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读书——2017年11月读书笔记(2)
行至目前,时间极为宝贵,读书笔记恐怕无法做到全面地侧记了,仅整理可归纳为理论层面的所得,其它视情点到为止。
1
关于读书
除了社会意义,除了人情世故,除了人物刻画,《西游记》牵涉到的其它领域的知识同样不胜枚举。其实文学作品都是这样。
不说为读《西游记》之必要,若未读过哲学类,了解宗教类,个人以为实在称不上厚度的;而谈指中国文化,若对中国思想史未有大概的了解,更是枉称作为中国人的底蕴。
重温上古中古历史,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后世似乎多停留在对这个时期原创思想的诠释。当然,新的外来的佛教,对中国方方面面的影响不是一个“不可小觑”所能描述的。
取经的相关准备,佛事活动是主要内容,给孩子们讲解唐以前,佛教中佛像以佛为主,舍身的苦行是主要基调,是有割肉喂鹰的故事;唐朝以菩萨为主,解决脚跟下的大事,源自六祖慧能的南宗,不忌讳吃肉,从生活中悟出大道理,是有王维自号摩诘;宋以罗汉为主。孩子们都比较喜欢猎奇的,所以当听说印度的观世音是男性时,不禁咂舌嘻哈。
还有很多佛教中的故事,诸如美猴王拜师菩提祖师,原型当然是六祖慧能与神秀和尚的衣钵之争了。
所以跟他们说,要去敦煌瞻仰壁画,不懂点佛教那些事儿,恐怕连看点热闹都是较为昂贵的开销了。
读万卷书本在行万里路之先嘛。
至于文本中牵涉到的有特点的 句子分析,包括文言文翻译,俗语集景,语言和行为动作的赏析,修辞的运用,以及人情世故等,一并走过带过。
2
关于写作
问他们如何写一朵花的开放,大多曰“含苞待放”、“带着微笑慢慢地绽放”之类的云云。
接着赏析《小王子》中的下列段落:
“……这朵花儿待在绿色的花萼里面,磨磨蹭蹭地打扮个没完。她精心挑选着自己的颜色。她慢慢地穿上衣裙,一瓣一瓣地理顺花瓣。她不愿意像虞美人那样一亮相就是满脸皱纹。她要让自己美艳夺目地来到世间。”
看看吧,一朵花的开放竟然能用如此美的文字写下这么多。
作者不但用眼睛看,还用心在想。
关于想,有想象,也有联想。
但又不能漫无边际,得适时回到作文主干上来。
特用下图表示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朝花夕拾》中“狗猫鼠”,鲁迅先生在查阅狗和猫成为仇敌的童话渊源后,适时地发表了自己的一番评论,认为猫狗成为仇敌,其咎在于狗自己没有眼力,而不是猫故意摆架子,所以日耳曼人的这篇童话也就实在不漂亮。
鲁迅先生不仅仅摆出论据,还对论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不是小学生或初中生的一般水平了(期间,辰辰同学说她也有话说。这当然是极好滴写作素材嘛)。
写作中的选材当然是决定写作是否具有可读性的关键。如果没有特色的素材读之当然索然无味,这需要细心观察,当然在平时的阅读鉴赏中也不时地挑出表现人性的精彩篇章,所以细心观察不只是用眼睛看表面,更重要地是发现表面之下的内涵,告诉他们写作并不只是表现光鲜的一面,要大胆地表达那些矛盾和冲突。
选好素材,当然是如何组织了。本周孩子们问到《小王子》中小王子为什么不先去地球,《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阿长的故事的编排。和他们比照黛玉进贾府,问他们如果不这样安排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3
关于人生哲理
本周讨论了《小王子》中人与人之间的理解问题。
首先把传播学的编码和解码搬到课堂,与孩子们讨论两个人之间的理解的难度。
又跟孩子们探讨理解的必要。
既然必要,但又困难重重,那怎么办呢?
孩子们说包容、换位思考,我觉得五六年级的孩子很棒!
再问他们为什么人们能通过包容和换位思考达到理解呢?
经过讨论,因为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人们都有爱,有同理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