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阳明学做人,向曾国藩学做事

作者/宁小璃

书上说:“中国圣人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

这里的两个圣人,指的是孔子和王阳明,而半个圣人则是指代曾国藩。

王阳明天生好学、资质聪颖,到晚年时,他的学生几乎遍布明朝疆 土。他对世间万物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一生的求学之路及为官之路,更是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故事。

那些故事里,藏着做人的智慧。

王阳明做人内心自足,一生都在践行“知行合一”“致良知”,他这种将良知藏于内心的品质,尤其值得今天的我们去学习。

01.做人王阳明,内心自足。

不管是王阳明的心学,还是王阳明的传记,读完都能让我们的内心归于平静,让我们学会宠辱不惊。

王阳明的一生,既是国家的栋梁,也是百姓的父母官,更是莘莘学子的精神领袖、智慧的启迪者。

于国家,他治匪患、平叛乱;于百姓,他减税负、抚民心;于学 子,他讲知识、勤解惑。

今天,我们学习王阳明,最主要的,是学习他的做人“不动心”。

考场失意时,他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然后开始收回向外探寻的目光,转而追求内心的平和。为了心中“圣贤”的抱负,为了百姓生活的安定,他更加勤勉、更加刻苦,心境却已不再为结果所左右。

幸而有心人天不负,成功考取功名的王阳明,后来因获得王琼的赏识,得以在官场施展了一腔爱国、爱民的热情,做了许许多多的实事,与此同时,他的心学也在日益精进。

他最著名的一段话是:“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我们的内心与我们所认知的事物,是不离不弃的。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从内心迸发出来的。一个内心自足的人,不容易被外界的人、事、物所牵绊,也更容易遵循初心。

王阳明的弟子徐爱问恩师:“古代圣贤为什么要把知、行分成两个呢?”

王阳明答:“因为有两种人,一种人冥 行妄作,不求甚解;一种人好说空言,不如躬行。”

只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王阳明的丰功伟绩,曾国藩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今天,我们倡导学习王阳明,就是要学习他的“此心光明”,做一个坦荡、磊落又有智慧的人。

02.做事曾国藩,大巧若拙。

享有“半个圣人”赞誉的曾国藩,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莫过于他在“事”上的执着与坚韧。

事实上,曾国藩绝对算不上“聪明人”,梁启超曾评价他是“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然而,他到底还是,拥有很多“聪明人”所不具备的、又可后天习得的优秀品质,那就是-守拙。

什么是守拙呢,曾国藩酷爱《老子》,他是“大巧若拙”的忠实信奉者、坚定执行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因为知道自己在才智上,不具备先天的优势,于是愿意发愤图强、勤勤恳恳。有了这样的心态,也就有了后来的,每日必学十二课。虽然公务繁忙,虽然疾病缠身,但曾国藩依然规定自己每日必学十二课。

他以“结硬寨、打呆仗”为做事准则,坚持做那些最硬的事,做那些别人看来很呆的事,并且一直做下去。如此一来,一旦战争爆发,曾国藩的湘军便已处在蓄势待发的状态中,因为他们一直在准备。那些很难的事,早已被他们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变成了可以徐徐图之的事,他们不急不躁,只管一心一意地做事。

正是这一份勤学苦练,正是对“拙”的坚守,正是这份执着与坚韧,后人评价他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成事的法则,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就是:“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在35岁那年,毅然放弃名利双收的医生职业,独自到东京开始学习写作,重新以新人的身份面对全新的挑战。熬过新人阶段的寒冬,30年后的他,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作家。而他在学习时认识得很有才的人,最后却消失在文坛,原因是那个人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太在乎外在的声音。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有才能的人不一定成功,但能坚守初心、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总能在岁月的长河里留下灿烂的足迹。

今天,如果我们能,和王阳明学做人、向曾国藩学做事,那么我们终会明白,生活中的诸多烦恼,不过是自寻烦恼,做事时的手足无措,不过是不肯脚踏实地。

如果我们能学学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在黑暗中依然用平常心对待,在前行中用良知照亮方向,那我们就会越来越相信“圣人之道,内心自足”,我们的生活,也将充满更多的快乐和幸福,而不是抱怨与指责。

如果我们能学学曾国藩先生的勤、恒、韧,也试着去做那些很硬的事,那些别人看起来很呆的事,那么还有什么样的困难,是不能突破的呢?还有什么样的事,是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呢?

每一个不曾读书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读一些好书,能让我们拥有更美的气质,也拥有更富足的内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