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经成功了,只是你自己不知道

许多创业者都有一个伟大的目标,都以马云、李彦宏为楷模,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很多人都在一种拼命三郎的状态,这种精神非常令人敬佩。

可是当你真的去了美国,即使是在硅谷和华尔街,你也能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生活节奏其实并不快,华尔街九点钟以后,几乎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

有一次我约一个朋友聊天,我们从华尔街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就没看到一家咖啡厅在营业,只好坐在纽交所对面的一把长椅上聊了好一阵。我看看表那时间也不过才晚上9点钟。远比不上中关村的创业大街,12点以后还是灯火通明。

前些日子去了趟东京,感触就更深了,我第一次去日本是在九五年,虽然觉得当时日本人的工作节奏比美国人快,但比起深圳人走路来说还是慢的,不像我们想象的和媒体报道的那种“工作狂”的形象。

20多年后再去东京,最大的感受就是日本人的状态有点像欧洲了。步态慢了,生活节奏更慢了,在新宿大街上步履匆匆的,往往是来这的中国人。

我把我这种感受和一位日本朋友交流,她是个“中国通”,在一家日本的律师事务所工作,她幽默地说,我的爷爷曾经很忙,现在我们没有那么忙了。她指着身边的中国同事说,他们最忙。

欧洲人的生活节奏就不用说了,他们似乎好像提前进入了共产主义,而美国人民和日本人民,不约而同地都经历了从忙到闲的曲线,而且流行着一种“闲文化”,闲得那么自信,那么踏实。

中国经过三十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爷爷的今天就是孙子的明天,这样一条忙闲曲线,也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地到来了。

有钱有闲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了,中产阶级的规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壮大过,在这样的商业生态环境下,再想像20年前那样一夜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还有诞生大企业的环境,但在欧洲和日本几乎都是小企业的汪洋大海,精致的小作坊遍地都是,而且做个几百年不是什么新鲜事。

随着中产阶级大规模的出现,我们现在的商业生态和美国、日本有些相似了,那我们的创业也应该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求得适者生存。

如果把创业目标还盯着几十年前涌现出来的大咖们,对于今天的创业者来说,这个目标是不是有点老了,且不说这样的目标在这样的商业生态环境下能不能实现,如果一个丛林中都是是这样的独角兽,巨无霸的大恐龙,而不是一个千姿百态的生物群落,那有多可怕。当年的恐龙也许就是这么灭绝的。

一个奋斗目标,让绝大多数人都成为失败者的话,那么这个目标本身就有问题了。

中国有句老话,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大哲学家黑格尔说,我终于实现了我在这个尘世的目的,人活在世界上,只要有职业和妻子,就万事皆足了。

这些话听起来都有点庸俗,不思进取,其实能够做到身边有人可以爱,有事情可以做,有理想可以追寻,并能够长时间地保持这种状态,这就是成功了。

这样无数个人的小成功汇集在一起,就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大成功了。

都是心里话和大家分享,今天送给大家的彩蛋是李宗盛的《凡人歌》,保持一份好心情是成本很高的,经风祝你好心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