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笔记(二)汉语的四声
一、平水韵的来源
由陆法言的《切韵》、经唐代的《唐韵》、宋代的《广韵》,至宋山西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写格律诗押的是平水韵。
二、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变化
(一)认识过程
南北朝之前,汉字不分四声。随着佛教经典的译入,人们意识到汉字是分四声的。
有次,南朝梁武帝问一位周姓大臣四声是什么,大臣回答四个字:“天子圣哲。”这四个字,分别代表那时的四声。
(二)基本变化
现代汉语中,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一二三四)。
古代汉语中,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上去入)。
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变化时,有一部分的声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可以用下面十二个字来记忆:
平分阴阳(古代的平声变成现代汉语的阴平和阳平)
浊上变去(声母是浊声的字,古代读上声,现代读成了去声)
入派三声
三、古代汉语四声的区分和作用
(一)读法区分
下面是《康熙字典》的四声读法区分:
(二)作用
1、入声字从现代汉语中消失,少了顿挫之感,是非常遗憾的事。以江雪为例:
这首诗中有四个入声字:绝灭独雪
诵读时,这四个字要十分短促。短促的语音配合“绝、灭、独、雪”这种意味,更符合柳宗元被贬职之后愤懑无法发出的憋闷感觉。他原本身居要职,因参加了顺宗在位期间的一次革新,被贬柳州十几年。
2、预先了解诗歌感情
学习声律之后,可以先根据韵来判断诗歌的情感。
陆游的这首《钗头凤》,里面的“薄”,读作pò,像“日薄西山”的“薄”,通“迫”。
“手”、“酒”、“柳”都是上声字,代表细腻、亲密的情感;“恶”、“薄”、“续”、“索”、“错”,“都”是入声字,字音短促,字义急迫。
另外,诗中的“错”,是交错、特别纠结的意思。
附注:
口诀中提到的浊声声母,可以参考宋朝的“三十六字母”(https://baike.baidu.com/item/三十六字母/5665748?fr=aladdin)的解释,但是现存的三十六字母里也有不准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