这一个公众号。关于气交灸的这篇文章,阅读人数超过6万多。从数字可以看得到,这种艾灸方法在艾灸圈反响热烈,受到追捧。

教给大家灸法的是观督主人,他以前的网名叫“冰台”。首先感谢冰台先生的无私奉献,也感谢他授权同意潇湘君转载该文章。

潇湘君最终决定把冰台先生发掘出来的这种简单实用、效果上佳的民间灸法推荐给广大灸友,是在阅读了《脏寒宜灸》(点击前面的蓝色标题可以查看)介绍的灸疗实践后,被这种疗法的效果所折服。太多被病魔折磨的人,需要这种来自民间的艾灸疗法。

祖传的青花瓷小碗

“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这也是内经的原话,生病比较重的,就在脐下营,营什么?

营,古时候写作營,有热量,有能量,才能營,只有循行起来,才谈得上營。

灸,久久之火也,温灸肚脐,才是脐下营。

这些细节之处,在中医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各种新奇理疗器具的粗糙时代里,很少有人去思考,但是气交灸法把这些细节都融合进去了。

其次,区别还在于这种灸法借助了天然植物桐油。这种灸法使用生桐油,安全,亲肤。不能用熟桐油,更不能用化工商店的工业桐油。

桐油在民间有驱风辟邪的说法,很多农村老人就用桐油治疗小儿红屁股,效果不错。在碗底灸里,采用天然野生桐油,其作用,一是润肤,二是给倒扣的瓷碗增强密封性,三是祛风

冰台先生运用气交灸法,专门用包装盒硬纸板制作了一块防烫板,纸板中间挖个孔,孔的直径跟碗底直径差不多大小,主要是在做灸疗更换艾柱的时候,防止艾炭掉落烫伤皮肤。

气交灸需要准备的用具如下:

带碗底的小瓷碗一个(直径5.5厘米容量50毫升左右);

九尖艾绒若干(搓成直径约2.5厘米粗塔状艾柱五个);

天然生桐油一瓶(涂抹薄薄一层);

防风打火机一个(点燃艾柱用);

防烫板一块;

镊子或小木片一条(更换艾柱用);

消毒棉棒一盒(灸后擦拭皮肤上的水气)。

冰台选用湖北蕲春的蕲艾艾绒,是因为真正的蕲艾,渗透能力比较强。这个结论,他当年研究马氏温灸疗法的时候,就专门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确实如李时珍所言“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渗透力不一样的。不过那一定要道地蕲春野生艾,而且是端午节那天正午之时采摘的艾叶,晒干制作出来的艾绒,才有这种明显效果。

每次气交灸以燃烧3-5个艾柱为度,常规的身体调理,不宜灸得太多太久。

既然叫气交灸,请大家一定要明白,正常的气是很轻而且往上浮的,湿气才往下沉,而人体的主要排湿通道是经脉,经脉是与皮肤横向行的,不是纵向走,所以绝不可以用力重压瓷碗。如果类似拔火罐那般,紧紧的压在皮肤上往外吸,疗效不会好到哪里去。

但也不能任意把瓷碗放在肚脐上悬空灸,要让患者双手轻轻的扶着瓷碗,微微下压,贴住皮肤就行,这样做可以让患者守神

如果操作得当,一般灸到半壮,肚脐就能感觉到温度了,灸到第二壮的时候,肚子里面就会发出“咕噜咕噜”的水流声及气流的滑动感,有的人很快的还会出现舌下口水增多,这是生津效果,很好。有的人比较敏感,在气交灸的过程中,会感觉到气流往下肢或后背脊柱方向串行。还有的人甚至感到整个身体皮肤充盈着气体,如同漂浮在太空中。

灸完,肚脐眼里会有一些水气,有的人比较少,有的人会比较多,少数人甚至整个肚脐眼里满满的都是水。

疗效方面,气交灸能治疗的病实在太多,内经云,百病生于气,所以气交灸其实可以治百病。比如很多人胃脘部位长期发凉,摸着发紧发硬,在肚脐这里做气交灸,灸完五壮立刻就变软了。有些人肚子饱胀,灸完之后会感觉肚子一下子就空了,实际上是因为原来积聚在肚子里脏腑分间的气,被气交灸调动,循环起来了,所以才会感觉肚子空。

注意事项:

1:灸治过程中要用毛巾覆盖肚脐周围,给皮肤保温,防止受寒;

