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8篇:教研随笔∣学术研究要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梳理

学术研究要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梳理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教育教学研究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门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与“书斋式”学术研究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实践与行动的层面,关注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当然,也有不少一线教师喜欢做一点“纯理论”的研究,我认为也应该允许其存在。既然要研究学术,那就要坐得住冷板凳。坐在冷板凳上做什么呢?除了思考,就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从资料中提炼观点,或者将资料作为其他观点的论据。也就是说,对资料的收集与梳理,是学术研究的重中之重。观点的提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运用详实的资料去证明观点。我读很多思想类、哲学类等著作,发现作者大部分的篇幅都在阐释过去已有的观点,并且在过去的材料里发现新意,帮助自己提出更新的学术观点。读研的时候,我写过一些不成熟的课程论文,之前一直不明白究竟要如何写作,后来慢慢发现,任何课程作业的基础都应该是“查资料”。毕业的时候,我写关于美国文学批评家韦勒克提出的“透视主义”概念的论文,大半年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首先把韦勒克的所有著作,包括英文资料都读了一遍,记了一大本子“有用的材料”,又把同时代其他“新批评”学者的著作大致读了一遍,搜集到与韦勒克相似的观点与表述,又对相关的著作包括文学理论史著作、尼采的部分著作等进行了选择性的阅读。资料收集齐全之后,又花了一些时间对资料进行了整理,逐渐构思出论文的框架。真正用来写作的时间,也是10天左右,每天写5000字,很快就写完了硕士论文。现在写论文,依然保持着当时的习惯,有了写作的方向与题目后,首先是从中国知网上和其他著作中查找资料,然后再进行写作。现在依然感觉到,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真正写作的时间。

现在,我发现很多老师写教科研论文,不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写论文就是自说自话,以为只要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写出来,那就是在写论文了。这样的写作自然也有价值,但不能算是“写论文”。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固然弥足珍贵,但谁能绝对保证自己的经验一定是正确的?凭感觉,显然不靠谱。那就只能评理性论证、评论据、评已有的案例与观点。我一直以为,真正的学术创新是有限的,后人的每一步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我寒假期间读完了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感觉收获很大。黑格尔对西方哲学史的梳理,就体现了一种“层层累积的哲学观”的理念。哲学观点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前人思考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更新的看法。黑格尔虽然是用自己的辩证法的理念来梳理哲学史,但这种梳理本身就揭示了哲学观点的“层层累积”的特点。具体到语文教育研究,道理也是如此。今人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没有对语文教育史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就不能从一个更广阔的、更为历史化的角度说清某个问题、厘清某个观点。有的人喜欢“创新”,习惯于在“语文”前加一个修饰语、限定语,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新颖的语文教育理念或流派。我本人并不反对这样的研究,只是某些这样的提法完全抛开语文教育史,丝毫不管前人是如何论述的,只顾着自说自话,我认为这是一种不良的学术研究风气。

记得之前读过一篇论文《从抽象写作到具体写作——语文新课标对学习性写作的回归与超越》,是《语文学习》2021年第1期的文章,作者是浙江慈溪市慈中书院的任富强老师。这篇文章的最大亮点就在于从各种资料里梳理观点。作者的观点就是论证,目前的写作教学已经从过去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抽象写作”转变为了“具体写作”,所谓的“具体写作”指的就是学习性写作,或者说是认知写作、学术写作,即以知识的学习探索和技能训练为目的,为了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写作。观点的提出不是凭空的,是需要大量的论据去证明的。作者收集与整理的材料有:一是一百多年历次课标、教学大纲中有关“学习性写作”的表述,这一点容易梳理,只需要将所有的课标、大纲读一遍,挑选出有关报告、小论文写作、读书笔记写作等内容即可;二是近现代语文教育名家的相关论述,这一点就不太好找,资料收集得也不会绝对全面,顾黄初、李杏保两位前辈主编的《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和《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是比较不错的参考资料。徐林祥教授主编的《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共15卷,也是很好的参考资料。从这些著作中提取自己需要的观点,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三是如果说前两类资料是想证明学习性写作的观念与提法早已存在的话,那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相关表述则是写作教学转型的重要标志。作者又从课标里整理出了18个任务群中有关学习性写作的表述,14个任务群中都有类似的表述。这样的话,从抽象写作到具体写作的脉络就梳理得很清楚了。此外,作者又从“读写结合”“批判性思维”“学术规范”三个角度对学习性写作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每个角度又从历代课标大纲、近现代语文教育家的论述、2017年版的高中语文课标三个方面查找资料,进行分点论证。

当然,论文不能仅仅是资料的堆积,而是要对资料进行梳理。梳理也不仅仅是分类,而是根据材料的表述和自己的观点,对资料进行解读,发现资料中被历史遮蔽的含义,发现资料与资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于是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引用资料之后干什么?答案自然是对观点进行辅助性论证。对于任富强老师的这篇论文,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引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写作转向了“学习性写作”,然后呢?我们的教学应该怎么办?还要不要议论文写作、记叙文写作等写作训练了?高考作文又应该如何配合“学习性写作”设计题目,确定新的写作方向呢?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看来,对于“学习性写作”的研究,不能止步于提出观点,还要提出教学与评价的变革思路与建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