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耘」|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
【个人简介】
梁耘,1943年生,陕西蒲城人。196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7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山水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陕西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名誉主席。师承脉络:范宽、沈周、石涛、髡残、龚贤、黄宾虹、潘天寿、石鲁等大师。1986年始,弃人物画专攻山水,以照金山脉、黄陵古柏、渭北村寨为描写对象,兼及华山、陕南风光、西域景色等用笔奇崫老辣,姿肆放纵,画风淳厚沉雄,不投机取巧,人称“老笔梁耘”,创“梁耘柏”风范。
1977年,参加由轻工部组织的“祖国山水”“革命圣地”“园林名胜”工艺美术资料写生团陕西组,成员有崔振宽、叶坚、李世南、梁耘、马云等八人,赴陕北、陕南、华山、秦岭等地写生八个月,入编白描画稿二十余幅。
1981年,创作人物画“春集归途”、“吮”在群众艺术杂志发表。
1982年,两幅油画作品参加“全国煤炭职工美术作品展览”,其中《晨阳》获三等奖。
1984年,创作人物画“夏夜絮语”,参加陕西省庆祝建国35周年美展。
1985年,组画农村速写三幅在陕西日报发表。
1986年,创作电影宣传画“野鹅敢死队”、“谭嗣同”两幅参加西北电影宣传画展,“野鹅敢死队”获三等奖,“谭嗣同”获荣誉奖。
1992年,在陕西省美术家画廊举办梁耘山水画展,展出作品百余幅,得到专家及社会各界高度认可。省电视台拍专题片“梁耘的画”予以宣传。陕西日报、艺术家杂志、陕西画报皆组专版介绍梁耘其人其画。
1994年,组建并成立铜川市美术家协会,任首届美协主席。带领铜川市美术写生团到黄帝陵、黄河、照金山脉作焦墨写生,创作焦墨“黄陵古柏写生图”,创作巨型山水画“雄立”参加全国第八届美展。
1997年 ,创作“曙光的呼唤”,参加全国第二届群星杯美展。
1998年 ,速写长卷“渭北莽塬大岭图”入选“全国首届写生展”。两幅作品由辽宁出版社“名家画山水”出版发行。
《汉武帝挂甲柏》69x69cm
2000年,入选大型画集《书画家荐览》。
2001年,国画作品《曙光的呼唤》参加建党八十周年美展,荣获二等奖。
2002年, “春暖图”、“江岸人家”由国家邮政局印制成明信卡全国发行。
2003年, “西部风韵”梁耘山水画册出版,引起画界高度认可与关注。
2004年, “雄立”在人民日报发表,二幅作品在经济日报发表。12件作品参加中华名人书画展。
2005年, 组建并成立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任该会主席。举办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首届会员作品展。作品“生生不息”、“秋色渐去”参加“西部风韵”全国名家邀请展。同年,被世界文化艺术鉴定中心、中国收藏学会研究会授予《当代国画家市场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称号。作品及传略入编《中国美术名人名作博览》、《中国画领军人物》、《书画家荐览》、《艺术英才》、《中国书画鉴藏》、《世纪丹青》《大家风采》《中国画传承》《当代中国画名人录》《画坛典范》《美术报》《中国画》《中国收藏报》《文化艺术报》《墨色》等大型典籍。
2006年, 带领山水画研究会会员到黄河、榆林、靖边等地写生,举办陕西省首届写生展。参加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书画展,展出作品十幅。
2007年,参加中日水墨邀请展。经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评估委员会评估国画作品每平方尺4000-5000元。
2008年,《中国书画名家》梁耘专题在陕西卫视播出。赴郑州、洛阳等地举办“梁耘山水画巡回展”,反响强烈。
2009年, “梁耘山水画”专题片在中国书画频道播出。
2010年, 带领学生到仓颉庙、四川剑门关、陕南写生,创作焦墨古柏组画六幅。枯笔老硬苍劲,极具个性化语言,初创焦墨古柏面貌。
2011年, 为陕西会议中心铜川厅绘制“照金春色”丈二山水画。《名家梁耘》在收藏天下播出。《梁耘作品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新长安画谱梁耘山水卷》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被省美协聘为艺术顾问。
