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正华】反酸治验三法

一、疾病概述

反酸是吞酸和吐酸的总称。凡酸水由胃中上泛,若随即咽下者,称为吞酸;不咽下而吐出者,则称吐酸。

一般地说,反酸是泛吐酸水的症状,常与胃痛兼见,但亦可单独出现。常见于西医的消化性溃疡病、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等。

中医对反酸的认识由来已久。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噫醋候》中有:“噫醋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吐酸》中认为反酸是由热邪落于胃经而导致的,云:“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如饮食热则易于酸矣,……。”又云:“酒之味苦而性热,……烦渴呕吐,皆热证也,其必吐酸,为热明矣。”朱丹溪《丹溪心法·吞酸》“附录”一节中对反酸的发病原因做了精辟的阐释,云:“吐酸……,平时津液,随上升之气,郁积而久,湿中生热,故以火化,遂作酸味,非热而何?其有郁积之久,不能自涌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风寒则内热愈郁,而酸吐刺心,肌表温暖,腠理开发,或得香热汤丸,津液得行,亦可暂解,非寒而何?……”。明·秦景明《病因脉治·外感吐酸水·内伤吐酸水》中则认为反酸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云:“呕吐酸水之因,平时郁结,水饮不化,外被风寒所束,上升之气,郁而成积,积之既久,湿能生热,湿甚木荣,肝气太盛,遂成木火之化,停积于胃,遂成酸水浸淫之患矣。”

总之,反酸的发生与饮食、情志等因素有关。如情志不畅,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以致胃气上逆。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失和降,气机阻滞亦可致呃逆反酸。

二、治法概述

1.热证

以吞酸时作,嗳腐气秽,胃脘闷胀,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咽干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为主症。

治以清肝泄火,和胃降逆。常用方剂为左金丸加味。为增加和胃制酸作用,可酌加乌贼骨、瓦楞子。兼食滞,加鸡内金、谷芽、麦芽、山楂等。

2.寒证

以吐酸时作,嗳气酸腐,胸脘胀闷,喜吐涎沫,饮食喜热,四肢不温,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以温中散寒,和胃制酸。常用方剂为香砂六君子汤加吴茱萸为主方。如脾虚不运,湿浊留恋中焦,舌苔白腻不化者,可加藿香、佩兰、苍术、厚朴以化湿醒脾。

颜正华教授强调反酸一病多由肝胃不和诱发,并认为疏肝当与通腑、活血等法并用方可收佳效。他临证治疗反酸一病常根据病证具体情况采用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即疏肝和胃法、通腑降胃法和活血治胃法。

三、治验三法

1.疏肝和胃法

反酸所见之胃脘、胸骨后烧灼样疼痛、胀闷不适,常见诱因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逆犯胃。肝主疏泄,以条达为顺,胃主受纳,以通降为和,脾升胃降,肝气条畅, 乃相因相用。肝胃一荣俱荣,一伤俱伤,生理上互相促进,病理则互相影响。

颜教授临床将肝胃失和归纳为三种原因:

一是多数患者先有精神刺激,脘腹不适随即出现。即情志不遂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致脾胃升降失调,出现“木不疏土”。症见脘腹胀痛、烧心、纳差、呃逆。

二是肝气横逆,脾胃失和,浊气上逆,即“木横克土”。症见脘腹胀痛窜及胁肋、反酸、呕逆、嗳腐。

三是饮食失节,脾胃失健,升降失枢致肝失条达,即“土壅木郁”或“土虚木贼”。症见食少纳呆,胃脘隐痛、胀闷,泛酸,呕恶。

因此,反酸的主要病机不外肝胃失和。治疗关键是肝胃同治,各有所重。

颜教授擅用理气疏肝、通降和胃,肝胃同调法。选择药物忌刚宜柔、升降相因,药性以轻灵、流通见长。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柴胡、香附、川楝子、佛手、香橼疏肝解郁,条达肝木;以陈皮、木香、赭石、旋覆花、甘松、绿萼梅、谷芽、麦芽、枳壳降胃逆、通腑气、调脾胃;重用白芍15~30g配甘草,缓肝急,柔胃阴,与理气药相辅相成,缓解肝胃上冲之逆气。此外,可据症调整左金丸之黄连、吴茱萸比例,有效抑制反流。如肝郁化火用黄连、吴茱萸6:1,寒邪盛则1:6,寒热不明显3:3。或以黄连炒吴茱萸,也可用海螵蛸、煅瓦楞子以加强制酸效果。

