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 | 最全的香道的品香流程,可以说非常精致了~

©点击上方,聆听最美琴曲
品香对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外观气质有绝对的助益,在这个功利太过炙热的社会,不妨利用品香静下来调养气息,提升智慧。品香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在这里主要展示的是隔火熏香法,并且是使用单一香材的熏香法。
  
隔火熏香是指用云母片,银叶或其他隔火材料的品香方法。这种方法最迟在唐代就已出现,宋时已经非常熟练。
  
以下介绍的是一个完整的品香过程。实际操作中,由于品香者水平高低、品香目的、香材和工具以及环境的差异,不一定每次都按部就班进行全部品香过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增减和调整先后次序等。
▶ 场所
品香之所宜静,房间面积一般20—30平米,光线柔和,透气无风。若处园林之中更为理想。房间布置以简雅整洁为好,且勿有刺眼颜色。使用古家具或仿古家具,但以简洁优雅之明式家具为上。置一书案或一方桌均可,椅子六、七把。能放轻音乐之音响设备。点缀高雅古朴盆景一盆。
  
▶ 时间 
品香四时及朝暮晨昏皆可,但还是应随时令和气候变化而择,春天宜以上午9时至12时为宜,夏天以晚上7时到10时为宜,秋天以中午晚上为宜,冬天宜午后为宜。春宜与赏花结合,夏宜与论文相伴,秋宜与赏月同行,冬宜与踏雪相随。
  
法无定法,雅兴为上。可随时寻借物侯变换,佳节良辰,赏心美景,雅集交流。
▶ 请柬 
结合时令,使用旧学雅词,最好由主人亲笔书写并加盖闲章为上,以示恭敬。内容可参考下列贴式,但不必过分拘泥。
春天:天清气朗,惠风和畅。良辰美景,最宜鼻观。君玉树临风移驾寒舍,定能蓬荜生辉。谨订于某月某日某时假座某处香聚,敬希赐复。
夏天:骤雨初晴,荷风送爽。三五知音雅集,绿荫草蓬,红土棋楠怡心养性。谨订于某年某月某时于某处闻香品茗,可否一允,敬请赐复。
秋季:明月在天,清风送爽,值此佳日,最宜品香。可否仿兰亭之雅,移玉半日,于某处小聚,赏沉檀之妙香,吐清香以悦心?谨订于某月某日某时某处香聚,如承惠允,即请赐复。
冬天:瑞雪初降,红梅乍绽。某某(主人)偶生访戴之趣,却矜芷香之雅。谨备海南安南之奇香,敬请屈驾莅临,移玉寒斋。呈香上茗,以解思念。如蒙府允,即请赐复。
▶ 入座
香席入座,主客在主香人左手方入席,面向室门。陪客依次在主客左方入座。主人位在主客右手,右方为室门,每席以一主四客为宜,人多则递传时间过长,无法感受香味之变化。
  
▶ 呈茶
主香人取上好龙井或碧螺春,用洁净之玻璃口杯,为客人泡茶,助手依次奉茶。主香人可用简洁语言,介绍所上之茶。助手在品香过程中,不时为客人添加茶水。
▶ 赏香(物)
 
众贤毕至,主客皆齐。主香人开始介绍品香之全部物品,先香具:炉瓶三事(香炉、香盒、香瓶)、香匙、香夹、压灰扇、探针、顶花、香铲等,次香灰、香炭等,再香材。并按品香时需要以次摆放。
介绍时语言简洁明了,用词优雅而艺术。切忌语言含糊不清,语焉不祥。这是品香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 松灰 
主香人拿出香炉放入炉灰(也可事前放入),用香铲或灰压翻搅送动,也可用香箸(香筷)插至炉底划圈松动,使炉灰蓬松透气。
▶ 烧炭 
将香炭放至烧炭炉或炭架上,放至非主客一侧,用打火机烧炭。一般先由上至中至底,将炭烧至呈白色时稍加放置,用手试温度,确定炭已烧着后进行下一环节。
  
▶ 入炭 
主香人用香铲或灰压在炉正中灰中挖四方或圆柱形坑。用香夹或香箸将炭夹入放正。香炭的深度离香灰表面1.5cm—2.0cm。
▶ 理灰
用香铲或灰压将香炭用灰埋住,并将炉灰理成大致的圆锥体。坡度约30度,锥尖对香炭的中心点用灰压自左而右压整齐,不可压得过实过紧。用香扫清理炉口炉壁的灰末。用香箸在圆锥的尖上开火窗至香炭。如为美观,可用香筷在圆锥体压出印痕,但一定要整齐为好。火窗孔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炭团的升温快慢。大,则升温快,小则慢。客根据香材特性和需要确定。
  
