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澍丨蒙古与蒙古族的形成

蒙古的由来

秦汉以来,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黠戛斯等部相继称雄于蒙古高原。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建立了以蒙古为名的国家。目前占主导的意见是:最早的蒙古人来源于东胡。东胡是匈奴以东许多族属相同的部落联盟。东汉时,东胡的鲜卑人兴起于兴安岭地区,乌桓人崛起于其南。后鲜卑各部与匈奴等族向南扩张,灭亡了西晋。其中拓跋鲜卑贵族于公元386年建立了北魏王朝。不久,在鲜卑和乌桓的故地又兴起了室韦和契丹等部。法国学者伯希和认为,室韦只不过是鲜卑不同的译音(*Serbi,*Sirbi,*Sirvi)。室韦人就是留在原地较原始的鲜卑人,也是一个包括许多部落的联盟。据《旧唐书·北狄传》记载,在俱轮泊(呼伦池)以北,傍望建河(额尔古纳河)而居者,有西室韦、大室韦、蒙兀室韦等部。其中“蒙兀室韦”就是构成蒙古族核心的原始部落。波斯拉施特《史集》记载的蒙古传说也证实了这一点,据说蒙古人的祖先原住在名叫额尔古涅昆的深山中,后从山中出来,一部游牧于额尔古纳河和呼伦池附近及其西南,这就是包括弘吉剌等部在内的迭列列斤蒙古;另一部则迁到鄂嫩河和克鲁伦河上游及两河之间的肯特山一带,即成吉思汗所在的各部落,称为尼鲁温蒙古。蒙古文史书《元朝秘史》则说:成吉思汗的祖先渡过了腾汲思,来到了斡难河(鄂嫩河)源头不儿罕山(肯特山)前居住。“腾汲思”在突厥语中意为海,很可能指的是呼伦池。《元朝秘史》描述的迁徙过程是与中外文献完全吻合的。

按照近代语言学的分类,历史上活动在蒙古高原的民族分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和蒙古语族。一般认为,匈奴、突厥、回鹘、黠戛斯属突厥语族,东胡、鲜卑、柔然、室韦、契丹则属于蒙古语族。公元745年回鹘灭亡了东突厥汗国。公元840年回鹘被黠戛斯所破,王室率众西迁。不久,黠戛斯又被契丹驱回叶尼塞河故地。值此群雄无主之际,蒙古各部开始了向西渗透和发展的过程,与留在蒙古高原上说突厥语和蒙古语的各族遗裔错居杂处。后对辽、金王朝,时而臣服,时而侵扰,而以萌古、毛褐、蒙古里、盲骨子、朦骨、朦辅等译名见于辽、宋、金的记载中。

蒙古与鞑靼

约与蒙兀室韦出现的同时,以突厥文铭刻的《阙特勤碑》上载有一种“三十姓达怛”,所处地望与室韦相当,似乎这时室韦也称达怛。达怛之名初见于唐代汉籍,以后达靼、达旦、塔坦、鞑靼之名累见于新、旧《五代史》《辽史》和宋代史籍(《辽史》和《金史》又称为阻卜或阻),有时鞑靼几乎成了北方各部的泛称。蒙古人自写的《元朝秘史》中,鞑靼译作塔塔儿,只是指活动于呼伦贝尔草原讲蒙古语的一部。拉施特《史集》的记载与《秘史》相同,但他解释说:“由于塔塔儿的强盛和煊赫一时,人们对种类和名称不同的其他部落,……全都称之为塔塔儿。各部也自以为被称塔塔儿而感到伟大和尊荣。”因此,金代中原人很熟悉北方的鞑靼,蒙古军占领燕京后,也被统称为鞑靼。大将木华黎等对汉人说话时也自称“我鞑靼人”。尽管蒙古是元朝统治者的自称,但中原民间仍习称“达达”,以至泰定帝即位诏的汉译文中,也译蒙古地区为“达达国土”,译蒙古人为“达达百姓”。元亡以后,明人也称蒙古为鞑靼,《明史》为蒙古立传即名为《鞑靼传》。随成吉思汗之孙拔都在西方建立钦察汗国的蒙古人也被称为鞑靼人。久之他们被当地突厥人所融化,然而这个讲突厥语的民族,迄今却以鞑靼闻名于世。

