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七师曾令辉——难忘的赛前射击训练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1LzA4MDcvMjIxNTk2NDk3XzFfMjAyMTA1MDgwNzAxNTkyODY=.jpg)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1LzA4MDcvMjIxNTk2NDk3XzJfMjAyMTA1MDgwNzAxNTkzMDE=.jpg)
难忘的赛前射击训练
文/铁七师 曾令辉
5月2日,在家看中央电视台四频道“国家记忆”栏目讲述的1964年全军大比武的事情,其振奋人心的精彩画面,始终令人激动不已,鼓舞人心。同时,也让我想起了当年,我们35团勤务连在四川宣汉毛坝镇参加全团射击比赛前艰苦的射击训练和参加实弹射击比赛的一幕幕,至今记忆犹新。
那还是1977年,我们勤务连在连长贾成忠的带领下,出人意料地取得了仅有的两个比赛项目(第一练习、第三练习)的第一名,回忆起当年在勤务连后山上长达半年多刻苦训练的情景,真是受益匪浅,永生难忘。
那时,我们使用的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第一练习是:距离100米,卧倒姿势,步枪标尺定为3,瞄准靶子下沿中央,弹着点为靶心;第三练习则是距离50米,标尺定为1,瞄准哪里打哪里;当然,目标都是靶心。
还清楚地记得,我们连长贾成忠经常亲临训练现场,为我们一个个现场指导,耐心细致地辅导怎样一步步操作,他和其他连干部总是不厌其烦地跟我们讲大道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特别是贾连长教我们的瞄准技能至今难忘,他总是蹲下来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才能合理地运用“三点一线”,即:眼睛、准星和目标在同一线上,扣动扳机时如何屏住呼吸,提高准确度,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还记得我那支心爱的枪编号是8039544,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忘记过,在经过练习后,有时候要进行实弹射击检验训练效果,我的弹着点,每次都是偏左上方,连长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我校正,连长经验老道的校枪方法使我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不断有了起色和改进,以及很大的进步。
训练中,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炎热的盛夏,总是风雨无阻,经常趴在地上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尽管辛苦劳累,枯燥乏味,但是没有一个战友叫苦喊累。首长的指导思想就是严格要求,刻苦训练,一丝不苟,勇争第一。我们大家的信念就是自觉自愿严格要求自己,不畏艰难,勇于吃苦,为勤务连争光!
还记得那天正式比赛是在仓库后山上进行的,第一练习是在下午进行,第三练习则是晚上进行的,靶心装的是一个灯泡,瞄准的弹着点就是有规律性闪烁的灯泡,我们在两个练习中每个人都获得优秀的成绩,具体要求是:第一练习每人9发子弹,每发子弹都要至少在8环以上,平均要达到80环以上,第三练习则是每人5发子弹。
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磨练,我们勤务连在参加的这次实弹射击比赛中,囊括了两个项目的第一名,特别是在夜间进行的第三练习比赛中,我是第一个上去的选手,上去第一枪就把灯泡直接打碎了,组织者只好紧急叫停,临时更换了一个新的灯泡,那灯泡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电筒里面那种小灯泡,真可谓“一鸣惊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勤务连派出的既不是警卫排那样枪法很准的“正规军”,也没有选派训练有素的通信排、或者工程排以及测试排战友参加,而是派出的一支“伙头军”。
当时,在参赛队伍中,还有两个35团大名鼎鼎的硬骨头六连式的连队参赛,一个是罗时兴带领下的十七连,另一个是高振堂带领下的八连。所以,我们的优异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实属可喜可贺。
回顾那段经历,至今刻骨铭心,正因为部队的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给后来的人生道路带来了无限的正能量,真是受益终生。
2021年5月3日
(校对:张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责任编辑: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