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策略,轻松育儿 | 罗玲老师公益讲座最全笔记~

本文是罗老师在南京讲座的笔记。感谢南京“妈妈爱美丽”团的朋友们成功筹办和高质量记录!
如果您在育儿中有困惑,请您一定不要错过这篇精华,里面有“理”有“招”,让您在未来的育儿道路上更加明确方向!
讲座名称为“积极教养策略”,就不是具体的方法指导,而是总的大的思路。带孩子是一个综合的做法,有时就像中医一样。有些家长思路过于狭窄,关注在某个点上,觉得这是个负面情绪,就去想怎么调整情绪,觉得这是个自控力的问题,就去想怎么解决自控力。在我看来,这不是某个点的问题,而是综合的问题。对孩子任 何一个小的状况,应该有综合的思路。

事例:

3岁半的小女孩,玩积木,积木倒了,开始闹情绪。妈妈应该怎么做?怎么能让孩子更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呢?
如果家长反馈:“没关系,慢慢来,会成功的,多试几次就行了。”孩子的反应可能更生气、更愤怒。孩子不是机器人,不是家长告诉他一些做法,他就能接受,需要他自己去总结、去感受。
策略一
       爱的油罐    
一、孩子的闹,常常只是需要你给他爱的油罐加油的信号
我认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爱的油罐。孩子哭闹,一种情况是生理油罐匮乏(饿、困、累),另一种情况是爱的油罐匮乏。过去一些教育理念认为,孩子哭闹,需要进行行为纠正。这是行为主义理论带来的结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实际可能并非这样。
事例1:
小班、中班的孩子回家前,总要家长买零食,要坐摇摇车,其实不是真的要那个东西,而是想妈妈表达对他的爱。如果来接孩子的妈妈主动抱一抱孩子,给他加点油,他也就不再需要通过买东西来索取父母的爱了。

事例2:

小幼儿入睡困难很普遍,会提出各种要求,要讲九本书,家长如果为这事较劲,反而结果更糟。如果是我,我会给他讲十本书,这是一种接纳的态度。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接纳,情绪就会平稳,更容易入睡,也可能对于大宝宝,则可以坦诚地说,妈妈累了。我曾经就有过,跟女儿讲故事讲着讲着变成了降调,于是我说,哎呀妈妈没电了,给妈妈按摩后背,发个电。我想,把她折腾累了,不就睡着了嘛。
二、给孩子爱的油罐加油,从日常教养层面来讲是一种策略,从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层面来讲也非常有意义。
现在的研究发现,12个月大的孩子,与养育者互动,就能得出一个爱的理论、爱的信念。从心理学术语上说,就叫内部工作模型。内部工作模型也分好多方面。
1.  人际关系方面。如果能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那么孩子长大点,上学后,他首先内心有个理念,他人是友好的。家长都重视孩子与他人的交往能力,所谓交往,不仅仅是给孩子机会去接触别人,更多的是最初的几年关于人际关系形成的信念,相信他人对自己是友好的。
2.  自我的理论,就是我有能力得到养育者的关照、爱护,这是一个人自尊和自信的基础。
怎样给孩子加油?
1.  接纳
接纳是我们一生的功课。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追根溯源,往往是家长的某一个心结在作怪,是家长对自己过去发生的一些事、一些经历不接纳。
接纳的顺序:
接纳父母  →  接纳自己 → 接纳孩子
因为不接纳父母,所以不接纳自己。现在年轻父母对谈论原生家庭的话题比较热衷,但我希望我们当了父母后修炼一个功课,就是接纳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做了当时 他们能做的最好的,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经历都是可以接受的。这样就跨越了对父母的评判,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只有我们接纳了自己,才有可能接纳孩子。
如何接纳(明白两个事实):
▲ 每个孩子与父母期望所成为的那个人是不一样的,他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
▲ 孩子此刻的阶段(年龄、眼下的状态)决定了他此刻的表现。
小幼儿的家长在养育过程中容易有各种问题,既有性别不同这个原因,另一方面,是对3岁以下的小幼儿这种生物太不了解。
2.  连接
连接——爱、倾听、共情、玩乐、共享、陪伴
要给孩子油罐加油,要有高质量的陪伴。就如给手机充电,数据线没插紧,就充不上电。如果父母人在心不在,没有全心投入,脑子里都是自己的事,就没有高质量的陪伴。实际上,不需要太长时间,只需要一小会全心的陪伴,孩子就能自己去玩了。
3.  信任、祝福
这是当我们和孩子不在一起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加油的方式。
促进安全依恋关系的养育方式——敏感性、积极态度、同步性、亲密、支持、刺激。
我们没有在加油的那些时刻:
▲ 不接纳孩子
▲ 被管教任务绑架了头脑
孩子但凡有点非常小的状况,我们脑袋里就会冒出来一些“自控力不够”、“专注力不行”之类的念头。当我们的头脑、注意力太多地被教育的念头占据的时候,就没有给孩子的油罐加油,往往反而错过了对孩子的好的教养时机。