蒙古的兴起和大蒙古国的建立

回鹘、黠戛斯败亡之后,蒙古高原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这里既有操蒙古语的部落,也有操突厥语的部落。自称蒙古的只是蒙古语族各部中的一支,在成吉思汗年少时,他们也分成许多氏族和分支。成吉思汗率领他的伙伴(那可儿nökör)和部属,次第征服了蒙古高原各部,于1206年建立了大蒙古国。据《元朝秘史》记载,建国后曾有讲九种语言的百姓聚集在巫师帖卜腾格里处。可见当时的蒙古国是一个语言各异、族属不同的部落联合体。然而,成吉思汗创造的千户制度,打碎了原有的部落体系,将拥护自己的部落分属于以亲族、驸马、功臣为首的千户,再把被征服的各部百姓拆散分配到各千户之中,割断他们原有的血缘纽带,统统变成蒙古国的百姓。

成吉思汗先统一了漠北,西边到阿尔泰山突厥语部落乃蛮的故地,东北从额尔古纳河以至外兴安岭分给其弟合撒儿,再东则属于幼弟斡赤斤,后者又逐渐将其领地推进到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各部落都在长久的蒙古化过程中,融合成为蒙古族的一员。

漠南地区阴山以北的汪古部,在征乃蛮前已自动归附。1214年,成吉思汗又将新占领的漠南东部金朝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信和弟侄。灭西夏以后,原属西夏的今鄂尔多斯、贺兰山、额济纳河、河西走廊相继被分赐给宗王,大批蒙古牧民也随着南迁,后逐渐形成了漠南蒙古族的聚居区。

蒙古贵族向外扩张和蒙古草原经济的发展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以他为代表的草原贵族,又不断发动对外扩张和掠夺的战争。除南下以外,成吉思汗西征的结果,长子朮赤及其继承者拔都建立钦察汗国于哈萨克和南俄草原,次子察合台建汗国于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境)以西至阿姆河流域,三子窝阔台建汗国于今新疆西北部。后来其孙旭烈兀建伊利汗国于波斯。在侵略战争中,大批蒙古人离开了故土,部分死于战争,留在诸汗国的后裔被消融在各个被征服民族之中。蒙古贵族源源不断地俘获更多的劳动人手,包括工匠、农民和从事牧业的奴隶,使蒙古草原的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也使这里的人口成倍地增长起来。劳动力的增长不仅使蒙古草原的基本生产部门——游牧畜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而且在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之下,新兴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镇建设也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蒙古草原的统一、国家的建立、奴隶制和封建秩序的相继确立,结束了部落纷争、“天下扰攘”的时代,避免了相互掠夺和争夺牧场造成畜牧业的破坏。窝阔台汗指令各千户内选派嫩秃赤(nuntu’uči)专管分配牧场的工作,派人到一些缺水的地方打井以开辟新的牧场。元朝为制止草生时掘地和失火烧毁牧场,颁布了以“诛其家”的重刑保护牧场的禁令。

农业人口的流入促进了漠北农业的发展。成吉思汗曾令镇海督率各族俘虏万余人屯田于阿鲁欢(今哈腊湖以南,后定名称海,即镇海)。克鲁伦、鄂尔浑、塔米尔等河沿岸也有人利用河水灌溉,种植耐寒的糜、麦等谷物。世祖相继派汉军前往和林、称海屯田,武宗时,和林曾年收粮九万余石,称海年收粮二十万斛。

蒙古草原出现了不少新兴的城镇。1235年,窝阔台在和林建造了以万安阁为中心的宫殿,以后扩建为包括衙署、寺庙、商店、作坊、市场的城市。后定为岭北行省的首府。称海屯田处也建起城池、仓库等。1307年,在此设称海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诸王贵族在领地内也建造城池和宫苑。

蒙古贵族每攻占一地,就把工匠挑选出来掳回各自的领地,为其制作武器和其他手工业品,“百工之事,于是大备”。从中原经过漠南,有帖里干、木邻、纳邻三条驿道通往漠北,交通较前方便得多。驿路的开通便利了商旅的往来,沟通了蒙古族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交往和物资的交流。