2012年,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成功举办了“老笔梁耘山水画展”,引起轰动,受到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与认可。崔振宽、程征等艺术家及评论界从不同角度高度赞扬“老笔”梁耘作品大气、正气、雄浑、深邃、厚重,具有时代精神,有很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集《古柏风韵》。《美术观察》、《美术报》、《荣宝斋》、《中国书画报》等均组专版宣传。
《柏林牧声》97x97cm
2013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编印出版《光荣绽放》一书在全国公开发行。此书精选了中国12位实力派书画名家。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启功、石鲁、沈鹏、梁耘、 刘大为、霍春阳、龙瑞、何家英的作品。
2017年,和程征、王宁宇等著名艺术家去美国进行学术交流。以雄强劲健、老辣朴茂之笔作焦墨古柏60余幅,形成独具特色,具有强烈主体精神和表现主义的新画风。
2018年4月,“焦墨古柏绘心声”访著名画家梁耘专题在陕西广播电视台播出,同年9月,“焦墨古柏绘心声”访著名画家梁耘专题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外播出,反映良好。
2019年,5月份参加中韩墨韵书画名家艺术交流展。11月,千耦其耘 —— 梁耘师生作品展在西安天然汇艺术馆隆重举行。著名山水画家崔振宽,著名美术评论家程征等参加了开幕式。著名美术评论家程征先生谈到,梁耘是一个很有天分的艺术家,他画的柏树,实际上是他人格的具体形象化,在全国范围具有代表性,有不可取代性。
2020年,创作焦墨着色北国雪景图40多幅,受到画界和评论界高度认可与关注。8月份参加“众妙之门——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12月份参加由《文化月刊》组办的“匠心墨色——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21年5月份参加《文化月刊》组办的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丹青精神——全国美术名家学术邀请展”。
获国家级奖项:
电影宣传画“野鹅敢死队”获西北电影宣传画美展三等奖。
“雄立”参加全国第八届美展。
“渭北莽原大岭图”参加全国首届写生展。
“曙光的呼唤”获建党七十周年美展二等奖。
【作品鉴赏】
老笔三变,大器晚成
崔振宽
梁耘从艺五十余年,西安美院就学于工艺美术专业,因素描功夫扎实,造型能力强,毕业后改画人物,八十年代中后期,兴趣又转入山水,可谓早期三变。此后的三十余年来,他的山水画也有“三变”,即“渭北山水”、“黄陵古柏”和“高原冬雪”,此“三变”是指山水画表现对象的三个类型。类型虽有三个不同,而他的审美取向、精神内涵和语言艺术则是一以贯之,即画风朴拙苍厚、书法用笔、点线造型、焦墨为主。
《根脉》134x173cm
画如其人。表现客体对象,其实折射的是画家自身。梁耘出生在渭北高原的蒲城县,生性又是朴实无华,举止言谈、待人接物及兴趣爱好毫无纤巧灵秀之气,在看似温文尔雅的外表中蕴藏着西北大汉的“生冷噌噘”的个性。于是对艺术则是喜欢拙而舍弃巧,作品意境则取之苍凉厚重而避开优雅散淡,艺术人生则忧患于农村苦乐而从不出世逃离现实,直面艰难而从不避重偷巧。
《森森古柏浩然气》134x173cm
批评家张瑜撰文标题称“老笔梁耘”,“老笔梁耘”也就成了他的微信网名,“老笔”者,大抵谓其用笔“老到”、“老练”、“老辣”,中国画最独有的特点是“笔墨”,而“笔墨”又以“用笔”为本,中国画的用笔,历来有苍和秀,拙和巧之别,用笔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绘画风格,笔“老”画亦“老”,笔“苍”画亦“苍”,所以梁耘的山水画也是“老到”、“老辣”,苍茫浑厚而不纤巧秀丽。
《轩辕柏》118x180cm
“书法用笔”、“以书入画”,是中国画笔墨的神髓,书法用笔有“方”、“圆”之别,有“北碑”“南帖”之意,碑主方而帖主圆,方主刚而圆主柔,形成我国南北两大书学体系。梁耘临过多年魏碑,书画用笔的特点是“实”和“拙”,追求“金石味”而非“书卷气”。梁耘又深受黄宾虹的影响,以书入画,以“写”代画,坚持中锋用笔为主,行笔稳健,“留”、“圆”、“重”而绝少轻浮和甜俗,也就没有了“妄生圭角”和迟滞刻板的笔病。
《生生不息》144x182cm
梁耘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于1982年,是他参加方济众先生主持陕西国画院研修班时所作。他真正从人物画转入山水则在84年之后,时年四十多岁,他没有在临摹古画上下多大功夫,直接面向生活,从写生入手。因为此前画过多年的人物画,对中国画的一般规律已有相当理解,1987年题为“初习山水写生”的作品中,章法构图,用笔施墨也已相当娴熟。这时他又从张仃先生那里找到了焦墨山水的趣味,也许是和他的秉性和他的生活环境有了某种契合,从90年代后,作水墨山水的同时,重点则转向焦墨山水,一直延续至今。