场景1:

吃饭的时候:
没有加油的时刻——家长眼睛总是盯着孩子吃的,脑子里想着孩子蔬菜吃的少了,如何让他吃的多点。
加油的做法——父母自己开心地吃饭。这是给孩子最好的帮助。
场景2:
孩子练琴的时候:
没有加油的时刻——家长在旁边挑错,这弹的不对,那弹的不好。
加油的做法——远远地欣赏,将感受反馈给孩子。
自己积极、很好的生活本身就是好的教养。带孩子的姿态应该是:自己开心的生活,家长的气场就可以带动孩子。
当确实觉得有问题时,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不要先审判,而是看孩子的状态,给孩子加油。
▲ 我们自己的油罐告急
小  结
我们在构建关于爱的模型
我们,代表了未来孩子将遇见的所有的人。
我们给他的这些爱,都是他未来将要感受到的爱——他所要接受的或付出的爱!
策略二
   乐趣的油罐
一、乐趣与玩乐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1.  游戏是幼儿的语言。
小幼儿更多地用右脑感知世界,对情境、情感和感观的东西能够明显感知,但逻辑思维能力很差。家长道理说多了,等于在挑战他尚不发达的左脑。同样一件事,用游戏、故事等方式来表达,小幼儿更能接受。
2.  乐趣与游戏,是给孩子的心理油罐在加油。
通过游戏,能够让小幼儿迅速恢复心理能量,从情绪化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事例:

亦一女儿哭闹,连鼻涕带眼泪的,不好哄,亦一当时灵机一动,说我来给你表演一个“拔丝鼻涕”,她女儿一下子就呆了,被吸引住了,也就从哭闹的情绪中走出来了。
3.  乐趣、游戏、玩笑,可以提供一种消解严肃的角度,教孩子学会灵活。
小幼儿的哭闹,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逻辑思维能力有限。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非黑即白的,但我们成人知道真实的世界并非如此,有很多灰色地带。小幼儿不理解这一点,就会闹。
如果家长的管教,是以固执对固执,那就是成人的大脑降维了,降到了幼儿水平。如果家长变换思路,用游戏、玩笑的方式来给孩子做正面引导,不仅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还是通过自身的示范在帮助孩子大脑思维发育。

事例:

