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参与”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思维性以及抽象性较强的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的现象依旧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其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便可将“主动参与”模式应用于实践教学中,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设置问题、创设情境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方法提高教学成效。本文首先对“主动参与”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特点和要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基于现阶段教学现状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实践策略,以期能够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打造出更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的要求,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其学习的兴趣降低,久而久之还会使其产生抵触甚至是厌学等不良心理,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亦是如此。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得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便成了教育工作者当前所需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一种能够突出小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主动参与”模式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能够使其思维得以发散,为其各项能力的提升及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将“主动参与”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极具现实意义。
1 “主动参与”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特点及其要素
1.1 “主动参与”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特点
从“主动参与”模式的本质上来看,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对于高年级小学生而言,其年龄已经有所增长,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尊重并彰显出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及作用,并根据其身心特点及学习能力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才能够充分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以此为基础再拓宽小学生的学习渠道,适当地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并对各类学习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才能使“主动参与”模式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1.2 “主动参与”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要素
就“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其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素:其一,情感要素,即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推动力。在实际教学中,即便教学设计再完美,学生缺乏了情感上的交流与推动,也难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二,思维要素,即实现思维的主动参与。这要求教师需为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及条件,促使其在课堂学习中勤动手、肯动脑,提高思维的活跃性与发散性。其三,动作要素,即学生所进行的具体操作活动。这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课堂交流与探究中去。
2 “主动参与”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2.1 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
处于小学高年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不仅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注意力无法得到长时间的集中,这也是导致其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这一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可将游戏教学法运用其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心特点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以此来激发其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以“图形的变换”的学习为例,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还是一味地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则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便可通过开展一些小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其注意力。具体而言,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如方格纸以及若干个相同的等腰三角形等,参与到折叠以及移动的拼图游戏中,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实践操作的过程,使其在多次平移以及旋转简答图形后能够得出正确的图形,然后再引出图形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游戏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2.2 问题引导教学,挖掘小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多是灌输式、一言堂等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会对其学习潜能的激发造成制约。而这一种教学现象至今依旧存在。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改善这一现状。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可激活并发散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同样能够使“主动参与”模式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以“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学习为例,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挖掘小学生的学习潜能,并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便可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际设计问题时需结合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理解能力,并按照“由易到难”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数学问题及任务进行合理精心的设计。具体而言,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车辆在公路上形势,其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是否存在关系?若存在关系,车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会随着路程的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不仅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积极的思考,而且也为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的提出做好铺垫。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能够使其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掘。
2.3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的参与热情
从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实践教学与生活相脱离的现象依旧存在。这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久而久之也会使得其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为此,小学数学在应用“主动参与”教学模式时,则需要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活气息。在实际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其通过熟悉事物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整体教学的效果。
以“圆”的学习为例,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对教材涉及的概念及内容进行讲解,则难以调动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及探究的欲望,其在面对抽象的数学语言及逻辑时,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境。为此,教师便可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其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具体而言,教师可将硬币、篮球以及钟表等物体带到课堂中,让学生在观察这些物体形状的同时联系生活举出其他例子,以使其能够深刻感受到“圆”在生活和工作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借助钟表的分针与时针之间的交叉点,对“圆心”的概念进行细化深入的说明,与此同时引出圆的半径以及直径等知识点,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巩固训练,可使得学生更好、更快地吸收与“圆”有关的知识营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象化,并且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同时也能够使其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培养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2.4 运用多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活动中常会用到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探究的热情,而且也能够让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更为直观和形象。为改善以往教学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和枯燥的情况,小学数学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便可在运用“主动参与”教学模式的同时,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环节中,以此才能够丰富教学的内容,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
以“确定位置”的学习为例,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该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再加上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及空间能力都有待提高,所以要想使小学生将这些知识全部吸收,仅靠学习课本案例和看图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和技巧,教师便可利用三维动画向学生们展现校园的建筑构成,并在图内建立起相应的直角坐标系,并标明其中的方位角度及大致距离,然后引导学生对宿舍与教学楼、办公室与操场等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也会借助教师所展示的三维动画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让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简化,同时也能够起到活跃教学氛围的作用,并使得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环境中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将“主动参与”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小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升其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体教学的效率及效果。为充分发挥出该模式所具备的重要优势,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则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维及方法,立足多个角度,创新教学思维,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设置问题、创设情境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策略来完成最终的教学目标及育人目标。
(作者单位:梅州市梅江区鸿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