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乱离——世上很多事,都有因果。此时因,彼时必有果
学师刘芳辉,京都人。有妹许聘戴生,出合有日矣。值北兵入境,父兄恐细弱为累,谋妆送戴家。修饰未竟,乱兵纷入,父子分窜。
刘芳辉,是学师,就是现在的老师,过去就称为学师。京都人,就是首都的,按现在说,北京户口。
刘芳辉有个妹妹,已经许给一个姓戴的学生。过去没有自由恋爱,大部分都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而且都是很早就订下亲。
刘芳辉的这个妹妹也是,很早就订了亲,就等着到了日子给送到人家,这就算别人家的人了。总感觉那时候的妇女更像是件货物。
这边眼看着就要到了之前约定好的那个出家的日子。打仗了,清兵打进来了。蒲松龄那时候是明末清初啊。
碰上战乱,国家都完了,小老百姓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跑。过去的女人裹小脚,也跑不动。这边刘芳辉一家子,都怕带着这个妹妹跑太麻烦。
你说这一家人什么人性,反正妹妹也要嫁人了,就不算自己家人了,就赶紧着,仓促之间把妹妹打扮打扮,送给戴生家去就得了。
他们想的挺好,谁家的东西,谁家负责。就跟现在看短视频一样。父母看自己几岁的女儿写作业气的,直说,这是谁家的,赶紧快弄走。
这边仓促之间正收拾呢,清兵打进来了,这回不收拾了,把妹妹一个人扔这儿,一家子,连亲爸爸,亲哥哥,就分头跑了。说跑是好听,原文写窜。这也忒不负责任了。
女为牛彔俘去。从之数日,殊不少狎。夜则卧之别榻,饮食供奉甚殷。又掠一少年来,年与女相上下,仪采都雅。
这姑娘除了哭也没办法,也跑不了,要自杀吧,好死不如赖活着,先看看再说吧。
这姑娘就被牛彔给抓走了。牛彔是清兵的一个小头目。管着几个人,一进城了就到处烧杀抢掠。
女人就被作为货物给抓走了。能换钱啊。这姑娘想着,完了,这下算是交待了,看人家怎么处置自己吧。
结果被抓走好几天,天天住在个单间里,好吃好喝的,也没人非礼她。她觉得很奇怪,这帮清兵抓她干什么,自己还不至于难看到无法下嘴的地步。
就这样过了好几天,之前那个牛彔又抓来一个帅哥,看年纪跟这姑娘不相上下,长得还挺帅的。
牛彔谓之曰:“我无子,将以汝继统绪,肯否?”少年唯唯。又指女谓曰:“如肯,即以此为汝妇。”
把两人抓到一起,牛彔开始讲话,跟那个帅哥说:我长这么大,我没儿子,你想让你给我当儿子,你愿意不愿意啊。
都抓来了,说死就死,别说当儿子,当孙子都愿意。帅哥在那含糊地答应着,先活命再说啊。
牛彔又指那女的说:看见了吗?不白给我当儿子,你如果愿意,这个就是你媳妇儿了。
少年喜,愿从所命。牛彔乃使同榻,浃洽甚乐。既而枕上各道姓氏,则少年即戴生也。
少年很高兴啊,这年头,娶个老婆多贵啊,又是房又是车的,这都战乱了,还能娶漂亮媳妇儿,不敢想啊。
赶紧就跪地上叫爹。牛彔很高兴,说:你们俩,赶紧去睡觉去吧,现在就洞房。
这两个陌生人都很高兴,这边白得一漂亮媳妇,这边跟个帅哥,总比跟个老头儿强啊。
两个人愉快地上了床,HAPPY完了一问,您贵姓啊。帅哥回答姑娘说:我姓戴啊,我就是你这辈子的丈夫戴生啊。
过去的女人讲究从一而终,这辈子就这一个男人。这也是命运的安排吧,让这个姑娘碰到了一开始自己的丈夫。
陕西某公,任盐秩,家累不从。值姜瓖之变,故里陷为盗薮,音信隔绝。后乱平,遣人探问,则百里绝烟,无处可询消息。
陕西省,某公,没写这人姓什么叫什么,按说这人能有这份德行,是配有个名字的。
某公是个盐官。在过去,盐这个东西是官卖的,就类似于现在的烟草,国家专卖,为了国家的税收。私人是不允许私自倒卖的,越是这种垄断的生意,越是暴利,所以过去有很多人贩卖私盐,最出名的就是程咬金。
某公这算是国家的公务人员,还是个肥缺,可因为上班在外地,所以不方便把家眷都带着。
过去不像现在,娶一个老婆,还一堆小妾呢,只要家里有钱,有这个爱好,就随便娶。这盐官肯定是不缺钱,家里家眷很多,所以自己去外地上班,就没带着这么多人,就自己一个人,家人都在老家呢。
跟现在一样,自己一个人去外地打工了,过年过节的回家团聚。某公也是这样。可国家总会发生一些事情。
原文写某公的家乡值姜瓖之变。这个姜瓖是个人,是明朝投降清朝的。投降之后,他的职位没变,还是总兵,可被架空了,清朝派了个王爷来管事。
结果这个王爷就胡来,大街上看人家新娘子漂亮,就直接抢自己家去了。闹得事挺大,姜瓖一看清朝不拿汉人当人看,直接就造反了。杀进王爷府,结果这个王爷半夜跳墙逃跑了。