创制本民族文字和文化的发展

蒙古族处于多民族的国家中,客观上有利于广泛接触并吸收各民族的文化,使本民族的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成吉思汗建国前,就已经试行以畏兀儿字母拼写蒙古语的文字。元世祖时又由帝师八思巴创制用梵藏字母拼写一切文字的蒙古新字。元成宗时搠思吉斡节儿对畏兀儿字进行改革,制定了规范的蒙古字正字法和书面语法,使畏兀儿字成为便于普遍推广的文字。元代无疑是以皇室出身的古蒙古部方言作为民族的共同语,当然畏兀儿字蒙古文必须以这种共同语为依据,这就更促进了蒙古语言的统一和民族的形成。它经过历史的考验一直被蒙古族使用到今天。

元朝为了吸收汉族王朝的统治经验,利用儒学进行统治,曾组织翻译了《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帝范》及各种儒家经书。皇帝因崇奉喇嘛教,也组织翻译了大批梵、藏文佛经。

蒙古新字颁行后,中央设蒙古国子监和国子学,地方行省、路、散府、州分设蒙古提举学校官、蒙古教授、蒙古学正,主管教习蒙古字。各侍卫亲军都指挥司,也各设蒙古字教授一员。同时还有不少蒙古族进入学习汉文经书的儒学。元仁宗开科举以后,规定蒙古人在乡试和会试中各占四分之一,从而有部分蒙古族通过科举进入了仕途。一批蒙古族的史学家、文学家、剧作家、书法家和翻译家也随之涌现出来。

阶级和阶级斗争

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国家是代表称为“那颜”(Noyan)的奴隶主贵族的国家。皇帝、后妃、宗王、公主而下,还有万户、千户等等,形成一个等级制的阶梯。成吉思汗家族的后人被称为“黄金家族”,是具有至高地位的皇室成员。一般贵族凭出身的“根脚”可以在朝廷中担任大官,在领地内具有世袭统治和奴役所属部民和奴隶的权力。劳动牧民和奴隶是蒙古社会中的被统治阶级,也是基本生产者。原来各部落的成员已丧失了自由,沦为对某一那颜确立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属民,被固着在其领地内,不得“擅离所部,违者斩”。他们都有“出差发”的义务。其中包括按定额缴纳马、牛、羊的实物税(汉语称“抽分”“税敛”,蒙古语称“忽卜赤儿”qubčir),向领主贡献食用羊和饮用的马乳,自备牛、马、车仗、人夫为国家和领主服无偿的劳役等。

蒙古贵族在元朝占有统治地位,虽然蒙古统治者竭力强调蒙古人的优越地位,但蒙古族劳动人民处于农奴或奴隶的地位,在沉重的负担下,“蒙古子女鬻为回回、汉人奴者”比比皆是。甚至有商人从海路将蒙古男女贩往西亚和印度等地做奴隶的现象。这些事实反映了蒙古人民同样备受元王朝压迫的阶级实质。因而,在全国各族人民反抗元朝统治者不绝如缕的斗争中,蒙古族人民纷纷起而暴动,积极投入到这一斗争的行列。

元亡后,多数蒙古人从此留在中原。洪武、永乐时,又不断有蒙古人成批降附明朝。久之这些人都融合在汉族当中。反之,随元顺帝北奔的有大量汉人,还有钦察、康里(均属色目人)等卫军都融合到蒙古族当中,现在如喀喇沁、杭锦、奈曼等旗名仍保留着这些部名的痕迹。

经过元朝一代的大发展,蒙古高原不同民族成分的部落以及大量外来人口都逐渐融合到蒙古族中,蒙古民族的形成过程大体完成了。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并非都是同一祖先的后代,不能简单地以血缘关系和人种学去解释。民族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蒙古族是以一个自称蒙古的小部而得名,这个蒙古部为统一各部,促进蒙古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元亡之后,蒙古族又经过六百年曲折的发展,成为今天多民族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崭新的风貌下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原载《文史知识》1985年第3期)

《周清澍文集》(上中下)

周清澍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9月

内容简介

本文集收录作者上世纪50年代以来所著学术论文70余篇。包括“成吉思汗生年考”“蒙古源流初探”“元朝对唐奴乌梁海及其周围地区的统治”“汪古部统治家族”“藏文红史——红册”“蒙古与蒙古族的形成”“蒙元时期的中西陆路交通”“张穆李文田手迹考释”“元代文献辑佚中的问题”“元桓州耶律家族史事汇证与契丹人的南迁”“大蒙古国时期儒学机构和学官的设立”等发表于国内外学术刊物、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论述。其中约三分之一是首次发表,或一些早期发表于《文史》等大型学术年刊上的现在极难检索到的文章。