2.通腑降胃法

颜教授认为反酸现象是胃气夹肝胆浊气上逆所致。胃乃六腑之一,胃气上逆不仅与肝郁密切相关,与腑中浊气不降亦相关。

腑气相通,以降为和,通肠腑降胃气,事半功倍。治宜舒畅肝气,通降腑气。腑气通则胃气降,胃浊降则脾气升,中焦枢转得利,肝胃协调,诸症则消。反之,则影响脾脏升清,且横窜致肝失疏泄。凡肝胃不和、脾胃不和或胆胃不和,均应在疏肝调气中辅以通腑降浊,使中焦气机顺畅,还胃受纳之功。

颜教授治疗反酸伴有便秘者,常用瓜蒌、决明子、当归、郁李仁、枳实、槟榔、大黄、生首乌等,不囿于攻下或润下,辨证灵活,驱浊外出。

3.活血治胃法

颜教授临证善于观察患者气血,他认为反酸一病的治疗效果与气血运行通畅与否直接相关,只注重理气而失察脉络血行,则会延缓病情恢复。

反酸患者病程日久,久病入络,气血失和,瘀血阻滞;又因肝气郁结,气滞血停,血瘀胃络,气血相因相果,使病症加重难愈。临床常见患者胃脘痛持久、顽固,入夜尤甚,均为气滞血瘀所致。

理气勿忘活血,治胃勿忘活血。常配川芎、赤芍、白芍、丹参、延胡索、失笑散、当归、大黄、乳香、没药等,根据瘀血之轻重选用药物。

四、典型病案

医案一

李某,女,60岁,退休干部。

初诊时间:1996年11月18日。

主诉:反酸5年。

现病史:因家中发生变故,近1月来病情加重。胸骨后烧灼感

及疼痛反复发作,食后加重,入夜尤甚,拒按,伴剑突下胀闷,嗳气,泛酸,口干,不欲食,大便不成形,每天1次,体瘦,面色萎黄,乏力,懒言,舌淡、苔白,脉沉弦。西医诊断为反流性食道炎。

辨证:肝胃气滞,瘀血阻络,脾胃失健。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活血。

处方:香附10g,枳壳10g,陈皮10g,焦三仙10g,赤芍10g,丹参10g,醋延胡索10g,白芍20g,当归各20g,太子参30g,黄连1.5g,吴茱萸5g,炙甘草6g。7剂,每天一剂,水煎服。

二诊时间:1996年11月25日。

患者服药后,烧灼感及疼痛、胀满减轻,仍神疲乏力,时有打呃、嗳气。治以活血益气,健脾养胃为法。原方去当归、焦三仙、赤芍、白芍、炙甘草,加白术20g,砂仁(后下)5g,旋覆花(包)10g。调理半月,诸症悉除。

按语:本案证属肝胃气滞,瘀血阻络,且患者疼痛感较重,故颜教授治以疏肝和胃,理气活血。方中香附,枳壳,陈皮为疏肝理气之品,三者合用共奏和胃之功;赤芍,丹参,延胡索为活血化瘀止痛之品,三药配伍以达活血祛瘀之效;白芍,当归,太子参为补气养血佳品,针对患者体瘦,面色萎黄,乏力,懒言等虚症而用;黄连,吴茱萸则为制酸名方左金丸中之固定配伍,然考虑患者具体病症特点,黄连和吴茱萸用量较左金丸原方有较大变动。

纵观全方,攻补兼具,动静相宜,疏肝活血之中亦有补养之意。二诊时,针对患者打呃、嗳气之症较显,酌加旋覆花,砂仁以行气降逆,气逆得止则反酸自消。

医案二

赵某,女,37 岁,中学教师。

初诊时间:2002年1月20日。

主诉:反酸、胀气、烧心1年,加重3月。

现病史:现感脘腹胀满牵及两胁,剑突下及胸骨后灼痛,食后尤甚,自觉时常有食物酸水上冲至咽喉,遇情绪波动时加重,伴纳差、心烦、口干苦、疲乏、睡眠差、舌红、苔白、脉弦滑。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诊为反流性胃炎-食道炎。月经周期正常,色、质无异常,二便调。

辨证:肝胃失和。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

处方:柴胡10g,香附10g,焦三仙10g,苏梗10g,陈皮10g,炒白芍18g,炙甘草6g,枳壳12g,黄连4g,吴茱萸2g。7剂,每天一剂,水煎服。嘱患者忌食生冷、油腻及甘酸之品。

