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药膳」小儿哮喘,脸色偏黄,肚子胀,肌肉松软,试试黄芪炖乳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小儿哮喘,脸色偏黄,肚子胀,肌肉松软,试试黄芪炖乳鸽!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科主任 许华主任中医师
文/儿科 欧阳学认主治医师
哮喘是一种反复出现咳嗽、气喘的慢性疾病,小儿很容易因为受凉、喉咙发炎、遇到过敏物质而出现哮喘的急性发作,表现为咳嗽、气喘,气管里有哮鸣的声音。
哮喘病是慢性疾病,病因复杂,可同时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在正确的用药基础上,选用药膳食疗有辅助治疗作用。
小儿哮喘的药膳食疗原则就是通过调节小儿肺脾肾的功能,达到减少发作甚至不发作的目的。对于缓解期肺脾虚弱哮喘,欧阳医生推荐黄芪炖乳鸽!
黄芪炖乳鸽
原料:黄芪10g,太子参15g,干山药15g(或者鲜山药30g),陈皮1g,生姜两片,红枣2枚,乳鸽1只。
制法:乳鸽宰杀后去内脏,切块,焯水,与黄芪、太子参、山药、陈皮、姜、枣一起放入炖锅内,加入冷开水,武火炖开后转文火,炖60分钟,汤成后加入少许食盐调味。
用法:吃肉喝汤,每隔3天服食1次,可常服。
功效: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功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脱疮生肌;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功能益气健脾,生津润肺;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陈皮苦辛温,归脾、肺经,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大枣甘温,归脾、胃、心经,功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乳鸽平甘咸,归肝、肾经,功能滋肾益气,去风解毒。诸药共用,共奏补益脾肺之功。
适用于:哮喘缓解期肺脾虚弱,脸色偏黄,容易肚子胀,大便有时干有时烂,肌肉松软。
适用年龄:1岁以上儿童。
资料来源:许华.药膳食疗育儿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3.
专家简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许华,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主任、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科主任;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副理事长,世中联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儿科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中医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岭南黎氏儿科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
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于诊治小儿血证及肺脾病证,辨证运用中医药治疗儿科疑难复杂病,对小儿腹泻、过敏性紫癜、胆汁淤积症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倡“良医不废外治”,擅长运用中医外治疗法防治小儿常见病。主持国家“十一五”科研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各级课题10余项;主编、参编教材、论著20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首届广东省医学科技奖科普奖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申请专利三项。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作者简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欧阳学认,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健康传播自媒体联盟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青年中医辨治能手”、“科普能手”、“优秀员工”。获中华医学会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优秀论文,粤港琼澳围产医学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征文比赛南区二等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示范教材师资研究班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青年中医辨治能手大赛”第一名。主持省校级课题10余项,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九届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五完成人)、首届广东医学科普科技奖(第六完成人),发表论文近40篇,参编《儿科喘息性病例集锦及评析》、《药膳食疗育儿壮》、《看体质喝汤1000款》、《漫说小儿推拿》四部,在《广州日报》、《羊城晚报》、《老人报》、《生命时报》、《健康时报》等报刊发表科普论文近百余篇,曾获广东省2019年度最具影响力健康科普作品(图文类)二等奖、中国中医科普检测周最热文。
擅长:发热、咳嗽、哮喘、腹泻、厌食、过敏性紫癜、肾炎肾病等小儿常见疾病。
编辑:刘庆钧
复核:郑小英、杨艳
责编:冯殷
审定: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