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郎世宁字画收藏小知识
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郎世宁在紫禁城内也开始学习中国的绘画方式,并开始尝试将其与西洋画结合起来,如果有人看过郎世宁对皇帝、紫禁城、圆明园等人物与场景的描绘的话,一定会惊叹于其高超入神的画技。
对于郎世宁的绘画成就,周书楷在《故宫博物院郎世宁诞辰三百年特刊》序言中总结道:“郎氏天纵才华,数年尝试,终于吸取我国传统艺术精华而与其原有艺风融会贯通,自创一格,在清宫以画效劳五十年,卒后奉旨优恤。有清一朝,以乾隆最盛,就文事学植论,亦以乾隆帝为翘楚,郎氏绘画浸入帝心,其功力之高之深,于此可见。”
在雍正年间,郎世宁根据皇帝的旨意,向中国的宫廷画家斑达里沙、八十、孙威凤、王珓、葛曙和永泰等人传授欧洲的油画技艺,从此,纯属欧洲绘画品种的油画,在清朝的宫廷内也开始流行。从清代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中得知,在这段时间里,郎世宁创作了不少作品,但是保存至今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多已经失传了。
据了解,郎世宁的作品在市场上十分罕见,每次出现在拍场上,均会引起极大的关注。像2000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推出的郎世宁《萍野鸣秋》,拍出1764.5万港元的高价;在香港佳士得当年秋拍中,郎世宁《秋林群鹿图》也以884.5万元拍出,可见郎世宁画作的市场号召力。
研究郎世宁最为权 威的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聂崇正先生曾经统计过,目前能确认的郎世宁传世画作大约七、八十幅,如北京故宫藏《乾隆皇帝大阅图》、台北故宫藏《八骏图》、《百骏图》、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心写治平卷》等,都是举世公认的名作。郎世宁的传世作品实在太过稀 少,而且绝大多数都留存于两岸故宫等国家博物馆中,民间极少出现,那么台 湾拍场出现的这件郎世宁的作品,究竟是否靠谱呢?大象这里要说,不仅仅是极其靠谱,更是一件题材特殊,寓意深刻,并且能够和清宫档案记载确切吻合而又传承显赫的珍品!
画肖像画,郎世宁画得很漂亮,尽管都无大明大暗,但都能够画出人物面部的凹凸来。相比西洋画画法,他会适度降低这样的反差,以附合中国宫廷皇 家的欣赏习惯。由此他的肖像画看起来人物红光满面,很精神。
郎世宁在清宫廷内为皇 室创作了许多作品,绘画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人物肖像、花鸟走兽、山水及历史事件等,其中仅人物肖像画就有二百幅。郎世宁在作画时,使用的是中国的毛笔、纸绢和色彩,而把西洋绘画中所强调的透视法与中国的工笔绘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白己独有的绘画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会贯通。可以说,郎世宁是把西洋画法引入中国的第 一人。郎世宁除了在宫廷作画外,还为皇帝修建圆明园做出贡献。1747年(乾隆十二年)他参与了圆明园内长春园(即意大利建筑风格的“西洋楼”)的设计和施工,被皇帝封为正三品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