2:每次不可强求多灸,一般每日一次,每次3-5壮比较合适;

3:灸治前后不可冷饮,宜喝热水;

4:灸治后不可立即大量喝水,隔15分钟之后再喝水较好;

5:小心操作,防止烫伤失火,万一不慎被艾炭火星灼烫,可立即涂抹桐油;

6:最后的艾柱燃烧完毕,不要立即取下瓷碗,要待瓷碗温度降到微温再取;

7:灸完用棉棒吸干肚脐眼里的水气,尽快穿衣,防风防寒;

特别说明:

本文根据观督主人的文章进行改编,有删减,版权归属观督主人。感谢授权转发。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气交灸,可以关注“重庆立新七针”公众号。

延伸阅读:

我对艾灸神阙穴的体会

忆昔二十余年前的夏季,我偶以饮食不慎,致患上吐下泻,服药无效。因思神阙穴可治吐泻,遂让家属给我隔盐灸神阙二十壮,不仅吐泻立止,且将我已患五年之久的关节炎亦医好了。此症前曾屡治未愈,虽在酷暑,仍怕风吹,而今,即开电风扇,也无胃忌。喜出意外,乃耐心续灸。每隔三天一灸,共灸六次,关节炎竟不药而愈,有二十年之久未发。后以身体很好,未免大意,于盛夏贪图凉快,感受风寒,至秋左膝关节炎复犯。按前法灸神阙五次即愈,迄今又数年未发。近年我将此灸法介绍给别人,治验数例如下:

客秋,友人王同志之母患关节炎多年,医药无效,虽在某大医院打过三年金针,终难根治。我传以艾灸神阙之法,他给母亲一灸,显著好转,续灸五次,即行痊愈,并能巩固不发。

徐汇区华山路孟同志的母亲,患四肢关节炎和漏肩风多年,久治未愈。经艾灸神阙数次,即获满意疗效。各种症状完全消失。

孟同志的邻居王妈妈,患坐骨神经痛多年,如法灸神阙穴数次即愈。同时,还把她夜眠两腿抽盘(拘攀)的宿疾也治好了。

友人陈同志的义母朱老妈妈,八十九岁,患关节炎十余年之久,曾多方医治,近复在某大医院针灸科针治三个月,均无效果。全身关节酸痛,两腿阵阵抽筋,行动吃力,穿衣不便,大便溏稀,有时不及入厕,即沾污衬裤。我给灸神阙十二壮,又灸足三里左右各五壮,一次显效,再次全愈。现在大便正常,穿衣走路都很方便,已能赴杭探亲。

神阙,又名脐中,即俗称肚脐窝是穴。仰卧取之,此穴禁针,可隔盐灸。在肚脐上铺盐使平,约如铜板厚,用似黄豆大艾粒,视病员壮弱与病情轻重,酌灸五至三十壮不等,或更多些。也可用艾条熏,或每日熏灸一次。灸后皮肤若起水泡,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放水,外涂龙胆紫,敷以纱布,防止感染。

此穴具有健运脾阳,和胃理肠,温阳救逆,开窍复苏作用。艾灸可治:上吐下泻、腹中虚冷、腹痛肠鸣、小儿消化不良、老人滑肠失禁、脱肛、水肿、膨胀、妇人宫寒不孕、阴症伤寒、中风、类中风、霍乱、尸阙、不省人事、角弓反张等症。对于危急患者,速即隔盐火炷多灸,有回阳救急之功。

各文献并未载有神阙能治关节炎之说,我在治疗实践中出乎意外地发现此穴不仅可治上列疾患,而且能治好关节炎、漏肩风、坐骨神经痛和筋肉拘挛等症,其疗效之神速,远胜针药,屡试屡验,无一不瘥。

按关节炎等症病因,多受风寒湿邪之侵袭,致气血涩滞,发炎作痛,治宜艾灸。良以灸法治病机制,在于它可温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加强机体功能,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故灸比针好,灸神阙较他穴都好。其他穴位往往只起局部治疗作用,疗效有限,少有像神阙那样可治全身风湿性疾患的。神阙穴,位于脐中央,艾火香窜,宜入经络,祛风除湿,功效捷著,温阳救逆,尤具特效,所以灸神阙穴实为治关节炎等症的最佳疗法,简便安全,经济实惠。奈以神阙穴能治关节炎等症,人多不知为憾!为此,愿将一得之见,公之于世,以便推广,造福病家是幸!对于祖国四化建设,亦可贡献一分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