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鱼骨巷仁丰里
扬州,素有月亮城的美称。除了这个称呼,在走过一条巷子之后,知道了它还有另一个称呼,巷城。5.09公里的老城区,巷子纵横交错,曲曲折折。
关于仁丰里,查到一个有趣的传说。清代,汶河是当时扬州城内较宽大的官河,与长江相通。一日,汶河里来了条长江来的神鱼,游到此处,被这里的繁华吸引。神鱼跳上岸,不走了,最终,化作了犹似鱼骨的一片街巷。这个传说让我想起了奔跑的夸父倒地后的场景,恩泽大地。
从地图上看,仁丰里的格局颇似鱼形,而“仁丰里”三个字,也暗藏玄妙,逆时针旋转90º,便可看出一条“鱼”,“仁”是鱼头,“丰”是鱼骨,“里”是鱼尾。所以人们将仁丰里形象地称作鱼骨巷。
从阮元家庙旁的巷子朝里面走,这条巷子叫毓贤街,因阮元得名。毓贤,就是培育贤人的意思,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毓贤街名为“太傅街”。
向毓贤街里走不远的一段路,右面的墙上有一块红色的大牌子,牌子上有四个字——奕间工坊,门关着,留给我一些好奇。听闻,这片街道藏着许多惊喜。
再向前几步,一间很特别的铺子出现在眼前。铺子名字竖着挂在左边墙上,黑底白字,名作格桑花,牌子上还绘着一朵美丽的格桑花。窗下,一排金色的转经筒排着整齐的队伍。屋顶上,趴着一大片月季,举着好看的红花给路人看。
这家铺子的主人是个作家,喜欢西藏,令这间小铺子气息别致,四溢。
朝格桑花右边走,古朴的街道两旁,有铺子,有人家,不管哪样,都少不了花花草草。
栽花草的池子没有雷同的,宽一点的,窄一点的,长一点的,短一点的,方形的,圆形的,直角的,圆角的。
花草的选择,也用了心思,看不到一大片一大片相同的植物,就算一个花池里,也安排好了高低错落,安排好了叶子与花。
被一阵香味吸引,拐进一条小巷子。香味是从两棵植物上发出的,植物已经顺着墙爬到屋檐上。不像爬山虎那样贴着墙,像君子一样,仅仅是轻轻倚靠。
白色的小花开着,五片长方形的花瓣像转动的风车。无风,却在一朵朵小花上感受着风,身上仿佛有凉意袭过。
前两天在网上看过它的介绍,对花瓣的形状尤其印象深刻,是络石花,开在夏日里的一种花,散发着甜甜的香味,和栀子花有些像。
贪恋了一会儿络石花,又回到刚才的巷子,继续向前。右边的墙壁是明黄色的,画着岳母给岳飞刺字的画儿。那时,我只是奇怪,还不知道这明黄色墙里是什么地方。
视线里突然出现一块绿色,很明亮很集中的一块绿色,像用绿色的水笔重重涂抹的,立在墙边。原来,是一个几乎被淘汰的邮筒。邮筒上的漆,在阳光下闪着绿色的光。
邮筒旁便是仁丰里邮局,关着门。透过玻璃往里看,不大的一间屋子,简单陈列着一些物品。有挂在墙上的,有放在靠墙的架子上。有明信片,有布袋,有残破的砖,有镶着框的字画。
邮局隔壁的屋子开着门,但关着灯。我们在想这里是人家还是铺子时,里面的人主动招呼我们进去,随即拉开灯。
招呼我们的女子和我年纪相仿,她当时应正坐在门边的古琴后面。她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仁丰里,让我们看正对着门口的仁丰里微缩图,让我们看扬州特有的古琴和古筝,还拿去覆在上面的布袋,拨动琴弦,让我们听优美的琴声。悠扬的琴声让我想起古希腊神话里赫尔墨斯的里拉琴。
我对墙上的一则介绍很感兴趣,因为它告诉了我扬州那些斑驳的老墙的名字,原来叫乱砖清水墙。表面看起来好似堆的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实则很有韵味,呈现着一种不规则的美,更耐人寻味。
看完这里,女子热情地问我们要不要去隔壁的邮局看看,她解释说,中午了,邮局暂时锁了门,但她有钥匙。我们欣然同意,因为正有此意。
邮局里面展示的都是匠心之作,将仁丰里和扬州的文化元素变成可以欣赏和使用的物品。每一样都精致,有些更是独一无二。
一个布袋子,使用了阮元的元素,一面是简单的四个字——阮元文化,另一面是一句话,阮元说过的和读书有关的话——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真叫人喜欢,于是买了一个。
还喜欢那些用宋代以后的砖做成的工艺品,只是家里暂时还不适合摆设,但心里存下了它们,等有一日,会带它们回家。
此时,已经过了十二点,正是该用午饭的时候,女子像对待外地游客一样,又推荐我们吃午饭的好去处。从毓贤街出来,在一栋楼的二楼,会看到一家叫清心素食的店铺,这是一个素食者开的店,价格实惠,只要25元,据说食物种类颇丰。
我们来到店前,看到了它的告示牌,下面一排密密麻麻的小字,像一群挨挨挤挤的小雀儿,朋友轻声读着那些字,原来说的是哪些人可以免费用餐。
店门很有特色,是佛家的那种门,门上有很多半圆的凸起。宽敞平缓的台阶,轻松地走上去。左手边是服务台,我们付了钱,旁边的工作人员双手端着盘碟递给我们,脸上笑盈盈的,透出佛家特有的恭敬谦和。
棚顶垂下荷花灯和宫灯,宫灯的四面分别写着清、心、素、食。
食物的种类的确很丰盛,素食,自然是没有肉的,但有些菜做的和肉菜很像。糕点做得也很精致,丝毫没有受到价格的影响。
长长一排的食物,左右均可取用,冷菜,热菜,面食,米饭,汤等,样样俱全。按照平日的喜好选了一盘菜,口感清淡,又很好地表现了食物本身的味道。
座位上,放着一个小牌子,不是菜谱,而是温馨提示,请勿浪费,最后是感恩两个字。
店的规模不小,从西到东,有十张桌子左右,从南到北,也有四张桌子左右,再加上中间的食物区,东北角还有几个临窗的包间。
此时,是周二,不是周末,但吃饭的人不少,都是一群一群的。大家都低声说话,不见一般店铺的喧闹。人们取用有度,无人面前有浪费的食物。
还有不少游客,背着包,拎着袋子。旁边坐下来一对夫妇,听口音,应是广东那边的,盘子里打了不少青菜广东人喜欢吃绿色的青菜。一个人累坏了,躺在长椅上睡着了,店里的人也不叫他,任他睡去。
吃得心满意足,准备离去。真是美好的一天,逛了一条有趣的街,见了一个热心的人,品了一间清心的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