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为争夺继承权的一场恶战
时间:2011-02-19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纪大华 |
据《史记》记载,赵武灵王先立长子章为太子,后因宠爱美女吴娃,又废太子章而立吴娃所生子赵何为太子。这就是赵惠文王。为了让年幼的赵惠文王主治国事,武灵王退到后台,而自称为“主父”。赵惠文王三年,长子章因灭中山王有功,封为代安阳君。公子章曾是太子,又有功劳,心不服其弟。主父就派能人田不礼相章。
赵武灵王的另一个儿子公子成注视着权力的变化,他的密友李兑对赵惠文王的相国肥义说:“公子章强壮而志骄,党众而欲望大,如果有私欲不就很危险吗?田不礼为人残忍而骄纵。二人相得,必有谋阴贼起……小人的计谋浅而轻率,只见私利而不顾国之大局,公子章与田不礼两个同类合谋,相互作用,祸必从他们出。照我看,灾祸已经不远了。”他要肥义称病不出。肥义没有听他的话。
惠文王四年,群臣朝见,安阳君章也来朝。主父听朝,从旁观窥群臣宗室之礼。见其长子章向弟弟北面称臣,在弟弟之下俯首听命,内心很同情长子章(北面为臣,诎于其弟,心怜之),于是就要分解赵国,而让公子章在代称王。但这个决定没有作出就中止了。
这一日,主父与惠文王游沙丘,随后两人在不同的宫中居住。公子章唆使田不礼作乱,假冒主父令召赵惠文王。肥义先入,被杀;惠文王逃脱。公子成与李兑得到消息后带兵赶到,包围了公子章,灭其党贼田不礼等。公子章败走主父行宫。公子成、李兑围主父宫,杀公子章。成、兑令宫中人“后出者夷”,宫中人争先恐后地逃出。主父不得出,被活活饿死。此后,仍是赵惠文王当政,但公子成为相,号平安君,李兑为司寇,实为成、兑执掌赵国政权。
以上是《赵世家》中记述的一段史实。我们有必要弄清,主父、公子章、公子成、公子何四者之间的关系。始作甬者应是主父,即赵武灵王,按照常规应是长子接班,所以公子章为太子;但是,因其宠爱吴娃,又中途变换继承人,立何为太子。赵武灵王先行退位,让何学会治国,这不失为一种创举。既然让赵惠文当了权,可是看到兄长北面朝见弟弟,似与情理不符,又要分赵立公子章为代王。(宠爱之人吴娃己去世)如此朝三暮四,首鼠两端,国家怎得不乱?公子何年幼,本没有什么本领,而公子章“强壮而志骄,党众而势大”,凭公子何完全对付不了公子章。公子章假冒父令,是欲一举夺取国家最高权力的,肥义代赵惠文王牺牲自己而保全了国君。公子章志在必得,就准备登上王位了,谁知中途杀出公子成,公子章的政变失败了。
有必要研究公子成这个人物,他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命中注定不可能成为太子,又由于没有一个受到父王宠爱的母亲,他也不可能受到父亲的关爱,什么耀眼的光环都不会落到他的头。在漫长时间里,他是被欺侮的一个,也是不服气的一个,为什么哥哥做太子,自己就不能呢?为什么那么多人围着哥哥转,自己就受冷落呢?但他有最锐利的目光,因此他让李兑告诫弟弟(通过肥义),“二人(公子章与田不礼)相得,必有谋阴贼起”,“同类相推,俱入祸门”。事态的发展果然如他所料。所以,在惠文王险遭杀害之际能快速起“四邑之兵距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公子成为什么要将父亲活活饿死?书中已经写明,公子成与李兑商量:“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又写道:“是时王少,成兑专政,畏诛,故围主父。”是因为担心事后主父反过来,诛杀自己,干脆就把生父饿死了。公子成再一次看清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如果这时公子成心软一点,或者经不住舆论谴责,就有不可挽回的损失。公子成成功了,他靠自己的奋斗,他的胆识、能力,实际上获得了执掌赵国政权的地位。从《史记》上看,司马迁并没有人责备这个弑父的逆子,倒了嘲笑了首鼠两端,始乱终弃的主父:“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
从这一段史实我们看到,由于继承权问题,父子、兄弟反目成仇,而产生了一场恶战,什么亲情都没有了,是多么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