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水码头/潘新日

水码头一头扎进水里,挺着用石头搭起的脊梁,把水和岸连在一起。

老辈人谋生,水码头就是他们的饭碗。

南来北往的船在这里停留,把船上的货卸下来,把岸上的货装上去。码头上的人,成了这些货物的腿。随同这些货物卸下的,还有好多外地的听得懂的,听不懂的语言。

这些,都被铜板和银元收买,在微风和汗水里含着微笑……

曾经,它的身边帆船林立,黑压压的一片,养活了十里八乡的壮劳力,搬运,让本来不动的物品,在码头上走来走去。本地的粮食、木料、竹货、油料、茶叶,外地的洋布、洋火、陶瓷、海鲜、煤油,大到铁制的机械,小到针头线脑,都在这里周转,一条船,让它们的身价高了起来。

来做生意的外地人,水码头成了他们驻足的“家”。岸边,衍生了“川陕会馆”、“江浙会馆”、“福建会馆”、“淞沪会馆”。他们一字排开,敞开胸怀,迎接属于他们自己的客人。

水码头也是临时的街市,当地的,外来的商贩,在码头上支起凉棚,摆上座椅,几盏黑瓷碗茶,一锅热气腾腾的粥,几屉香气喷鼻的包子,以及香喷喷的炒米饭,清冽冽的骨头汤,各种小吃,都摆了出来,以满足来自不同地方的胃。

吆喝是少不了的,顺着吆喝的乡音,可以觅见家乡的口味。一碗小吃,几句问候,唠唠嗑,解解乏,交谈里藏着情谊,藏着温暖。

很多时候,水码头是属于苦力和水手们的,这些穿着粗布衣服,打着补丁的人,把一方的繁华和商品沿着水路带过来,除了一路的风,还有各地的景致。于是,各地的人情世故,不同的人间世俗,都在码头上相遇,所有的冷暖和怀想便就着茶,就着酒,吞进肚里,或者,随着茶香、酒意,弥漫在码头的各个角落……

船到码头,心事都卸下来了。老板和船上的船老大便被轿子或马车接到会馆,会馆里慢慢热闹起来,在亮如白昼的灯光里,各自辉煌着。船上船下的事就全交给船员和账先打点了。

船,成了他们遗落在岸边的一片片叶子,在码头上泊着。

水码头一夜到亮都是灯火辉煌的样子,仿佛就不会入睡,即便做生意的人和外来的船上的人都已散去,它也亮着灯。老辈人爱说,水码头的灯光就是行船人的眼睛,是他们的目的地,更是他们心路历程上的一段路标,是行程中的驿站,只要亮着,他们的心才踏实。

我曾经查看了码头的分类,像我们这里的客运和货运混用的码头还不多见,大都分工仔细,按功能分为客运、货运、汽车、集装箱、石油、军用等专业码头。客运码头大多停泊游轮和渡轮;货运码头大多停泊大型货轮;汽车货轮一般停泊运送汽车的轮渡;集装箱、石油和军用码头就更好理解。

老辈人总爱回忆过去的往事,他们也听他们的长辈讲过这里的辉煌。他们爱说,过去,哪有这么多的铁家伙,都是木船,高高的桅杆上挂着布帆,有大有小,搭眼一看,就知道船家的实力,不像现在,到处都是铁船,一艘比一艘大,一艘比一艘气魄。

木船的时代,我们没有见证过,只有听老人们去讲,这些掉了牙的故事,总会勾起我们的向往,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思。

水码头千帆林立的时代肯定是很有气势的,天南海北的船挤在一起,用飘荡的微波传情,割舍许多牵绊,跟着风走远……

如今,水码头几近荒废,唯有不变的水偶尔会游上来,抚摸一下石头上的青苔,回味它们曾经的殷实,所有的一切,都是梦。

作 者 简 介

潘新日、男、河南省潢川县人,中国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散文选刊》、《山东文学》、《当代小说》、《意文》、《莽原》、《奔流》、《西藏文学》、《大观》、《北方文学》、《天津文学》、《东京文学》、《百花园》、《牡丹》、《躬耕》、《小小说选刊》、《诗潮》、《诗选刊》、《诗歌月刊》、《星星》、《佛山文艺》、《吐鲁番》、《人民日报》等全国四百多家报刊,散文1000余篇、发表诗歌1000余首,中短篇4个。先后获宝石文学奖等30余个奖次,作品收入多种版本,出版散文集《草帽下的雨季》、《秋红》、诗歌集《一树槐花》。作品入选多年年选10余次。




(0)

相关推荐

  • 七里山塘

    十八子 关注 七里山塘 08-02 阅读428 来自话题 #文字记录旅行中的美 1.4万篇 七里山塘是苏州最有名的网红打卡之地,我是到苏州第二天孩子安排的,一家人没吃晚饭,准备到那里后品尝一下当地小吃 ...

  • 南阳社旗县赊店镇(2)·赊店古镇的古码头与七十二条街

    山陕会馆,中国古建筑的最后繁荣 我是在一个雨天来到山陕会馆的,空濛的雨水调低了建筑的明度,使之呈现出厚重.苍凉的感觉.会馆里中寂静无人,巨大的庭院泛起单调的脚步声,如同来自数百年前的回响.清代是中国古 ...

  • 【西散原创】唐赵芳作品 | 走笔外罗渔港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2018年休渔开海的第二天,我们一行四 ...

  • 焦庆福:写作的初衷,是为了给学生“以身作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孔雨童 孙远明 杜鸿浩 在此次"青未了"散文奖评比中,来自邹城的焦庆福凭借<寂寞小石楼>获得了二等奖.一个老八路军战士回乡后的故事,在焦庆福平实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白公仙渡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白公仙渡 湖南  范诚  这次回到故乡,我又来到白公渡口. 这是我最为熟悉的渡口.从记事起,跟父母进城,到18岁离开 ...

  • (散文百家)吴 玲/边城之旅

    散文百家 边 城 之 旅 吴 玲(重庆渝北) 边城是一个令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它在我的心目中颇具神秘色彩,就因为沈从文著的<边城>,我在心里无数次想象过它的模样.洪安边城是重庆市秀山县的一个 ...

  • 【老街采风】廖俊强:跟着时代行走的古城

    在老街小巷穿行,中为本文作者. 说起贵港老街,我们这一辈人要到二十世纪八十年初才有机会逛得多一点,原因是西江大桥通了.桥未通行时,过江北县城中心,要在南江坐机帆渡船过江,一般一轮渡等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 ...

  • 环海南骑行7,锦山镇到文昌-东郊椰林

    第二天,2021年3月14日,锦山镇到文昌高隆湾,81公里 离开文昌孔庙,继续前往东郊椰林. <文昌旧志>云:(文昌江)源有二:一出县境之迈南山,一出龙塘.至县南一里合流,又东南达清澜港入 ...

  • 抱愧北大石桥

    从赊店古镇乾维门向北一公里,就是自方城而来的潘河.北大石桥静卧在潘河之上,清清的流水在桥下穿过,遇到了被洪水掀翻的石条,激溅起无数的浪花.斜阳之下,行人稀少,偶尔有几辆汽车驶过,更显出了北大石桥的落寞 ...

  • 【河南】《智泉流韵》特邀作家艾平原创散文《东 湖 的 别 致》

        艾平,笔名,中尉,平顶山市人,供职于平顶山煤矿机械厂,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散文作家.2001年开始发表文章,在<散文选刊><平顶山工人><作家报><中国 ...

  • 【西散原创】吴松良作品丨是年二十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写下这个标题,是2021年5月.今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