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界“N”字号界石在哪?

这是一张在网上广泛流传的老照片(图片来自泰恩河领主),大多只是标注了“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界石”,无更多信息。
照片本身的信息

界石原文(英文):

This boundary stone has been erected by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acting conjointly with the Shanghai District Magistrate and the twospecial deputies appointed by H.E.Liu K’un-Yi,viceroy of Nanking,to mark the new limits ofthe foreign settlement of Shanghai,In accordance withthe term of the proclamation of the Taotai Li of Shanghai,Dated the 8th may 1899,Kwanghsu25th year,3rd moon 29 day.

中文:

此界石系由工部局董会同上海县王暨奉南洋大臣刘特派之两委员余、福按照苏松太道李于光绪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所出推广公共租界告示内载之四址眼同定立。

中英文基本上能对应起来,只是很多信息简略了,大家不明所以。
该界石刻于1899年5月8日,即光绪25年3月29日,Kwanghsu即清光绪帝(1871-1908)。其中,英文th、rd为日期简称,第一first缩写为1st;第二second缩写为2nd;第三的英文为third,缩写为3rd;从4开始到20,都是在后面直接加th;从21开始重复一到十的规律,th适用于除了1、2、3、21、22、23、31的所有天数。
时任上海知县为王豫熙,浙江海盐人。南洋大臣为刘坤一(1830-1902),字岘庄,湖南新宁人,湘军领袖。苏松太道为李光久(1845-1900),字恒亨,号健斋,湖南湘乡人,湘军悍将李续宾之次子,承袭三等男爵,关于苏松太道是个什么官,我们在之前也有详细介绍。“特派之两委员余、福”分别为余联沅、福开森。余联沅(1844-1901),字晋珊,湖北孝感人,时任江苏候补同知,后接任苏松太道。福开森,加拿大安大略省人(也有说是美国人),1886年来华,1898年受聘为两江总督刘坤一的顾问(三品顶戴)。关于福开森,上海史专家薛理勇老师在《南京路发现的美商中国营业公司老字招》一文有详细介绍,大家可以点击查看,此处不再赘述。
▲ 图为《东南保护条款》签署前两江总督刘坤一会见英国驻沪领事团的合影,前排中坐者为刘坤一,左一为上海道台余联沅,左二为英国水师提督、八国联军总司令爱德华·霍巴特·西摩尔(Edward Hobart Seymour),右二为英国驻沪总领事霍必兰(Warren,Sir Pelham),图片来自雅昌
H.E. = His Excellency或Her Excellency=阁下,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或信函中将之作为第三人称时用,一般用于总统、总督、大使等。至此,界石上涉及的人员信息都有出处了。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上海工部局是外国人在上海公共租界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日常工作由董事会负责。

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张照片所记载的信息背景是1899年的租界扩张。1843年上海开埠,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租界内的人口迅速膨胀。上海租界当局多次与上海道台沟通,试图扩大范围,屡次被时任道台蔡钧拒绝。后英美德驻华公使向清政府施压,总理衙门要求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办理此事。刘坤一特派余联沅、福开森,会同上海道李光久具体操办。
▲ 上海道李光久推广公共租界告示,图片来自上海历史博物馆
1899年5月8日,李光久致函领袖领事葡萄牙总领事伐尔台,称所同意的租界扩张面积已得到刘坤一批准,除已出示布告外,并训诫上海知县会同福开森等两代表及工部局总董共同竖立界石。按布告所述,新扩张的租界范围东自杨树浦桥起,至周家嘴角止;西自泥城桥起,至静安寺镇止,又由静安寺镇划一直线,至新闸苏州河南岸止;南自法租界八仙桥起,至静安镇止;北自虹口租界第五界石起,至上海县北边界限止,再从此划一直线至周家嘴角为止。
▲ 1901年重修上海县城厢推广租界地理全图,第五界石为圆圈位置

▲ 1848年,美国圣公会主教文惠廉与代理上海道吴健彰口头协定,以苏州河北岸虹口地段为美租界。1863年6月,美国驻上海的领事和上海道台划定了它的界址。同年9月,美租界就和英租界合并。1893年7月22日上海道聂缉椝批准《上海新定虹口租界章程》,确定美租界界至,“1号界石在吴淞江(苏州河)北岸官地,6号界石在界浜南岸即北河南路(今河南北路)西”,英美公共租界遂被正式确定,图为美租界22号界石,现藏于上海历史博物馆