孩子吃菜,一盘胡萝卜,一盘别的菜,家长希望孩子多吃点胡萝卜。如果只是讲道理,说对眼睛有好处之类的,或者直接要求孩子必须吃,孩子并未会合作,如果采用游戏的方式,孩子在玩乐过程中,就有可能尝试吃胡萝卜。同时,这种游戏互动,也让孩子从吃或不吃的对立中走出来,变换了一个思路。
二、乐趣、玩,是能量,是人生动力之源
和爱的油罐一样,乐趣的油罐也不仅仅是体现在孩子日常管教层面,从人一生长远的角度来看,对人一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这往往是家长忽视的方面。我们很多家长就是缺点游戏力,自己还没有意识到。
乐趣、玩,这有多重要,它带给我们什么?
创造力,人际关系,积极情绪,心理健康,抗挫力和心理弹性,心理滋养。
▲ 关于人际关系。可以从夫妻关系中得到印证,夫妻日常生活中经常有玩乐互动的,夫妻存续时间更长久。
▲ 关于心理健康。有人通过对死囚犯的跟踪研究,发现促成这些人最终走到这一步的原因,除了早期依恋关系不够、环境影响等因素外,还有一点是发现家长在孩子年 幼时严密控制,自由玩乐时间太少,导致心理状态很糟糕。现在新闻会看到有中学生考试考不好就跳楼自杀,其中一个原因是上学后,心灵处于不断被榨干的状态, 乐趣的油罐越来越空,最终心理枯竭。轻则产生抑郁症,重则被某一事件触发就一下子崩溃。
▲ 关于抗挫力和心理弹性,又叫复原力。这关系到我们在未来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如何去度过。生活中会玩,有更多乐趣的人,就可以更容易地度过。
▲ 关于心理滋养。玩和乐趣,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同一件事,对一个人来说是工作,对另一个来说可能就是玩。比如科学家做试验,外人看来他是在工作,在他自 己看来,他是在玩。这种心理状态怎么能有?就在于6岁以前,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周围的人有没有与他这样互动,让他随处可以找到乐趣。
我们给孩子乐趣油罐里加的油,可以让孩子在一生中逐渐去提取,对孩子一生心理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三、我们成人如何变得更有趣、更会玩

1.  运动
2.  挖掘儿时的乐趣
3.  接触有益资源
4.  少一些目的性
5.  尝试一些新事物、每天做点小的改变
6.  自嘲、玩笑、颠覆
7.  少一点在乎自我
8.  简化日常生活
策略三
正面教育
优势取向
正面教育是一个很广的概念。孩子的任何问题(不自信、爱跟风等等)都是综合的,更多的在于平时多给予正面的教育,让他建造大本营。
相关参考:

帮助孩子构建自我,是家长们的头等要事~

一、正面语言

强调正面语言,不是说家长每句话只能说正面的,也不是说家长不能对孩子说“不”。我主张与孩子之间以诚沟通,尤其对大一些的孩子。有的时候,确实需要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给周围人带来什么,知道我们对他行为的反馈。
之所以强调正面语言,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当年生活大多比较艰辛,物质条件较差。在那种环境下,他们的语言可能更多是负面的,是他们自己情绪的宣泄。这是可以理解的。而我们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一不留神就“姥姥附身”,我们说出来的语言就是我们小时候听过的语言。
所以,我们要去改变。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多家长是在及格线以下。只有改变了这一点,才谈的上以诚沟通。
孩子越小的时候,越要注意。孩子吸收性很强,父母的语言会变成他日后头脑里的内部对话,逐渐形成思维模式。

相关阅读:

被追着喂饭的孩子,越长越瘦;被盯着唠叨写作业的孩子,越来越厌学……

家长附体的导航,就问你怕不怕?

当被孩子搞得“语塞”+“心塞”时,试试这样说话~

你是否正在变成“杠精式”家长?

二、进取型目标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有两种。一种有进取型目标,一种有防御型目标。对成人而言,这两种类型没有优劣之分。但在教育孩子上,更希望孩子有进取型的目标。

进取型目标的人做事考虑:能得到什么、获取什么,前瞻的。

防御型目标的人做事考虑:别被惩罚,安全,保险,不出错。
这两种类型如何形成的?主要是年幼时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反馈不同。

防御型的人如何形成:

孩子做的不好——家长教育、批评、责备、惩罚
孩子做的好——家长取消惩罚,没反应
进取型的人如何形成:
孩子做的好——家长表扬、鼓励、正面反馈
孩子做的不好——家长取消表扬,没反应
三、支持的态度

▲ 一切都可以从正面、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做。

事例:

