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很好很好,可偏偏还不够林俊杰

每个歌迷都习惯因为某个特质去思考,进而喜欢一个歌手——这种因为特质而被引动的小好感,我们通常叫做标签。

套用一句看上去很没有格调的老话:能被打上标签的歌手未必称得上好,可真正的好歌手,几乎人人有着自己的标签。

在这个人人都在刷抖音,人人都想着靠资本、热度和基本流量去撑起音乐的时代,这种标签便尤其显得重要。

回到问题的核心——为什么我们愿意相信,2004年是个井喷的年份?

不光是因为我们拿到一张CD,全碟循环,一次下去发现了至少四五首脍炙人口的金曲,更基于哪怕最普通的歌迷都能从这些专辑中毫无遮掩的窥见这些歌手的特质。

我们能看到周杰伦的天马行空和复古深刻,我们能轻松读取到蔡依林想要迎来蜕变的独立人格和持续成熟的女人心。

我们还能不受任何阻碍的感受到,陈奕迅为了凸显某种并不简单的格局,在发出呐喊——

写到这里的时候,对话框突然弹到我眼前:林俊杰呢?

我看着对话框愣了五秒,发现有些词穷。

这当然不是林俊杰专辑的水平低,更不是他如今的声名和传唱度还不够。

令我陷入沉默的真正理由,或许只有一个——

自2003年的《乐行者》以来,到如今16年过去,早已经是个成熟音乐人的他,始终显出了一点纠结,始终显得不那么鲜明。

换一种最单一的说法的话,是这样的:歌迷们可以毫不费力的列出林老师成吨的爆款好歌。

可要问他们“林老师到底靠哪张专辑塑造风格”?

对不起,当下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

某港台音乐大佬不止一次解释过:

鲜明的旋律人格仿佛一支磨快了的锥子,轻薄而锋利。

华语能人千千万,为何只有一个周杰伦?

你可以把这界定出“天生奇才”的空间感,但说到底,其实是因为他的音乐能做到“一听就知道这是周杰伦”。

林俊杰呢?

他可以把情歌唱得娓娓道来,以至于我们现在还时不时会想为什么《江南》是“圈圈圆圆圈圈”;他也可以把本来非常简单的小意象弄得简单直白轻松愉快,比如《豆浆油条》。

他退后一步,就能完成深情的陈述《可惜没如果》,看似没什么格局的小爱,又能在向前迈步的时候,又去告诉我们什么是《伟大的渺小》。

这能够让我们肯定一件事:林俊杰如今在歌曲主题和基本旋律意识上的广度和深度,其实是足够的。

他需要的,是找到一张真正有着高度统一性的好专辑,将自己数十年来努力塑造的音乐人格真正凝聚起来。

毫不夸张的说——他和他的歌迷,也许从头到尾都在期盼这张专辑的诞生。

某种意义上,这个诡异局面的形成,其实和林俊杰的个人性格,以及他在音乐上强烈的内心诉求有很大关系。

“如果你们要把我的一切拿走,只能留下一样东西,我希望是音乐创作”。

实际情况是——这是我在买过《乐行者》和《编号89757》的正版CD之后,林老师最让我感慨的一句话。

除此之外是以下这句——“其实音乐说到底是个相对自由的东西”。

这些年他受过无数肯定,抒发过许多心声,甚至在看到《可惜没如果》的歌词时一度泪流满面,为何这两句话听上去如此有冲击力?

道理很简单。因为音乐终归是一种个人创造力的集中展现,文字也如此。

这大概是为什么如今我们并不那么在意歌手的逻辑标签,而更喜欢说“XX是个优秀的唱作人”。

因为创作和演绎注定是音乐,或者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所固有的两个侧面。

至于他的纠结,在当下这样的成熟度上,其实也更容易被理解:

一方面,林老师是人所共知的“行走的黑胶唱片”,这意味着他完全能够演绎哪怕是最高规格的旋律和主题。

另一方面,如今的林老师依旧没有找到一个更加坦然,更加合适的标杆来完成这种演绎。

一定要解读的话,我们或许可以这么比喻:

林老师金曲无数,演绎上亦是惊为天人,甚至他对某种情绪的执着都令人既感且佩,可是——

周杰伦有他的《范特西》,陶喆用了“细腻却大气”的心思去培育《黑色柳丁》,王力宏在精致和圆融之下邂逅了《盖世英雄》。

林俊杰呢?

《白马啸西风》里,金老留下了这么句耐人寻味的话:“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如今我愿意这样形容我印象里的林俊杰:

不是每个人生来就能扼住命运,成就《范特西》般惊才绝艳的声名。

时间轴指向如今,他的一切都很好很好,可偏偏还不够林俊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