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道士想起了传统文化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张脸,一张苍老而漠然的脸,这张脸,属于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在他身后,巍然矗立着的,是高高的敦煌莫高窟。

我分明看见,他拿着蘸着石灰的刷子,一层一层地,涂抹着墙壁上的,带着图案的壁画。于是,那有着飞天的壁画,渐隐渐消,最后,只留下了空荡荡的白。

一个面皮白净的中年文人,站在他的面前,放下了文人的傲骨,苦苦地哀求,哀求王道士,“请等一等,等一等……”这一壁壁的中国文化,禁不起王道士这样的摧残——

这是当年我在看《道士塔》时的想象,这一想象,伴随了我多年。而能让我如此想象的,是一本叫作《文化苦旅》的书,脑海中出现的那位面皮白净的中年人,就是这本书的作者——余秋雨先生。

那时的我,还在上高中,终日埋头于书卷题海中,看看天空,天空都是暗淡的。可《文化苦旅》是一缕光,让我看到了前行的希望。我想如余秋雨先生一样,在文化的道路上行走。从此,这文化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中,在以后的岁月中,我能感受到它在潜滋暗长,生根发芽。

工作后,疲于应付生活,终日为了生计忙得焦头烂额,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唯一的一抹暖,就是作为文化载体的书籍。

因之,我感谢余秋雨先生,敬爱余秋雨先生。着了魔一般,我把余秋雨先生的书尽可能地买到,不知疲倦地读,着了魔一般地读着。可是,有多少年了?我竟然再也没有听到余秋雨先生出新书的消息。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摩挲着安放在书架上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我都在渴望,渴望能够再次汲取到余秋雨先生所传递的文化的滋养。

终于,在樊登读书会的app上,我看到了访谈余秋雨先生的视频,知道余秋雨先生出书了,仍然是和文化有关,厚厚的,名字叫《中国文化课》。

这本书,是对中国文化的大梳理。在书中,中国文化像列兵一般,一列列地呈现。斯时的我,听着余秋雨先生和樊登的交谈,我入迷了,即使是写此文的时候,我的手机中播放的,还是两个人的交谈。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传统文化的魅力。

说到了传统文化,我不禁站立起来,掸掸衣,一脸肃然。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膜拜的。它历经了几千年的淘涤,能够傲然地留存下来,这,简直是个奇迹。这些传统文化,就是中国的文脉,它以文字的形式,慢慢渗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中,无声无息地流淌,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子孙。

老庄的天道无为,孔孟的仁爱待人,墨子的兼爱非攻……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慢慢地,变成了一种习惯,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唇齿相依,休戚与共……

登上黄鹤楼,凝眸吟诵“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游览岳阳楼,展臂豪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步入滕王阁,把酒歌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华夏中国,俨然一个文化中国——

可历史的车轮慢慢地碾转到当代,传统文化却被世人漠视了。随之而来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缺失。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飘摇的传统文化在泪悲泣,惹人怜,引人疼,叫人爱。

我们要挽救传统文化,挽救传统文化就是在挽救我们自己!

我不希望下一个王道士的出现,愚昧地璀璨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玉洁冰清,容不得愚人的玷污!

心有所念,必有回响,而今,传统文化迎来了属于它的春天,绿了塞北,暖了江南。

轻轻地,展开语文课本,看着一篇篇有关传统文化的篇章,它们被植根于课本中,正在葱茏地生长,此时的我,心是窃喜的。

尤为欣喜的是,语文课本单辟了传统文化专题,传统文化有了属于自己的领地,他真正地融入了学生的生活。

学生是什么?学生是未来,学生是希望,学生是天空中那一颗颗璀璨的星。仰望天空的星,我们就会有无穷无尽的想象。

我期待,我也相信,学生们会爱传统文化,永远,永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