女儿爱做手工,自己做了一个好看的纸巾盒,尺寸小一点,平时用的纸巾放不进去。她就把卷纸一小块一小块撕下来对折、交叉叠好。不一会,就听到孩子爸爸在喊浪费纸,而孩子也喊我没浪费。过了一会,孩子生气了,就跑进屋。我就去跟女儿说,你看你的纸巾盒挺漂亮的,就是这个口不大,纸巾要是叠的太厚,会把纸 巾盒的口子撑坏。女儿一听,一张纸也不撕了,开始往里装纸巾。我这个说法,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说的。
▲ 怎样正面地批评和给指导?
实际上,我对孩子的行为往往也谈不上表扬还是批评,就是给予反馈。做的好,也没有刻意表扬,就分析下怎么做成功的,反馈给她这个办法比较好,继续做;做的不好,引导她自己想为什么做不好,需要怎么改进。这就是正面的、支持的态度。
四、关注成长和收获
孩子出现行为上的问题,不要先想着怎么惩罚孩子,惩罚不是目的。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不要纠结于如何开导孩子,家长的任务并不是要保证孩子一直开心。遇到挫折,可以难过,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总结教训,交流以后怎么做。这才是关注成长和收获,也叫做成长型的思维模式。
我们应该这么看:孩子的每个问题都是对我们教养方面加以改进的提示。任何事情都是有成因的,我们应该更关注因,不要与孩子的表现较劲。
五、优势取向

孩子的性格中有许多特质,是与生俱来的。每一种特质都可以从两方面来看,有正面的积极的,有反面的。许多家长总是看到不好的一面,这实际上是我们自己能看到积极一面的能力不够。所以,我们家长需要提高自己看到事物积极一面的能力。

内向——思维有深度(哲学家、发明家)

攻击性强——能成大事的特质(明星、运动员、领袖)
国外有研究多动症的专家,他将这类孩子称为“分心的孩子”,并告诉他们,你们有超级大脑,相当于奔驰级别,但是刹车是二流的,所以要通过一些手段给刹车升升级。于是这些孩子都能非常配合治疗。
任何一个小孩,都有老天给他的优势,我们家长需要发现它。当孩子的优势、长处得到了发挥,能够大大提升他的自尊,发展出自信。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我实现预言。我也常说一句话,成长是动态的。
正面教育、优势取向,不仅仅是我们在管教孩子中的一个策略,同时也是我们家长平时生活中应该有的状态。因为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对孩子也会是什么样的。自己平时生活中总是悲观的,负面的,又如何能在对待孩子时采取正面语言和优势取向呢。
所以,作为家长要在平时与家人、朋友、同事的交往中,也多运用正面语言、支持的态度,逐渐养成一种习惯,那么在对待孩子时,自然而然地就会采取正面教育的态度。这样,当孩子长到6岁,他会有一种原始的信念:我是一个好人,是个有价值的人。这是一种无条件的自我价值感。而这个是我们很多成人都难以达到的目标。

策略四
孩子在先
自主支持

一、自主与自律、自控的关系

我常说,要把孩子放在主动的位置上,这是给孩子自主。我把这条和自律、自控放在一起讲。这两者是不矛盾的。给孩子更多的自主后,自律就做的更好。只有在孩子有自主时,才能锻炼他的自律。
二、给孩子自主的重要性

自主是目的也是途径。自主感强时,孩子做的更好。自主感是人心理健康的基本需求。
有一项针对养老院的研究。一组老人,自己负责浇花、饮食等事项;另一组老人,日常生活则由工作人员负责。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两组老人中,掌握感高的老人,身体更好,死亡率更低。
三、自我决定论

这是八十年代心理学的一个理论。满足三大心理需求,可以帮助人增强内在动机,把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哪三种心理需求:归属/关系 胜任/成就、自主。
参考阅读:(内在动机网课已下线,下面是网课大纲)
有强烈内在动机的孩子不是天生的,是教养出来的~
如何做一个自主支持型的家长?