《翠云廊古柏》60x97cm
1989年初冬,梁耘独自深入渭北照金山中写生十多日,他面对照金奇伟雪景,突然悟得北宋范宽的《寒林雪霁图》就是以照金为蓝本。范宽是华原人,可能是照金山中的范家砭归址,华原与照金同属今日渭北耀县,梁耘的论述已有理论家另文谈及,姑此不赘。从梁耘这幅名为《列阵江山图》的焦墨写生中已显示出他对山水画长卷图式的把握,对山体结构的处理和焦墨语言的运用也很见功力。1992年他做了另一幅长卷式速写《渭北莽原广视图》,虽为钢笔写生,但也体现了他对黄土高原非常复杂的结构的线型表现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铁骨铮铮》60x97cm
1995年,梁云从渭北铜川调入西安,长安画派的遗风,后长安画家的相互影响,无疑对梁耘山水画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1998年创作的《曙光的呼唤》,构图端庄,结构严谨,笔墨精到,气势恢宏,显示梁耘对大幅山水画的驾驭能力。 山水画,在人们的想象中往往有一种惯常的模式:或青山绿树,烟云缭绕;或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或深山访友,空山抚琴,茅屋座读,寒江独钓之类。梁耘则一味的渭北高原、黄土高坡,没有成法可供借鉴,经过长时间的艰难探索,2014年前后,他推出了别开生面的“渭北山水”。
《二龙戏珠柏》60x97cm
梁云的渭北山水舍弃了传统山水常见的大开大合,大面积的虚空云断,采取了满构图、平面构成、两度空间的表现手法。以坚持老辣的笔线勾勒出镶嵌在黄土原坡中的农家院落、屋舍、窑洞。或独家独户,或隔壁雨鄰,偶有鸡犬毛驴穿行其间,在苍凉荒寒中建构了一幅幅其乐融融的高原乐居图,形成了表现黄土高原景色的独特画法,标志梁耘山水画个人风格的确立,也形成了梁耘山水画的第一座高峰。 松、柏长青,抗风霜耐严寒,可数百千年而不衰,是顽强坚毅,刚正不屈的象征。南方多松,所以松树为古今南方画家常画的题材,而柏树则少有画家涉猎。
《君斗严寒舒傲骨》60x97cm
梁耘生长在渭北,长期在铜川工作,距北边的黄陵县约一个小时车程。1994年,梁耘约了几位画友赴黄陵写生,被黄帝陵古柏所震撼,一口气画了数十幅焦墨写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古柏”成为他继“渭北山水”后的第二个创作主体,开辟了山水画的一条新路。黄陵古柏主干挺拔伟岸,枝干虬龙走蛇,树纹盘屈错节。这些形象强烈的震摄着梁耘的心灵,所以他初期的古柏是对景写生,如实反映。经过二十余年的磨砺,迨至2018年前后,画风大变,从原先的画群柏,到画独柏,从画整棵柏树到画局部,最后干脆删去了,从形式语言上有细碎之虞的絮状柏叶,只留下力度强悍的主干虬枝,经过一系列蜕变,完成了从写形到写意,从形象表现到精神升华,从具象刻画到抽象性表达的转化。于是,画面越来越简练,结构越来越强悍,笔墨越来越老辣老到,从而也具备了很强的现代性、原创性和“唯一性”,形成了梁耘创作的第二个高峰。
《源远流长》97x180cm
2019、2020年间,梁耘几乎在古柏高峰的同时又推出了“渭北雪景”系列。梁耘从小爱雪玩雪,及至成年又多次在茫茫大雪天与画友一起进山写生,并画不少雪景。经过长期反复锤炼,对雪景处理办法有一定积累。近几年,在画渭北焦墨山水的过程中,以赭石施色,偶然发现与雪景相仿,于是逐渐完善创作了一批与众不同的雪景作品,可谓偶而得之。自古以来,很多画家喜画雪景,而画法大都趋同于一个模式:以简括的笔墨勾勒出山水树石的轮廓,在以淡墨渲染天空水域,留出远山和坡渚的空白,烘托出苍寒空寂幽淡的雪境,可染先生曾在一幅作品题跋中说,他爱雪景,但很少画雪景,他喜欢重墨画法,雪景的感觉出不来,于是用“弹粉法”,终未得到满意的效果(大意)。还有的画家画雪景,一味模拟制作冰雪的真实的表面效果,而舍弃了笔墨得不偿失。可见要创作出一种新的画法很不容易。
《仓颉手植柏》69x138cm
梁耘的雪景画法仍沿用了他的重笔焦墨,更加满幅的构图,没有大面积的虚空,而在整幅画面的每个局部结构中留出疏密有致的空白,画面虽然顶天立地,边角也大多封闭的严严实实,巧妙留出的大空小空,使画面呼吸畅通而不迫塞,重笔焦墨而不轻薄,尤其在赭石色调的烘托下,既有皑皑积雪的寒意,又有暖洋洋的温馨,用笔的力度和平面空间的现代手法,赋予了作品不同于古人,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化表达,独创一种雪景新画法。
中国画历来忌“求脱太早”,梁耘早年择业有“三变”,可谓半路出家,数十年的艰难探索,年逾古稀实现衰年变法。从他近年来的势头看,今后再会有几变,不知道,但从目前成就而论,可谓“厚积薄发而大器晚成”。正是:老笔衰年呈三变,何愁画史不留名。
《风雨如磐》69x138cm
《焦墨老窑居十五》69x138cm
《幽情》69x138cm
《秋山劲柏图》69x13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