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网络亚文化”阅读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亚文化”是个舶来品,上世纪传入中国。人们惯用“抵抗-收编”方式看待其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但到了互联网时代,对互联网大国中国来说,此方式逐渐失效。互联网作为鼓励生产性与多元化的技术媒介,为青少年提供了不同于现实秩序的“数字家园”。青少年之于网络媒介,早已不是以往留着“杀马特发型”,暴露诡异纹身的边缘小卒,而转为互联网时代领路人,这是前所未有的媒介革命与文化生态。兼具反叛性与先锋性的青年文化与网络媒介的融合,造就网络亚文化这一新领域。如亚文化典型范例“说唱”本是底层黑人青年表达抗议的形式,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一直很小众。近年来不断发展,直到现今“说唱热”的出现,这背后离不开网络新媒介的包装与传播,及网络音乐综艺节目的助推。以网络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为界标,“说唱”才真正走进大众文化视域。网络亚文化对文化生态的“改写”之一体现在它对日常用语的渗透。如网络说唱节目涌现的“battle”(意为较量)、“keepreal”(意为保持真实)等词已成为网络社交用语,甚至用于线下。类似范例堆垒着网络亚文化闯入主流视野的势能,使之成为当代文化图景中的一块重要版图。语言使用的背后是青年对理想人格的想象。“battle”表达敢于抗争的追求。“keepreal”则代表保持本真的姿态。可见,网络亚文化延续了前网络时代青年反抗既有秩序、追寻个性突破的精神气质。但须承认,网络媒介的某些特性也对青年成长不利。网络发言的匿名性使青年获得媒介赋权的同时易失去尺度约束,甚至形成话语暴力。如“battle”既可彰显自我个性,也能对他人进行个性打压。而网络综艺节目常片面放大“battle”的维度来增加娱乐性。再者,网络亚文化是技术与资本的联合产物,为获取更高商业变现势必迎合受众偏好,难免以肤浅媚俗倾向来增加受众关注度,培养其消费习惯。若网络亚文化一味往娱乐化、商业化方向发展,其本应具有的异质性、创造力会被消费主义的逻辑淹没。综而观之,网络亚文化在延续前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精神内涵(自由、个性、平等)之外正发生诸多改变,如青年成为网络亚文化的“弄潮儿”,同时也更全方位地接受网络媒介的浸染或诱导。二者的互动交融渐深,同时有影响社会文化的巨大潜能。应看到,网络媒介为青年表达提供空前的自由空间与传播效率,使亚文化逐渐去掉边缘属性,更具社会影响力。同时网络媒介的匿名性、娱乐性与商业逻辑也将对青年的健康成长,尤其他们更好融入现实社会的能力,产生干扰,亟需引导。

(摘编自李静《从边缘游荡到上热搜:网络亚文化中的青年表达》)

材料二:

随着网络媒介技术、商业模式和交往模式的变化,网络亚文化有了新特征。首先,网络亚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社交性和认同性。生长于互联网的i世代较少参与社交,而是线上交流,他们有普遍的不快乐与孤独感,也有更强的对网络社交的归属感。同时,互联网技术普及,大量移动应用软件和使用场景,丰富了青少年文化参与的方式,使基于不同兴趣和阶层的青年网民,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兴趣社区进行网络社交。因而,网络亚文化不再是城市边缘青年以奇装异服式的“风格化”符号去进行社会诉求,而是网络青年以共同兴趣进行的社交活动,他们借社区内部的符号生产与交换,实现自身价值肯定与社区内的文化共建。从根本上看,当下网络亚文化的社交性和认同性,是基于繁杂的网民兴趣形成的网络多元文化社群。当下网络亚文化的另一特征是边界的模糊性。随着互联网媒介发展产生的数字文化经济,推动亚文化的资本征用和商业应用。如《奇葩说》等网络综艺节目,将奇装异服、街舞等亚文化进行创意征用,呈现出亚文化在数字文化时代的新境遇---亚文化日益成为数字文娱产业的重要创意源头、符号要素和流行方式。事实上,数字娱乐经济的发展亟须不断寻找创意源头,以满足不断扩大的用户的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而青少年作为数字文娱产业的重要消费人群,成为资本对各类青年亚文化进行创意征用和意义收编的动力,这使得亚文化与商业流行文化的边界变得模糊。粉丝经济与饭圈文化带来的巨大流量,也吸引着数字文娱产业迎合青少年饭圈文化的逻辑去进行文化生产,从《创造101》到《乘风破浪的姐姐》,网络亚文化与商业流行文化深度合作。此外,面向青年受众的亚文化生产模式也被快速复制和推广,弹幕等亚文化生产方式已被各类主流媒介采纳,融入大众文化潮流中。网络亚文化呈现出与主流文化互动不断加强的趋势。网络亚文化走向“破圈”与“融合”的趋势更加显著。