▶ 入香
埋好香炭三、五分钟后,炭热基本上将炉灰中的潮湿赶尽。主香人切香材放入银叶或云母片,用香夹把银叶或云母片放至火窗上。
▶ 切香材
 
▶ 调香 
主香人整理银叶或云母片位置,并品闻,确定香味已出时,开始巡香传递。
▶ 品香  
主香人每出一香于三巡后,换香另出一炉,待三次炉出,香事结束。巡香时,炉主调香定味后,将炉用右手拿起放至左手(手掌平展,手心朝上)上,转头颔首示意主客。主客以右手执炉颈放炉于左手上就鼻,右手手掌弯曲搭附于炉外壁,于右手拇指处闻香三次。
第一次初品,感受香味;第二次鼻观,体验香趣;第三次意受,神思联想。每次不超过10分钟,不可朝炉中呼气,呼气时抬头离炉右转呼吸。主客三次闻毕,依法传向左手下一位,直到传回炉主手中为一巡。
▶ 调温
这不是品香的一个专门环节,为了更好地品香,有必要作一下说明。品香过程中,香味骤然趋烈,说明炭团温度过高,须及时取下隔火的银叶或云母片。用添加炉灰的方法加厚炭团上面灰层,或用灰押压紧灰锥,降低温度,使香味逸出舒缓有变;
如香味过于微弱,则说明炭团温度过低,可用火筷、探针在灰锥中上部开一些通气孔,加快炭团燃烧,增加温度,若火温还是上不去,就要从灰中取出炭团重新燃烧再行埋灰。这样使炭团温度升高,香味正常溢出。
▶ 写笺  
品香程序结束后,主香人向雅集者发放笺,请雅集者书写品香心得。书写内容不能拘泥于对香味的感受,而应写出品香的心灵感受,多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少一些对具体香味的描述。把人生的感悟,艺术的联想,含蓄地描绘出来。
  
主香人事后将香笺收集装订,做为一次雅集的记载予以保存。
  
▶ 参加香事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1、着装整洁端庄,身上不可有香水和异味,双手一定要清晰干净。
2、品香时不可大声喧哗,高谈阔论,抽烟。
3、执炉传炉时要稳重优雅,不可动作慌张。
4、手肘要下垂,不可抬起给人张扬之感。
5、非主人(或行香者)不要拨弄香灰,香片。
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0)

相关推荐

  • 古代中国人如何焚香

    知不知道香是一个问题,会不会焚香是另一个问题,若是随随便便把香料丢到火里,不免让人鄙视成焚琴煮鹤的乡野村夫或者头脑空空的傻瓜花瓶.那么到底该怎么焚香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焚香首先要有香料,一般都不用单 ...

  • 旧锦新样 | 永宁:红袖香添

    编者按 中国的男性文人们非常喜爱"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象,这种男性中心主义的想象方式,今天看来难免有点可笑:但同样有意思的是,世人大概并不了解"红袖"当年是怎么 ...

  • 香道 | 用香、品香如何进行?最全的香道图鉴来袭~

    点击上方,聆听最美音乐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的过程. 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 ...

  • 香道入门|线香的品香方法

    香道 一缕青烟,一味馨香,恬静安和 微风拂烟,或散,或曲,不争,不贪 斗室间亦若有天地,不奢,不俗 心和慧至,此谓香之道 「线香」是现今香道品香中最多人使用的香品形式之一,线香品法操作非常简单,只需择 ...

  • 湘军“香”语|闻香·品香·香道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闻香品香 香 道 文丨财宝哥   图丨朱宇超 闻香一得 香为何物?气味好闻,乃谓之香. 追根溯源,五谷之气,会意之字,从黍从甘,五谷热食,香气袭人. 吾乃俗人,只知闻香,不曾品香,未 ...

  • 香道入门之如何品香

    香 · 道 品茶必备 香檀素手 对于从未接触过香道的人来说,如何品香的确是一个难题.可该怎样解开这一难题?那就先从如何用线香玩香道说起. 壹 ​首先,你必须认清一点,香道不是香薰,不是买一盒你最喜欢的 ...

  • 沉香线香怎么使用?如何正确的品香?

    线香是使用最多的香品之一,线香的品香操作简单,而且价格实惠.很多刚入门的香友不知道线香应该如何使用,怎么正确的品香,今天这篇文章就专门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线香怎么使用? 线香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将线 ...

  • 中国传统品香在TikTok受热捧,播放量破5500万

    "只是看看,就觉得很平静."燃一缕沉香,品半日宁静.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网友爱上了中国传统品香. 在TikTok上,中国品香文化相关视频播放量已超5500万.虽然大多数海外网友还不 ...

  • 慢画旅行手帐 | 天津香格里拉大酒店,观海河美景,品香宫美食,边吃边画。

    ▲2021年4月1日 天津香格里拉大酒店29层 上次来天津是和姐姐自驾,带着爸妈外甥女一起游玩天津,看杨柳青木版年画.听相声.这次来天津办事,约上孟姐一同前往,正好也抽出时间约见不同时期的同学和朋友, ...

  • 美食推荐:港式叉烧肉,萝卜丝全贝汤,芝香豆腐,椒蒜虾皮…

    港式叉烧肉 材料:猪前腿肉 500g.叉烧酱 50g.料酒 15g.蜂蜜 15g.大蒜 3瓣.小葱 5g 做法 1.把猪肉反复淘洗几遍,然后沥干. 2.小葱切成末,大蒜捣成泥,和料酒,叉烧酱,蜂蜜一起 ...

  • 自制香包 | 赏木品香

    在人的五感之中, 嗅觉的记忆最为长久, 印象也最为深刻. 你是否还记得, 束束阳光穿过午后的天井, 微风拂面,带来幽幽香气, 记忆深处的画映与香包合二为一. 香包也叫香囊, 是古人的"固体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