1.  生活小事,逐渐增强孩子的掌控度,放宽自主权,培养自我管理。比如:吃饭、如厕、糖、零食自理家务学习时间管理零花钱。
这是一个随着孩子逐步长大而逐渐放开的过程。女儿幼儿园毕业典礼时,搞冷餐会,发现好多家长还冲在前面给孩子拿吃的。如果吃饭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幼儿园能毕业吗?孩子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这些家长。还有家长问我,你女儿喝水喝的怎么样。这也不是这个阶段家长还需要操心的事情。
2.  问开放式问题,启发孩子思考,鼓励孩子自己想出解决之策
▲ 积极倾听——孩子遇到困扰时,首先是积极倾听。孩子叙述事情的过程,也是在帮助孩子发展思维能力、锻炼表达能力的过程。也许讲着讲着,孩子自己就理清了事情,也找到了办法。
▲ 等待、留白——事情讲完后,再考虑怎么办。也许这事对于孩子是一个很大的困扰,家长可以把这个大的困扰,分解成小的问题,再抛还给他,然后等他给出一个回应。这一点非常重要,家长不要太急于冲上去给方法。孩子自己想出的办法,也会更乐意去做,也会增强力量感。

实例:

女儿刚上幼儿园不适应,想妈妈,怎么办?后来她自己想出一个办法。让我准备一个小纸片,画上一个笑脸,再写上祝福的话:妈妈永远爱你,放在口袋里。想妈妈了,就可以拿出来看一看。

▲ 控制灌输、给试错的空间——我们家长往往太想把我们所知道的事情告诉孩子,也想让孩子避免我们走过的所有弯路。灌输,不仅是知识上的,也包括人生经历上的,我们需要去讲,但也必须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去体验。
3.  自发的,孩子主导的游戏活动
不同游戏的类别,每一类都是必不可少的。
▲ 孩子自由自发的游戏
▲ 有少量大人引导和拓展的游戏(很多教育发生在这类游戏中。大人低姿态加入,接纳后逐渐增加难度,给这个游戏一些挑战。)
▲ 大人主导的游戏(幼儿园老师主导的游戏)
自由自发的游戏,孩子能够完全投入。这种游戏一定不能少。我们对小幼儿这种生物的了解其实很少,我们认为对孩子最好的游戏,是不是就真的是他所需要的呢?我们不得而知。所以,作为家长要当心,不要控制过度。小幼儿此刻最有兴趣的东西和活动,就是此刻他最需要的。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需要。
现在,当孩子上小学以后,这种游戏就越来越少了,这不好。我的观点是,孩子就需要每天有一点时间可以无所事事地鼓捣些什么。家长以为没有养分的游戏,其实也是有意义的。孩子全部潜能都被调动起来,并且充满了孩子自己的创造,家长完全无法想象那些游戏、活动会演变、发展成一个什么结果。所以,这种孩子自由自发的游戏不仅小幼儿需要,大点的孩子也需要。
4.  兴趣爱好与学业的自主学习
我一直认为,没有前面提到的自理的机会和自主的游戏,就不会有后面的自主学习。因为没有前面的机会,他的生活自理、自主安排时间等能力就得不到锻炼,且对自己能做事的信心也没能建立起来。
怎样做?
* 广泛提供资源和接触机会,多尝试(少倾向性)
* 以兴趣为素材顺势引导(把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与你想要的目标挂上钩)
* 外在目标与动机的内化(参考阅读:#学习##学习方法#
* 帮孩子坚持,克服困难的小办法
* 学习中促进自律的小办法(参考阅读:自律自控