姜瓖这一造反,当地就乱了,过去没手机,没微信的,一点音信也得不着了。后来战乱平息了,某公好歹有点势力,认识不少朋友,就托人打听家乡的消息。
结果得到的消息是家乡百里,都变成平地了,烧没了,荒无人烟,成开洼野地了。这是遭了强拆了,平得这么厉害。
会以复命入都,有老班役丧偶,贫不能娶,公赉数金使买妇。时大兵凯旋,俘获妇口无算,插标市上,如卖牛马。遂携金就择之。
人死不能复生,该过的生活还是要过的,家人没了,这边工作还是要做的。这边某公因为工作需要,要去首都述职。去上级部门去作个汇报。
结果正好跟着某公一起的,有个老差役,这个就是常年在他们家干活的人。从小就在一起,说是上下级,也跟亲人差不多。
这个老差役的老婆死了,老差役跟着某公也干了一辈子了,也没攒下钱,肯定就不能再娶了。
某公看他人挺好的,就给了他几两银子,让他去再买个老婆去吧。
这点上看,这个某公真是挺不错的,起码对自己手下的人挺体恤。
当时正是打仗的时候,女人就像货物一样,抢来自己家也用不了这么多,就跟牲口一样,放到集市上去卖。
弄一堆人,就跟卖牛卖马一样,脑袋上插个草标,代表这是货物,要出售的,买的人带着钱,跟逛超市一样去买。
自分金少,不敢问少艾。中一媪甚整洁,遂赎以归。媪坐床上,细认曰:“汝非某班投耶?”问所自知。曰:“汝从我儿服役,胡不识。”
老差役带着领导给的钱,也来到了集市上。领导给他钱,肯定不会给太多,所以他也知道自己的钱能买什么样的。
没敢看太年轻的,反正他也四五十岁了,找个能过日子的就行呗。
就挑了一个中年妇女,穿得还挺干净。他看着挺不错,就花钱把这个妇女给买家来了。
到了家,坐下,给弄杯水喝。虽然是买来的,起码的礼貌还是要讲的,又不是十几岁的傻小子,两个人说说话,问问怎么回事。
结果这个妇女就说:你是不是老差役啊。这个老差役很惊讶,自己买来的货物,竟然知道自己是谁。就问:你怎么认识我。
妇女回答说:你跟着我儿子一起工作,我儿子是你领导,我怎么能不认识你呢?
可见这个差役在他们家工作时间很长了,不然领导的妈怎么会认识他呢?不过他不认识领导的妈,这也挺奇怪的。
班役大骇,急告公。公视之,果母也。因而痛哭,倍偿之。班役以金多,不屑谋媪。见一妇年三十余,风范超脱,因赎之。
老差役一听这个,吓坏了,赶紧就跑出去,找到自己的领导,说:头儿啊,我把你妈买回来了。
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赶紧就过来看,一看,真是自己亲妈,两个人抱头痛哭。
这边又加倍的给了老差役钱,十块钱买的他妈,这回给二十。老差役还发个小财。
这回他有两倍的钱了,又来到集市上,这回就能看看年轻点的了。这回挑了个三十多岁的,气质不错,看着就像大家主儿,不是那种没念过书的。就把这个给买回家来了。
即行,妇且走且顾,曰:“汝非某班役耶?”又惊问之。曰:“汝从我夫服役,如何不识!”班役益骇,导见公。公视之,真其夫人。又悲失声。
这回好,还没到家呢,领着在路上走着,一边走,这个三十几岁的妇女就看老差役,就问他:你是不是老差役啊。
老差役又吓一跳,心说我这腕儿也太大了,谁都认识我,就问:你谁啊。
妇人回答说:你跟着我丈夫工作,你们头儿是我丈夫,我怎么会不认识你。
老差役更惊讶了,赶紧领着来见领导,领导一看,自己老婆也来了,这回哭得更厉害了。
一日而母妻重聚,喜不可已。乃以百金为班役娶美妇焉。意必公有大德,所以鬼神为之感应。惜言者忘其姓字,秦中或有能道之者。
一天的时间,亲妈,老婆都找到了。这回某公高兴坏了。家里遭了兵变,最担心的就是家人,这回一天就团聚了。
这边某公为了感谢老差役的大恩大德,花百金,给老差役娶了个漂亮的小媳妇儿。
这也是某公之前做的好事,得到的报应吧。所以啊,人还是要多做好事,鬼神都看着呢。
可惜这个故事,没能记住主人公叫什么名字。也许陕西那边的人有能知道某公的名字吧。
两个小故事,说的是因果报应。还是劝人向善,多做好事。命中总会得到相应的结果。
故事里的某公,如果不是好心,给下人钱,让下人去买个老婆,他也就得不到自己的家人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聊斋土豆说”是土豆在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过程中的一点感悟,纯属土豆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