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药”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明医公开课
>>>第1978课<<<
《医鉴》所称引经,《珍珠囊》称'通经以为使';《汤液本草》称“报使”;《医学启源》、《本草发挥》称“各经引用”;《本草纲目》称“引经报使';《本草洞诠》则以引经作为“引经报使”之简称并用。其义,沈石匏谓:“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申斗垣称:“引者,导引也,引领也。如将之用兵,不识其路,纵其兵强将勇,不能取胜,如贼人无抵御,不能入其巢穴,叩其箱箦箦,此理也。”(《外科启玄》卷三)
引经是归经与配伍理论结合的发展,通过配伍,有些药物可改变其他药物的作用方向或部位,或使其作用侧重或集中于特定的方向或部位。这些方向或部位主要指经络的流布分野。从意义来讲,部分古代文献中的向导、引使也应属于引经。
《神农本草经》称菌桂:“为诸药先聘通使”;《名医别录》称桂:“宜导百药”;五代后唐陈士良称:服石“不可长久以酒下,——遂引石药气入四肢,滞血化为痈疽”;北宋寇宗爽称泽泻:“张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就其概念而言,与现代所说引经并无区别,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金人张元素首先列举十二经的引经药,称为“通经以为使”,原为治疗疮疡而设,经李杲、王好古师弟把这些引经药的应用泛化,形成理论。并编为歌诀。这就是目前流传最广的引经药。
然而引经理论并没有停止发展。进入明代,许多学者把引经药分作气、血、寒、热四类,各有各经的引经药,而不是一经只有固定的一、两种引经药;《本草蒙筌》则以寒、热、劳瘥热、风、湿、燥为纲,以十二经或更分气、血为目,分列引经药,趋向于引经药也要辨证。
明、清间,部分专科著作中,出现专属的引经药,如:内科的气、血、营、卫、三焦、命门都有人提出引经药;外科也有人提出不同穴位、局部的引经药,超出传统的经络概念。这些发展在现代教科书中较少反映。
事实自明、清以来,归经的经有两种趋向:一是概念上的扩延,《要药分剂》、《本草分经》等,归经与归脏腑并不区分,实际重心反而移向脏腑而不是经脉;一是方位分划趋于细微,卫、气、营、血、肌表、命门、募原、上、中、下焦(不是三焦经的三焦,单独存在),乃至头面、肢体,都作为药物归经的方向或部位。
引经概念的提出,是医药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飞跃,尽管也有人反对,但不能否定它在临床实践中的影响。当然,也许不是“引导诸药直达病所”,而是“作用于病所,使易于接受诸药影响”,但其最终结果(效应)一致。现代药学已经开始出现类似内容的理论,如诱生干扰素作用之类,引经药的概念却远为广泛。
引经药都有自己的功能主治,在方剂中可以是君、臣、佐、使的任一种,也可以是药引,就其灵活、变通、多选择的特点,尤多用于药引。为此,有人说:引经药即药引。实则引经药中只有一部分是药引;药引中也只有一部分具引经药作用。刘常彦《医学全书》内府秘授青麟丸,共有药引148条,有的是单味药,也有不少是小复方,几乎没有一条是专用的引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