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非 得与失:付出与回报的辩证法

转自:一天的博客

善良是不需要回报的,只要我们记住它,它就会在人们的血液里代代流传,生生不息。   美国罗克曼公司董事长哈桑·欧皮尔已经79岁了。他的妻子在10年前离世,哈桑念及与爱妻的一番情义,一直鳏居。 哈桑家产达200万美元,有两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各自经营着一家公司,财产比哈桑略逊一筹,也都在百万美元左右。   
   不久前哈桑·欧皮尔患感冒,发烧达39℃。他住院时有仆人和护士护理,亲朋好友也不时去探望,但子女和孙子们却没有一个人去看他。他很不高兴,想起老妻不禁涕泪交流。医院里有一位老护士密伦·凯南小姐,

对他却无微不至地关心护理,甚至在下班后也照顾他。一周后,老哈桑感动万分,他对老护士说:“亲爱的密伦·凯南小姐,你热情的护理、关切的体贴,使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老妻,她在世时,就是这样关心我,我真舍不得离开你啊。请你原谅,我说到哪里去了。”老哈桑钟情地望着老护士。   
   密伦·凯南小姐是个对医务工作非常尽责的护士,她不仅对哈桑先生如此,对其他病人也是如此。她是个单身女子,年轻时,由于长得丑陋,第一次恋爱就告吹,从此她专心事业,不再谈恋爱,现在已经49岁了。   
   哈桑·欧皮尔病好起来后,密伦小姐扶着他走路,哈桑·欧皮尔突然深情地回过头来对密伦·凯南说:“亲爱的,嫁给我吧,我感到只有你这样的贤妻,才能陪伴我。你嫌我老吗?”密伦的那冰封的心灵有点融化了,她轻声地说:“我长得丑,不配。”哈桑·欧皮尔忽地抱住了密伦·凯南:“亲爱的,你脸虽不美,但心美,你是一个美人儿。”   
   就这样,在哈桑出院的第二天,他们去教堂举行了结婚仪式,晚上请来数百个亲朋好友饮宴欢庆。舞会散后,哈桑·欧皮尔先生和新娘密伦·凯南小姐准备进入洞房,不料此时,哈桑·欧皮尔先生因高兴过度突发心

脏病,于当晚去世。   
   哈桑·欧皮尔先生的两个儿子,6个孙儿,全都认为哈桑死得蹊跷,便向法院指控密伦,并不准密伦继承父亲的财产。   
   法院经过两天的调查,出示了哈桑·欧皮尔在婚前递交法院公证的一份材料,上边哈桑先生写着一段话:“我知道自己朝不保夕,与密伦小姐结婚,就是为将我的全部财产奉献给这位好心的女人。密伦小姐是个纯洁

的大姑娘,她长得的确不美,可是她对人的尽责、关心和抚爱胜过了最贤惠的妻子。我娶她,不是真的要占有她,而是以全部的财产报答这位好心人。”   
   这份公证材料,是哈桑·欧皮尔征得密伦·凯南小姐同意并于结婚的当天晚上,由他的管家直接送交公证部门的。因此,他财产的继承人应该是密伦·凯南小姐,而且哈桑·欧皮尔还指定其财产不再给其他的亲属和

子女,因而他的儿孙们的指控完全无效。于是,密伦·凯南小姐一夜之间成了一位丧了丈夫的百万富婆。   
   还有另外一则与此相关的故事: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剧院门外仍排起了等待购票的长龙,队伍中有一位身材瘦小的老妇人突然昏倒了。开门人连忙上前将她抱进了经理办公室。过了片刻,老妇人醒过来后,只听经

理和善地问她:“我可以送您回家吗?”老妇人一听一下子坐了起来:“天啊,我是来看电影的,现在可能连票都买不到了。”“别着急,坐在这儿别动,我先给您弄点儿茶点。我是这个剧院的经理古德。”“古德先生,多么好的名字啊!往常,我总是连看两场电影,今天,我还可以这样吗?”老妇人问。“您想看几场就看几场。”古德先生答道。于是老妇人告诉古德先生,她是莫丝夫人,丈夫已经不在了,儿子也已去世。那天她之所以要来看这部影片,那是因为片中的男主人公很像他的儿子。从此,他们成为了朋友,每有新片上映,莫丝夫人都会来,看完电影之后,她总是要和剧院经理聊聊天。有时,还在小店里喝杯茶,他们觉得在一起的时间过得很愉快。

