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别让手机毁了你的专注力
周末去上课,我把手机静音,放在包里,专心致志地听课。课程刚刚开始30多分钟,就有不少人拿出手机,低头在看手机的内容。我旁边的男生也是如此,一直低头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
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讲课,时而被老师的幽默逗笑,时而被老师播放的索尼和尼康的广告片感动地流泪,时而看着老师的PPT,陷入沉思……我一会哭,一会笑,如果旁边的男孩看到的话,肯定会好奇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惜,他看不到,他的眼,他的心,都在手机上,他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也不知道旁边的女生在干什么。老师在讲什么内容与他无关,他只关心手机里的世界。
我看着他,觉得既无奈,又好笑。既然那么想看手机,又何必来上课呢?来教室上课,既费钱,又费时。既然不听课,还不如在家里舒舒服服地拿着手机看呢。一个人还是不能一心二用的。当你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只听到耳边有个声音,却不知道这个声音在讲什么。
直到课程结束,他才惘然从手机的世界里抬起头,一声哀叹:今天的课程太没有意思了!你没有看到一旁的女生是听地多么忘情,我觉得这堂课老师讲得很精彩。不是老师的课程没有意思,是他根本就没有用心去听课。那么不专注,如何体会课程的精华?
不知道现在大学课程是怎么样的场景,会不会是老师在讲台忘情地讲课,而学生坐在位置上一个个拿着手机,只有少数几个人在听老师讲课。
有时候不是老师的课讲得不好,是因为你忍受不了没有手机的生活,总是想拿出来看一看是不是错过了什么消息。当你掏出手机,打开手机的那一刻,你就迷失在手机的海洋里了,你忘记了自己是要干什么,你也忘记了自己正在听课,直到课程结束了,才恍然回过神来。
其实,你在看手机时,也是不专注的,你从这个页面跳到那个页面,你一边聊天一边看订阅号的文章。等你蓦然醒悟,又觉得看手机浪费了时间,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做。此时,你的心情也是自责和沮丧的。这时,手机并没有让你的生活变得更愉快,反而是更无效和沮丧。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是手机的奴隶,人生何处不手机?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的主人。生而为人,我们理应是手机的主人,怎么如今甘愿当奴隶呢?
我觉得手机带来的危害之一是破坏了人们的专注力。因为有了手机,现代人做事情越来越不专注,而且很容易被打断。有时候人们不得不用番茄钟这样的工具来强制自己专注。当你不专注,你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全情投入。当你不专注,你也无法享受这件事带来的乐趣。当你不专注,又何来效率?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专注力,只有专注了,才能体会到做这件事的乐趣。一个专注做事情的人,在专注的过程中,他就感受到了快乐,当事情做完时,他从内心里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他顺利完成当天的任务,心情又更加愉快了,第二天,充满活力投入生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即使是陪伴孩子,也需要专注力。有下面两种情况,你觉得那种陪伴的质量更高?
场景一:妈妈为了早点回家陪孩子,工作没有做完,就先回家。回到家,打开电脑,收发邮件,一边工作一边陪孩子。让孩子在身边自己玩。
场景二:妈妈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完,虽然回家晚了一点,但是回家之后,就把工作的事情完全放下,调整情绪,手机静音,全情投入与孩子玩耍30分钟。
如果你是孩子,你喜欢那种陪伴呢?我喜欢第二种。第二种的陪伴时间可能是短了一些,但是,陪伴的质量很高。第一种情况,会让孩子感觉到妈妈根本不在乎自己,与自己呆在一起还在忙工作,自己不如妈妈的工作重要。
很多妈妈以为陪孩子,就是人在孩子身边就可以,或者一边工作一边陪伴,或者一边看手机一边陪伴孩子。这样的陪伴质量是很低的,虽然人在孩子身边,心却不在孩子身上。
这样的陪伴,还不如先把工作处理好,然后把手机静音或者把手机放一边,调整心态,全情投入,与孩子玩10-15分钟。当你全情投入,孩子也会全情投入,这样你们能感受到彼此的相伴的乐趣。
而手机很容易打断专注力。当你把手机放在身边,没有关闭微信的消息通知,一会一个微信信息,这时候,你如何专注,就算你没有立马去看这些微信消息,你的心情也变得烦躁了,你想要快点结束,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消息,有没有紧急的消息。
更不用说,很多人是收到微信消息就立马查看,等打开了手机,看完这个信息,不自觉的去微信朋友圈看一看,看看最新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你早已迷失在手机的海洋里,早已忘记自己在拿起手机之前是在干什么的了。
手机也很容易把整块的时间分割成碎片化时间。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书中写到,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若不将时间管理好,要想管理好其他事情就只是空谈。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必须集中他的自由时间。他知道他需要集中整块时间,时间分割成许多段,等于没有时间。
我们需要的是整块的时间,将时间化零为整,用整块的时间来思考和工作。很多人在讲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最高效的方法就是把碎片化的时间整合成整块的时间。碎片化的时间等于没有时间。
当你经常被手机打断,当你时时查看微信的消息,那你整块的时间都被分割为碎片化时间,那你就是没有时间。
德鲁克在书中写:管理者越是想做重大的贡献,越是需要有更长的“整块时间”。时间管理的最后一步,应该是将可由管理者自行支配的零碎时间集中起来。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我们想要在任何方面有所成就,都需要有更长的“整块时间”和全情投入的专注力。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无论咨询投行,说到底,高薪行业只要一种能力:独处》,作者在咨询行业从业十几年,参加高校建立的“咨询俱乐部”,发现学生们忙于各种活动,却没怎么花心思在学习,上课下课都拿着手机刷微信。问道最近一个月是否有人完整读过一本除了课本以外书的人,居然没有人举手。
作者说道,无论是读书还是学英语,难就难在“独处”两个字。这两样东西都不用太多的方法和技能,也不用别人教你,贵在一个人不断坚持和重复。
作者说的独处能力,并不是指一个人单独呆着,或者一个人独居,就是独处能力。如果你一个人呆着,时时拿着手机,那根本不是独处能力。
那何为独处能力?独处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整。更是一种独立人格的体现。独处不是孤僻不是孤独,独处可以是一种爱好,独处时可以思考,可以回归本真,可以使身心得到应有的调节。独处更是一种艺术。
在独处时更需要专注力,别让手机毁了你的专注力。手机给我们带来了联接人与人关系的便利,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手机毁了我们的专注力,要成为手机的主人,而不是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