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内蒙古分社社长莫久愚先生   右/周清澍先生

作者简介

周清澍,1931年12月生,湖南武冈人。195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亚洲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同年分配到内蒙古大学。研究方向为蒙古史,尤其擅长元史。1985年晋升为教授。1988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5年12月,荣获第四届“中国蒙古学奖”。曾任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中国中亚文化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元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著有《元蒙史札》(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学史与史学:杂谈与回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等。参与点校《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自编《元人文集版本目录》(南京大学学报丛刊,1983年)。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参编《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年),《中国通史》第6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元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和《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0)

相关推荐

  • 鞑靼是哪个民族?历史上很早就存在鞑靼这个称呼,所指却不尽相同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占据北方广阔草原的部族有很多,比如说匈奴.东胡.鲜卑.室韦.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瓦剌.鞑靼.女真等等,他们的存亡和中原王朝的历史进程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一点我们从各朝 ...

  • 巍巍贺兰山的历史:从秦朝至明朝这里战火不断,历朝历代必争之地

    前言 贺兰山又被称为阿拉善山,地处阿拉善高原之西,银川平原以东,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以山脊分水岭为两地的界限.山脊的西坡在内蒙古的阿拉善左旗境内,东坡处于宁夏境内.贺兰山主峰在巴彦 ...

  • 世界民族之昨日荣光—蒙古族

    蒙古族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以"苍天"为最高信仰,以"苍狼"为民族图腾,是世界上少有的,曾经以征服世界为目标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全世界 ...

  • 各类抗菌药物特点及选用,一文帮你厘清!丨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

    2019 年 11 月 18 日~11 月 24 日,是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目的在于提高全球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并鼓励公众.卫生工作者和决策者采取最佳做法,避免抗生素耐药性的进一步出现和蔓延. 那 ...

  • 你这个欠扁的黑煤球丨周清艳

    你这个欠扁的黑煤球 文 ◇ 周清艳 你说你这个讨厌的家伙啊,你怎么总是摆出一副嘚瑟嘚瑟的怂样儿了?你说这几天工作上你肿么老是跟我过不去了,我惹你了吗?这不都是领导让我传达的任务啊,不乐意干你就找领导评 ...

  • 周先谷丨清池浮影舞翩跹,共与凌波结世缘

    出品:桃花源间文学社 作者简介: 周先谷,江西省修水县人,经商,诗词爱好者,貌不出众,语不惊人.为弘扬乡村文化,下笔万言,尽付轻尘. ➱审核:墨名棋妙  约稿:小样  编辑:林淞月 百/花/齐/放 迎 ...

  • 周福如丨吴老“无老”

    吴老"无老" 作者:周福如 忘年交百岁寿星吴大爷,身材高大,心境高大,品位高大. 吴老平时总是笑呵呵,家人敬他,邻里敬他,来客更敬他. 吴老"无老"," ...

  • 周家旗丨七绝·小登长城

    七绝·小登长城 作者:周家旗 天接长城云似棉, 望看青草地绿颜. 忆思当年抵奴用, 明皇把它筑域边. 作者原创 2020年4月30日下午18:27 文/周家旗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周家旗 ...

  • 周长行原创丨春天的逃脱——与苦读的学子们共切磋

    春天的逃脱 --与苦读的学子们共切磋 文/周长行 进步的台阶是靠不断积累而铺垫出来的-- --题记 我写这篇东西,是因为孙女周予桐前不久的期中考试,其中的作文题目是:春天,遂想起.遗憾的是,桐桐一上来 ...

  • 一周大事件丨世界最高级餐厅将改为植物性饮食菜单,英国纯素协会达到五万件产品认证里程碑……

     上周大事件回顾  反食品浪费法经人大会议通过并施行.Oatly与Beyond Meat上榜<时代周刊>"最有影响力100家企业"--  本周看点   1.世界最高级餐 ...

  • 周福如丨老李故事

    老李故事 作者:周福如 老李90岁.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老李任校长.当时,受南通县正场公社教委指派,老李到各校巡回指导. 1976年,我在正场农中任教,李校长一到农中,就听我上课,课毕及时评课,及时反 ...

  • 周福如丨“疯”女葬“花”

    "疯"女葬"花" 作者:周福如 刘云花高中毕业出国打工,干了5年,受海外恋爱观影响,偏急(激)如换肺. 云花和我加微信后,我看到她每天发朋友圈的内容,适当纠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