二诊时间:2002年1月27日。

患者服药后胃脘及胸骨后胀痛明显减轻,口苦减,纳食好转,仍有反酸烧心、口干等。守方加海螵蛸20g,改黄连5g,吴茱萸1.5g,以防气郁化热及加强制酸之功。

三诊时间:2002年2月10日。

患者服药后反酸等症明显减轻,依效不更方原则继服10剂,诸症大减,唯乏力、精力不支,以参苓白术散善后而安,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语:本案患者脘腹胀满牵及两胁,且病情遇情绪波动时加重,表明证属肝郁不舒,气滞扰胃。故治疗时方中多用柴胡,香附,苏梗,陈皮,枳壳等疏肝理气之品,并辅以芍药甘草汤,增强柔肝止痛作用,辅以左金丸以求制酸止呕。二诊时,针对患者反酸烧心感明显,颜教授加用海螵蛸以增强制酸止痛之效用,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纵观两诊处方,均精巧合法,简练精致,于平淡之中显奇效,实乃大师之作。

声明信息:

本文选自:《国医大师颜正华孟河京派学术思想传承全集》。本公众号所分享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发布内容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和我们联系。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0)

相关推荐

  • 胃泛酸水,口酸口苦,可能是肝的问题,不妨用用这个中成药!

    一名粉丝给百草君留下这么一段言:百草君您好,我是一个老胃病患者,胃病折磨的胃痛.胃酸.胃胀,人也比较瘦.今年儿子过年回来我和他有点不太愉快,这两天感觉一到早晨嘴里发苦,胃酸多,两边肋骨里面也不舒服,这 ...

  • 治疗肝胃不和的效方

    左金丸(<丹溪心法>) [组成]黄连(姜汁炒)80g  吴茱萸(盐水泡)30g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3g,开水送下,若作汤剂,用量酌减. [主治]肝经火郁,肝胃不和,胁痛胃痛 ...

  • 颜正华:反酸治验三法

    一.疾病概述 反酸是吞酸和吐酸的总称.凡酸水由胃中上泛,若随即咽下者,称为吞酸:不咽下而吐出者,则称吐酸. 一般地说,反酸是泛吐酸水的症状,常与胃痛兼见,但亦可单独出现.常见于西医的消化性溃疡病.慢性 ...

  • 国医大师颜正华:感冒治验四法

    一.概述 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中医对感冒的认识由来已久.<内经>首先提出感冒的主因及主症,主 ...

  • 【颜正华:感冒治验四法】

    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中医对感冒的认识由来已久.<内经>首先提出感冒的主因及主症,主因为风邪, ...

  • 颜正华自拟治眩晕方“潜降汤”

    明医公开课 >>>第1979课<<< 颜教授治疗眩晕证属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者,自创经验方一一一潜降汤,收效甚佳. 颜正华教授认为,眩晕一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的功 ...

  • 国医大师颜正华:我治不同淋证的常用方剂

    国医大师颜正华:我治不同淋证的常用方剂 小师妹 华医世界 图*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 淋证,根据病因和症状特点,在临床可分为热淋.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等六证.其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 ...

  • 国医大师颜正华辨证久治难愈便秘的经验

    原文地址:国医大师颜正华辨证久治难愈便秘的经验作者: 国医大师颜正华辨证久治难愈便秘的经验                                                        ...

  • 医案| 颜正华辨治大便异常验案

    大便异常指大便不正常,本文医案中指的是便秘(如案1~案4)及泄泻(如案5~案6)医案.颜正华教授对便秘的治疗从以下几个方面论治:热秘.气秘.冷秘.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以及阳虚秘.在治疗时,常用润肠. ...

  • 颜正华辨治大便异常验案

    天医堂推荐搜索 颜正华 大便异常 颜正华辨治大便异常验案 大便异常指大便不正常,本文医案中指的是便秘(如案1~案4)及泄泻(如案5~案6)医案.颜正华教授对便秘的治疗从以下几个方面论治:热秘.气秘.冷 ...

  • 颜正华“通腑为佐”杂证治验

    颜正华"通腑为佐"杂证治验 张 冰等 国医大师颜正华工作室 2015-11-23 颜正华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药专家.笔者随颜老门诊学习期间,目睹老师"通腑佐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