小  结

因为有信任,所以有耐心,所以能放手!家长不能放手,往往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自己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担忧与焦虑没有处理好。
我们家长要学会放低自己,后退一点。我们后退一点,孩子就能往前走一点。家长过多的担忧与焦虑,不仅导致负面情绪,还会导致过度教养(点击可阅读)。
做自主支持型的家长,不仅是对孩子的教养,也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要求。我们成年人凡事往往缺乏主动性,习惯被动地接受。我们要转变思维,少考虑一点别人能给我们什么,多想想我们能创造些什么,能给单位带来什么,能给社会贡献什么。
策略五
积极的推动与磨砺
一、接纳和推动缺一不可,推动随时在发生。
孩子的成长取决于两方面因素:自身基因、环境(家长、幼儿园、社会、时代)。现在有种趋势就是过多削弱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认为孩子就是种子,会自己成长。我们一些爱学习的妈妈接受了太多关于爱与接纳方面的理念,结果反而变得不敢管孩子,这样导致矫枉过正,无意中变成放任型家长。
我们要努力成为权威型家长,有关爱,有支持,又能提出符合孩子的要求,并监督孩子去做到,做不到时给予帮助。
推动从孩子一出生就发生了,不管我们做不做,都自然存在。孩子会经历寒冷、饥饿,在孩子睡着的时候会被吵醒。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环境是互动的,我们不需要过于呵护。
我们家长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去调整自己的互动方式,否则就总像是一件不合身的衣服,无形中延缓和妨碍了孩子的成长。尤其四岁以后,要对孩子有更多的推动,更高的要求。
▲ 理论研究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对儿童发展提出了一个最近发展区理论。

舒适区——不需要外力帮助,自己就能完成

挑战区——在外力的帮助下通过努力能做成
恐慌区——无论怎么努力和帮助都无法做成
我们的教育和孩子的成长,都发生在“挑战区”。
研究人员发现,爸爸抱起小婴儿时,婴儿的心跳、血液循环会加快。
▲ 养育方式不要过于精细
为什么敏感脆弱焦虑的孩子越来越多?

1.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家长更敏感焦虑;

2.  电视电子产品的影响;

3.  人类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导致远离自然和劳作;

4.  养育方式的改变,过度保护过度教养,养得太精细,接纳有余推动不足;

5.  爸爸参与少。
甚至有些孩子换牙需要到医院去换,因为乳牙的锻炼不够,自己掉不下来。

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过度教养过度保护,不要为孩子屏蔽掉那些自然发生的推动。

二、几个训练和要求
▲ 对自控力和专注力的训练
对于这一点,重点谈下男孩的教养(点击可阅读)。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好动的男孩特别淘气,家长对于管还是不管很困惑,常常在两者之间摇摆。我们必须要了解男孩与女孩是有差异的,妈妈对男孩头疼,就是因为我们不是男的,不了解男孩。所以对好动、冲动的男孩,要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
▲ 对行为规范的要求
在四岁以后就要逐渐告诉他,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并且,不能仅仅嘴上说,要用实际的动作让孩子接收到你和他之间的互动。
男孩有时对你说的话会没有反应。男孩把整个世界看作他的实验场,做的事情都是在试探边界,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按钮,想看看动一下会发生什么。
所以家长要有要求,要去教育。同时也要坚持,这个时间会很长。要有信心,无论他现在有多淘气,只要坚持去做,他会成长为一个很优秀的年轻人。如果家长不管,就错失了让孩子锻炼自控的机会。
▲ 对礼貌的要求
我的感受是现在我们对礼貌的要求太低,应该提高一点要求。我们家长自己平时应做出更好的示范。
关于孩子打招呼的问题,现在一些家长不认同,认为这是成人的面子,不应该强求孩子。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在这件事上我们要采取好的方法。