那一年的冬天,许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剧院也越来越冷清,最后不得不关闭了。莫丝夫人再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了,只好独自呆在家里。她常常为好心的剧院经理祈祷,希望他能找到新的工作。后来她病倒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其实,莫丝夫人是位富孀。她将自己的遗产做了如下安排:一部分给“儿童之家”的孩子们,一部分捐给教会,还有一部分作为礼物送给剧院经理。她在遗嘱中写道:“我愿将这份礼物送给古德先生,因为他使我感到快乐。他并不知道我是谁,以为我很穷,但总是非常善良地对待一个瘦弱的穷老太婆。”   
   银行里的工作人员花费了很长时间,最终找到了古德先生。他现在工作很辛苦,报酬却少得可怜。当执行莫丝夫人遗嘱的人告诉古德先生,因为他曾给一位瘦弱的老妇人带来欢乐,她也要将快乐回赠给他,因而他将得到莫丝夫人100万美元的遗产时,古德先生惊呆了。   
   这是两个关于好人得好报的故事,它们说明同情心是感情黏合剂,它使你与自己的心灵和周围其他人的心灵联系起来。学会了同情,你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这样你就能与对方的心灵联系起。这样做了之后,你就会明白:同情并不仅仅意味着付出,而且它还可以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这种回报就是你享受到了发自内心的愉悦。   
   当然,尽管这都是真实的故事,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善良待人,就都能有机会得到100万美元,者说,不能为了得到好报,就刻意去做好事。那种刻意做好事的做法,实际上已丧失了做好事的初衷。我们

必须记住的是:任何小小的善举都会给人带来价值千金的快乐。付出的时候,不要期待任何回报,否则一颗心老是牵挂着结果,反而更难有收获

(0)

相关推荐

  • 【每天老照片】-1万-2203- 老照片 皮尔·卡丹来到北京 将时尚带入中国

    1976年后,中国开始认真考虑扩大纺织和服装行业,并寻求与外国设计师合作.1978年应中国的邀请,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来到了中国,为中国服装业出谋划策.图为他在 ...

  • 武侠传奇小说《黄金八百窖》

    黄金八百窖 杨盛荣 一.夜潜梧阳镇 清朝康熙年间,朝廷削藩:江南藩王反叛,兵火连年.夜色中的梧阳镇,更显得冷落萧条. 镇东头有座私塾,此刻还闪着微弱的烛光.先生李刚从墙缝里掏出一封沾有血迹的密信,刚要 ...

  • 多说别人好话,能带来好运!

    两位先生,同事参加了一次盛大的舞会. 他们都看到一位风韵犹存的老妇人,于是其中一位先走过去向她行了礼. "您使我想起您年轻的时候." "怎么样?" " ...

  • 很有古欧风的珍珠手串

    很有古欧风的珍珠手串

  • 散文||两个人的旅行

    两个人的旅行 初夏的一个周末,我和先生驱车进山,来一次两个人的旅行. 行至山脚,停车步行.沿山路蜿蜒而上,林木茂密,交错生长,郁郁葱葱.一股山泉在林壑间流淌,让我驻足不前,欢喜地掬一捧清清的泉水,轻轻 ...

  • 是与非 得与失:舍弃眼前的诱惑才有最后的辉煌

    转自:一天的博客 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常遇到要为顾全大局而牺牲局部的情况.我们必须不断地权衡轻重得失,以决定牺牲的分量和等级.为了工作,我们可以牺牲娱乐:为了孩子,我们可以牺牲睡眠:为了保全生命,我们可 ...

  • 是与非 得与失:在错误中成长

    转自:一天的博客 当流行偶像麦当娜被问及其成功的秘诀时,她的答案简洁而精辟:"我犯了许多错误,但也从中学会了许多."这位超级明星的成功秘诀其实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吃一堑,长一智.而恰 ...

  • 是与非 得与失:做事别忘做人

    转自:一天的博客 如果你跳过槽,换过几份工作,应该会有这样的感慨:做事容易,做人难.有时候,要完成工作并不是难事,可是就觉得不对劲,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与同事相处是有学问的.        同事之间相 ...

  • 是与非 得与失:你无须感谢或抱怨命运

    转自:一天的博客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哀叹自己不得志,实际上,这都是对人生美好机遇不能把握的伤感,特别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还未有所作为,这种感受,就会更加深刻.所以,人生机遇十分重要,不积极抓住 ...

  • 是与非 得与失:在逆境中成就事业

    转自:一天的博客 英国的伟大诗人弥尔顿,最杰出的诗作是在双目失明后完成的:德国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最杰出的乐 章是在他的听力丧失以后创作的: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个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奇人 ...

  • 是与非 得与失: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转自:一天的博客 人生每走到一个关口,都应放下心来想,人生在世本来就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得与失犹如人生的两个支撑点:一个在空中悬挂,另一个在地下徘徊.得与失犹如走路,在人生中无数的得与失交替中前进 ...

  • 是与非 得与失:算计者永不快乐

    转自:一天的博客 美国心理专家威廉通过多年的研究,以铁的事实证明,凡是对金钱利益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人.他们90%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 ...

  • 是与非 得与失:妥协的“真正”含义

    转自:一天的博客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以前不明白,觉得自知之明不就是知道自己姓什么一顿吃几碗 干饭吗?有什么难的?后来才知道,人在年轻气盛的时候,多半是很难客观准确 ...

  • 是与非 得与失:有一种伤害叫同情

    转自:一天的博客 在我的认知中,心理咨询师不仅需要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巧,而且需要同情人.关心人的品格.作为一名工作在宁师傅心理咨询热线的志愿者,因其工作属性为公益性,对咨询师同情心的要求就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