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书影]清康熙梦园刊本: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上下卷. 明. 汤显祖撰. 清康熙时期梦园刊本. 吴梅跋并题诗. 中国国家图书馆

书名中的 “吴吴山”,姓吴名人,又名仪一,字舒亮,又字漆符,因所居 “吴山草堂”,取号吴山,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约生活于清康熙年间。所谓 “三妇”,指吴人的未婚妻陈同以及前后两位妻子谈则和钱宜。

陈同(约 1650-一 1665),字次令,安徽歌县人。她酷爱诗书,尤嗜《牡丹亭》,尝详为之评点批注。然而天不假年,她于康熙四年(1665)十六岁时就不幸离世。陈同病重期间,依旧不改读书的习惯。陈母忧心其健康,遂夺走并烧毁了她的所有书籍,包括她评点的《牡丹亭》下卷。唯有《牡丹亭》上卷,因被陈同藏在枕下,从而幸免于厄。陈同死后,她的乳母将该书带至其未婚夫吴人的家中。康熙十一年(1672),吴人娶谈则为妻。谈则(约 1655 一 1675)和陈同一样,也是喜读诗书的才女。婚后,她偶然看到吴人珍藏的陈同评点本《牡丹亭》上卷,顿时爱不释手,于是仿照陈同的思路与笔法,补评《牡丹亭》下卷,从而使该评本合成完璧。可惜谈则体弱,与吴人成婚仅三年,亦撒手西归。谈则逝世十余年后,吴人续娶同为杭州人的钱宜(1671 一?)为妻。钱宜不同于陈同与谈则,并非书香门第出身,“初仅识《毛诗》字,不大晓文义”(吴人《牡丹亭还魂记序》)。不过她聪明好学,嫁给吴人短短三年后便有长足进步。一日,她见到陈同、谈则的《牡丹亭》评本,随即 “怡然解会⋯⋯夜分灯炮,尝敬枕把读”(吴人《牡丹亭还魂记序》),后力劝丈夫刊刻该本,并表示愿典卖自己的珠宝首饰作为出版资金。在得到吴人的首肯与支持后,钱宜便着手整理与补充陈、谈二人的评语,她自己也 “偶有质疑,间注数语”(钱宜《牡丹亭还魂记序》)。吴人也参加了相关评语的加工整理工作,这从该书评语偶尔出现的 “吴曰” 字样,即可看出。在夫妻二人的辛勤努力下,这部凝结了三位清初才女之心血的评点本终于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以《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的名义刊刻行世。(@22412

本帖内容来自书格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