3岁以下:用他的称呼与对方打招呼,并且鼓励他与对方作真实的交流。

4岁以后:如果做的很糟糕,应该坐下来直接沟通,告诉他礼仪的作用。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强调礼,并不是如过去批判的那样糟糕。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的行为和语言,反过来会对我们的心理状态、思想产生影响。这与儒家强调“礼”是相一致的。我们去做了尊重他人的语言和行为,也能促使我们内心更尊重别人。一个孩子,在小区里遇到人,能主动打招呼,能打开交往的局面,这不就是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社交技巧的最基本的一点吗?
三、高要求,严格、积极的磨砺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说法,我对孩子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他快乐。但是快乐、幸福要细化,否则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要了解什么能带来快乐,不能把快乐简单地视作眼下的舒适、愉悦和满足。快乐更来自于成就感,自我实现,来自于帮助他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以及服务于更高的目标。这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
学东西,更多的收获是,在这个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坚持、努力、进步、成就感、自我效能感、责任感。一种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的信念。对于兴趣班、学习技能的问题,我主张,在孩子5岁以后,要选择一样需要孩子去坚持去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做到的事情,一样就行。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我付出努力后,我能进步,我能有收获,产生成就感。让他相信,下次遇到困难时,我有能力去克服,他还会把这个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受益一生。
四、教孩子如何管理——压力、失败
▲ 压力管理:压力无所谓好不好,对压力如何解释更重要。适度的压力是必要的。
▲ 失败管理:家长不能剥夺孩子失败的机会。
首先是面对失败,可以沮丧难过。然后是总结,找到以后改进的办法。
五、简约育儿、物质主义、富足与幸福
这一点是我的一些补充,比较杂,但是又非常重要的一些内容。
▲ 简约育儿:对孩子,不是给的越多越好。我们自己也应该尽量过简约的生活。我们有了这样的生活态度,孩子才能学会理性的选择,有节制。
▲ 物质满足与“足够好的母亲”
现在的孩子一般不会出现物质匮乏,而是物质充裕。物质匮乏感其实是我们这些七零后父母自己内心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反而需要一点物质匮乏感。
足够好的母亲:这是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一个说法。就是不竭尽全力马上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能让孩子成长为更有调适能力的成人。做足够好的母亲就是最好的,做到一百分的母亲反而是不好的。我们缺的那二十分、三十分,正好是给孩子机会去锻炼。
▲ 富足感与明智地花钱
富足感不只是来自物质满足,我们需要教给孩子,怎样通过非物质的方式来体验心灵上的满足这种富足感。比如说,有乐趣的事,亲人们在一起享受的美好时光,有意义的事情。
钱花在——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美好体验,有意义感的事情上。
总  结

▲ 接纳的态度——独立探索的基地。

▲ 基本的尊重和信任——自尊和自信,更会努力要做好。

▲ 对孩子的理解——他感到你懂得了他,他才会配合、信任你。

▲ 支持的角度——你的批评、指导、说教才会被听进去,被采纳。

▲ 积极的诠释——高标准和要求才能被认同,他也会尽力去做,做到后有成就感

▲ 积极正向的引导——学到如何管理压力和失败

▲ 家长强大的内心可依托、承载——孩子就会繁茂蓬勃地成长!
现在再回到讲座开始提出的3岁半的孩子玩积木的例子,如果是我,会先给孩子爱的油罐、乐趣的油罐、或者生理的油罐加点油,让孩子转换下头脑,待孩子的状态改善些之后悄悄撤离现场(把孩子放在主动的位置)。如果等一阵,孩子自己又接着努力搭积木,并且搭成了,这时我又可以登场,进行正面教育。问问她刚才怎么了,总结一下经验。
       结束语    
关于内在小孩这个概念,我们每个人心里确实都有一个内在小孩。我们家长心里的那个内在小孩常常很糟糕。需要有童心,有游戏力的时候,发现自己不会玩。我们教养孩子,是为了让孩子长大,走入人群中时,他的内在小孩不错,又有安全感,又有满足感,又有玩商,有游戏力。作为父母,就会很欣慰。

爱孩子,爱到深处,自然会有一个感觉:我们不拥有孩子,孩子不属于我们。

我们和孩子,以这种亲密的方式,有缘共处一段时光。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爱我们,我们的孩子将来也会这样爱他们的孩子。

纵向的看,一代一代人的身上,流淌过去的是爱,人性也好,神性也好,佛性也好。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体验一种无我。横向的看,我们都是连接在一起的。我们所有的人,就像同一个河流里的浪花。我们深层都是相连的,我们已经连接在一起。看到这一点,爱自然就会流动起来。

END

本公众号部分图片为网络无版权声明图片,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0)

相关推荐

  • 「干货满满」1-6岁孩子正面管教的实用技巧分享

    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无法找到一种教育方法可以适用所有的孩子. 正确的教育孩子,前提是了解孩子,只有了解孩子在每一个阶段成长的规律和特点,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正确的教 ...

