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 王月芳//发小来了忆甘苦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制作:葛丽娟
协助制作:焦云竹  薛前发
走进王月芳的文字世界(2020.6.6)
走进王月芳的文字世界(2020.6.6—2020.9.6)
走进王月芳的文字世界(2020.9.6—2020.10.30)
走进王月芳的文字世界(2020.12.28)
走进王月芳的文字世界(2021.2.15)
走进王月芳的文字世界(2021.5.22)
稷山 王月芳//师德师风伴我前行(上篇)
稷山 王月芳//师德师风伴我前行(下篇)

发小来了忆甘苦

稷山 王月芳

前几天,我的一个发小张义来了,我们坐在一起聊起了过去的往事……

我说:“张义,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拾麦根吗?”

“记得,怎么会忘哩,那时候咱们都恓惶哩。”

我说:“不过,咱们也有苦有乐。”

想起往事,心里真不知是啥味儿。

那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当时,也没有幼儿园,八岁才直接上一年级的。

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不假。

我五岁那年,就学同住一个院子里的梅姐姐,生哥哥帮家里生火做饭。

在那时,大人们要去生产队里干活,烧火做饭就成了我们小娃娃的事了。

说做饭,其实也不大会做啥饭,只会做熬米汤笼馍、蒸菜。蒸玉米面高高(就是把玉米面和好,在笨重的铁箅子上铺一块大抹布,然后把发虚的面团放在箅子上,用双手拍拍,又用刀沾点水,在表面上擦几下,这样就光滑了。大人们把这放好后,就让我们烧火啦。

怕我们被烫着,说等他们回来再把馍馍出锅。

别看这烧火一事,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关建是还要操心弄烧火的燃料。

因为烧炭太费钱,家家户户一年只买一点炭,等到过年时才能用几天。

于是,我和伙伴们一到了麦熟季节,除了去地里拾麦穗,便会去拾麦根。

因为麦根在烧火时比麦杆耐烧的多。

在麦子收割了后,大人们就会把麦茬地用牛犁开。这样,麦根就一行行的被犁撬开了。

每天早上,我便约上张义、梅姐、生哥、平蛋、秀芳,一同去了地里。

一到了地里,我们根本没心思贪玩,因拾下麦根还要赶回去做早饭哩。

广阔的麦田里,散发着泥土的香味,透着诱人的麦香味儿。

我们蹲下身子,用一双小手抓住一把麦根,在地面上甩打几下,把麦根上的土抖落干净后,一把一把的放进筐里。

把筐子装的实实在在了,才回家。

到了秋天,每家房后、墙边都会堆大量玉米杆,玉米皮和玉米棒芯,全都成了我们一冬天烧火做饭带取暖仅有的一点二合一的材料。

在冬天太阳出来后,我和小伙伴们会坐在一大堆玉米杆上,那厚厚的玉米杆又宽又虚,坐在上面还有弹性,犹如坐在舒服的海棉垫子上,我们边晒着太阳,边用玉米杆把外皮剥了,又用牙把玉米杆的那一层硬皮劈开,把一圈劈好的硬皮细条弯成圆形一头插进玉米芯里,就做成了漂亮的小灯笼、还做出小手枪样儿,学着作战的模样,手举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瞄准目标,嘴里发出:“啪啪”的叫声,有的假装被打中,“唉哟”一声倒在地上,在土地上弄的灰头土脸的,还伸伸舌头,朝我们做着小鬼脸,可逗人哩。又把玉米杆用手弄成小节节,再劈开一条宽一点的皮儿,接着,又用玉米杆里的芯儿做成二胡弦,把这两样一串在一起,配套就成了一把精制的二胡。于是,我们就学着戏台子上唱戏拉二胡的样子,拉了起来,还能听到“吱唔吱唔”的声音,这时,就拉的拉,唱的唱,玩的很开心哩。

上学后,同院的生哥哥有了真二胡,而且拉的很好,于是,下午一放了学,生哥便会唱上我和伙伴们,他拉二胡,我唱歌。

过了几年,爸爸弄回来一些废弃的枣树根,这枣树根比麦根玉米杆耐烧多啦。

可在劈柴的时候,要费很大的劲儿。

只见爸爸先把枣树根放在那小土院子中间,用双臂挥起大板斧头,猛力往下劈。

一点一点的劈开了,劈的多了,我便会去把劈好的柴抱起来,垒在墙边,等晒干了就能烧火啦。

枣树根很坚韧,多少次,爸爸在劈时,因用力过大,院子里除了木片小柴渣,还会把那块院子弄出一个大土坑。

每一次,爸爸都干的满头大汗,一双手上会打下很多血泡,就这,爸爸从不叫苦喊累。

八十年代初,我们搬进了小北门外盖起的新房子里,那时,虽然只盖下三间土木结构的土坯房,(用的土坯全是爸爸拉土打下的)。但墙面用白灰刷的雪白雪白的,窗户也换成了大的,并且是,下面四个小方框,上面中间是一扇三小框固定窗扇,两边各有能关闭的窗扇,上方又是四个小框。比起之前住的那两间又窄的小黑屋可就强的多啦。

当父母在离家五六里地的桥口处开起了饭店,家里的生活才有了改善,我们不光吃上了白面馒头,而且家里烧火时用上了炭火。这比之前烧柴火时干净了,为了便于冬天取暖,还是把大土炕、灶台、厨具全放在一间屋子里。

过了几年,我们烧火也不用风匣了,用上了鼓风机,这就更省时省力啦。

后来,人们的生活大有改变,条件好的,把厨房和卧室隔开了,有的在冬天用上了锅炉,在屋安装上了暖气管,又卫生又温暖。

这几年,更好啦,现代化的厨具样样俱全。

“月芳,想起过去,心里酸酸的,那时我们那么小,就知道干活,这会儿在厨房里的厨具,我们小着时,连见都没见过。做饭已不再费劲,更不用整天为寻烧火柴犯愁了。看看现在的娃娃,多幸福哩。”

我笑着说:“咱们当年做那些事儿,如今给娃们说,他们也不爱听,更理解不了。不管咋说,咱赶上了好时代,更要珍惜哩。”

我们这一代人,虽然没有经历过前辈们艰难走过的历程,但也比后来者亲历的苦难多,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做为农民,在春播夏收秋收时全用上了机械化。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确实不容易。

没有一代一代前辈们的奉献奋斗,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庆幸我们这些六零后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21年5月22日写

王月芳,山西省稷山县下柏村人,搞周易预测多年,喜欢写作,爱看各类书。

——发刊制作:葛丽娟

协助制作:焦云竹  薛前发

(0)

相关推荐

  • 稷山 王月芳//​聪明的小菜贩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 ...

  • 稷山 王月芳//小丰收大喜悦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 ...

  • 稷山 王月芳//村里娃薛明发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 ...

  • 稷山 王月芳//醉美亲情之四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 ...

  • 稷山 王月芳//醉美亲情之五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 ...

  • 稷山 王月芳//醉美亲情之三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 ...

  • 稷山 王月芳//醉美亲情之六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 ...

  • 稷山 王月芳//醉美亲情之二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 ...

  • 稷山 王月芳//醉美亲情之七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 发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