(摘编自郑焕钊《在分享互动中寻找自我认同和归属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诞生于网络平台的某些社交词汇,由于青年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有的已从网络走向线下,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社交用语。

B.网络亚文化彰显青年的理想人格、精神气质,但网络媒介对青年的浸染或诱导,也会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亟需合理的引导。

C.网络社交受到青少年青睐,既是基于他们消除孤独、寻求归属感的内在需求,也源于当今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的外在条件。

D.资本对亚文化进行创意征用和意义收编,使得青少年成为数字文娱产业的主要受众,亚文化与商业流行文化的边界变得模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是当今的时代,亚文化逐渐与主流文化彼此相互融合,也无法改变亚文化被主流文化“收编”而成为其从属的地位。

B.网络亚文化能够一直蓬勃发展,是因为其所具有的异质性和创造力,与互联网这一媒介的多元化和生产性相契合。

C.某中国女排球迷QQ群中,群友们通过分享女排队员的二次元漫画,结成兴趣共同体,这是网络亚文化认同性的体现。

D.受粉丝经济与饭圈文化的流量红利驱使,为迎合青年口味而批量生产的网络综艺节目,可能会因其同质化而被受众所厌弃。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网络亚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

A.在哔哩哔哩网站播出的跨年晚会播放量惊人。

B.某网络红人视频里的用语“我太难了”成为热梗。

C.网络上的瑜伽教学视频为大众健身提供便利。

D.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人气演员被制作成表情包在网络上“圈粉”。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网络亚文化下一个简要定义。

5.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阅读答案:

1.D

2.A

3.C

4.①网络亚文化是一-种有别于网络主流文化的网络边缘文化,②体现青年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与表达方式(或: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③兼具反叛性与先锋性、社交性与认同性,④对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渗透力与影响力。

5.①对比论证,如将前互联网时代的亚文化和现今的网络亚文化分别与主流文化的关系进行对比;②举例论证,以《中国有嘻哈》为例,论证青年文化与网络媒介的融合,造就网络亚文化这一新领域;③比喻论证,把网络亚文化在当代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比喻为“成为当代文化图景中的一-块重要版图”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资本对亚文化进行创意征用和意义收编,使得青少年成为数字文娱产业的主要受众”因果颠倒,由原文“青少年作为数字文娱产业的重要消费人群,成为资本对各类青年亚文化进行创意征用和意义收编的动力”可知,是青少年助推资本对亚文化进行创意征用和意义收编。

故选D。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无法改变亚文化被主流文化'收编’而成为其从属的地位”错,由原文“人们惯用'抵抗-收编’方式看待其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但到了互联网时代,对互联网大国中国来说,此方式逐渐失效”可知,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是可以改变的。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网络上的瑜伽教学视频不具有反叛性与先锋性的青年文化的特质,因此不属于网络亚文化。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本题要求为“网络亚文化”下定义,首先从文中找到与概念相关的信息,主要信息有:结合“亚文化逐渐去掉边缘属性”概括出属概念“网络边缘文化”;结合“兼具反叛性与先锋性的青年文化与网络媒介的融合,造就网络亚文化这一新领域”“网络亚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社交性和认同性”概括出兼具反叛性与先锋性、社交性与认同性;结合“网络青年以共同兴趣进行的社交活动,他们借社区内部的符号生产与交换,实现自身价值肯定与社区内的文化共建”概括出体现青年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与表达方式(或: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结合“网络亚文化呈现出与主流文化互动不断加强的趋势。网络亚文化走向“破圈”与“融合”的趋势更加显著”概括出对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渗透力与影响力。

最后,按照下定义的表达式“尾联亚文化是一种……的网络边缘文化”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结合“青少年之于网络媒介,早已不是以往留着“杀马特发型”,暴露诡异纹身的边缘小卒,而转为互联网时代领路人,这是前所未有的媒介革命与文化生态”“人们惯用'抵抗-收编’方式看待其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但到了互联网时代,对互联网大国中国来说,此方式逐渐失效”“网络亚文化在延续前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精神内涵(自由、个性、平等)之外正发生诸多改变”可知,这里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了不同时代网络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不同。

结合“如亚文化典型范例“说唱”本是底层黑人青年表达抗议的形式……”“以网络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为界标,“说唱”才真正走进大众文化视域”“如网络说唱节目涌现的“battle”(意为较量)、“keepreal”(意为保持真实)等词已成为网络社交用语,甚至用于线下”可知,这里运用举例论证,使读者对尾联亚文化的理解更具象。

结合“类似范例堆垒着网络亚文化闯入主流视野的势能,使之成为当代文化图景中的一块重要版图”可知,这里运用比喻论证,形象的指出网络亚文化在当代文化中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