▲ 1899年公共租界扩张示意图,图片来自工部局年报

经这次扩充,公共租界面积净增22827亩,比原区域增加两倍,总计达33503亩。而法租界的新界推广事宜,则是由新任上海道余联沅于1900年1月27日正式公布。
“N”是方位还是编号?
期初看到界石上方的“N”字标识,我们一度以为是设置公共租界北部的“NORTH”,后来我们在上海历史博物馆等地,又见到更多英文字母的界石,方才意识到界石上方的“N”为界石编号。
▲ C字号公共租界石,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与此碑文内容完全一样的现存两块,C字号界石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D字号界石现存上海历史博物馆。根据工部局1899年报记载,此类界石多放置于重要场所附近,正面文字为“公共租界石”,背面文字为上述中英文的告示。另有小型的三棱柱界石,依次标注为“公共租界石”、“F.S.B.”和数字编号,F.S.B.是英文Foreign Settlement Boundary(外国人居留地边界)的缩写。
▲ 1899年公共租界石(大)正反面信息,界石编号为Z,图片来自工部局年报
▲ 1899年公共租界石(三棱柱)三面信息,图片来自工部局年报

界石设置的相关信息,在1899年中英勘界地图和工部局会议纪要、年报都有记载。来自1899年9月13日的工部局会议纪要显示,“10个大界石和35个小界石”,大界石是以英文字母依次编号的。而到年底,大界石已经安置了19个,小界石44个。

▲ 1899年9月13日的工部局会议纪要

▲ 1899年中英勘界地图,上面标注了25处界石所在区位,图片来自上海历史博物馆

从近代《申报》的部分新闻中,我们也找到了相关信息。1908年9月,上海道(蔡乃煌)照会领袖领事力争界线:

照得租界工部局擅将上宝两邑川虹浜填没,并将浙江路、海宁路地方界石拔除,侵筑马路,先经本道两次照会贵领袖总领事转饬分别开浚文还,未荷照复。嗣工部局又使小工将北河南路北口等处木碑、铁牌起去,又于日昨由本署办事官安得臣面告贵领袖总领事查办,面开摺呈复:北苏州路椿源木铺西隔壁本栏杆上原有之界牌经己拆去,尚有旧迹为据,横样约阔二英尺,高一英尺;距界牌之原位向东四英尺,有一界石,书明“公共租界披字号界石”,当时工部局有小工在此修路,询之管工头云“前三四日工部局著人拆去”;又海宁路锡金公所对面甘肃路口张义成公膏店檐下钉有界牌,变己拆去,现尚有迹可据,横样约阔二英尺,高一英尺;距此铺门口约五英尺有一界石,书明“公共租界亚路字号界石”,询之对门德泰纸料舖伙伴云“前三四日工部局着人拆去”;又北浙江路西面华界和康里七弄对门第三千零一号门牌铁匠铺门口木柱土钉有铁牌,经己拆去,距木柱向东约二十英尺,有一界石,书明“公共租界鸦士字号界石”,该店伙伴云“前三四日工部局着人拆去”等语。界浜界石,所以划清界限使人一望而知,以免遇事争执起见,乃工部局因填筑马路之故,任意填没拔除违背两国约章,殊出情理之外!工部局素以文明名誉自居,不应如此轻举妄动,合再备文照会贵领袖总领事,请烦查照叠次去文,速赐饬遵见复,望切施行!

▲ 1929年,工部局在吴淞路终点段(今吴淞路衡水路)越界筑路,被上海市公安局制止,在此处发现W字号公共租界石和61号小界石。
收回租界后,相关界石陆续拨除,部分掩埋于道路深处的界石也在后来的城市建设中发掘,2013年9月17日,在位于通州路、海拉尔路的龙元建立工地上,正在施工的发掘机挖出了一块“公共租界石”碑,上面清晰的刻着“公共租界石”、“F.S.B.”、“68”,这块就是典型的小界石。(来自《新闻晨报》)

▲ 公共租界石(小),图片来自薛理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