  • 当正面管教没有用,小学生还是不好好写作业,难道就只能打了吗?

    快乐学拼音,轻松学语文. 在面对小学生写作业的问题时,教育专家往往建议家长对孩子正面管教.也就是不打不骂,用说教的方式,正面积极地引导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真实的辅导作业的场景里, ...

  • 幼儿家长沙龙[专注力系列]6月与你不见不散

    专注力系列 呜帕 让育儿不再成为难题 上 期 回 顾 上期我们已经开始试图解开 孩子专注力的真相. 孩子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接受这个世界的足够准备,这些准备中自然包含了最重要的一个能力--专注力 ...

  • 戊己神数读象预测术创始人——黄一远老师公益讲座及实例赏析【一】

    广大易友朋友们,戊己神数读象预测术创始人黄一远老师为我们讲解戊己神数起卦和断卦技巧已经十五天了,通过这半月的讲座,让我们领路了戊己神数的博大与神奇,也让我们大家都擦亮了眼睛,识别了真假,远离了山寨版的 ...

  • 戊己神数创始人——黄一远老师公益讲座及实例赏析【五】

    [易经公益讲座通告] 戊己神数读象预测术创始人--黄一远老师在足不出户的新冠疫情期间,面向世界各国华人举办网络公益讲座及面授学员培训授课,已经整整三十天了 ! 在这已经过去的一个月里,易经公益讲座伴随 ...

  • 中传院张庆军老师公益讲座第一期

    大医精诚,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 中传院张庆军老师公益讲座第一期 张庆军老师第一期 讲座题目 支气管哮喘 张庆军老师于中医传承研究微信群系列公益讲座,张庆军将陆续推出几十年节,其对中医的感悟及中 ...

  • 慈母心 师者魂 写给我敬爱的钱玲老师

    最美的相遇,在新世纪.新世纪元年,缘分让我成为你的学生. 最美的笑容,在记忆里.记忆的深处,深藏着你甜甜的安慰和我心灵的治愈. 最美的文字,在我心里.心里每一处,都是你曾经留下的风景,我无力用文字完美 ...

  • 孩子的逆商是什么? 5个方法告诉你! 轻松育儿呦!

    很多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了,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搭不好积木就扔了积木,玩具更是,有困难就不做了,逆商智商和情商都是同样重要的,当一个孩子有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时,无论是他学习还是做事成功的几率都会很大, ...

  • 陈重玲老师的《大美中国.山东篇》第一节教学示范

    第一节:绕翻绕环4x8拍 第一节:绕翻绕环4x8拍 展开

  • 多罗贝勒老师秋季美石展示2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 中国嫩江玛瑙石论坛推荐 多罗贝勒老师藏石 本季度推荐藏石名家 嫩江采石翁师 北大荒玛瑙 狼牙 王庆东 姜东峰 本季度推荐石界女侠 腾玉玲老师 刘学宇老师 冰蕊玉魂老师 花小冰老师 ...

  • 多罗贝勒老师秋季美石展示1

    中国嫩江玛瑙石论坛推荐 多罗贝勒老师藏石 本季度推荐藏石名家 嫩江采石翁师 北大荒玛瑙 狼牙 王庆东 姜东峰 本季度推荐石界女侠 腾玉玲老师 刘学宇老师 冰蕊玉魂老师 花小冰老师 教纪红老师

  • 罗玲 养阴治疡方

    组成: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天冬15克,玄参20克,玉竹30克,石斛15克,天花粉15克,白及15克,乌梅12克,黄芪15克,甘草3克. 功效:益气养阴.生肌敛疮. 主治:复发性口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