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作是成长最快的方式
由于互联网,电子产品的发展。人们平均阅读量偏低。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手机上,这属于消遣性好奇,喜新厌旧不停地点下去,商家也利用这种心理黏住消费者。
这些内容都属于碎片化,每个内容没有连接,没有反馈,形不成记忆。而且大多是不好的信息,这就会在潜意识里留下印记。比如看到马航失踪,会联想到坐飞机的安全;疫苗事件,会联想到打疫苗是否安全。这些多余的担心只会增加焦虑,不会改变任何问题。该坐飞机还的做,该打疫苗还的打。
浏览这样的信息多了,只会增加心理负担,影响心情。时间也就这样流失了,空虚感增加了。实际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从来不是智力的原因,而是浪费时间的差距。
研究表明:大脑将信息存储在两个地方:工作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工作记忆能够在任何时候保持清醒,但不重复就会很快忘记。
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在1956年做过一个实验。我们在同一时间只能处理七个数字,如果不进行复读,大部分信息就会被彻底遗忘。
比如:请在五秒钟记忆一下14个数字:17483058276891。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记住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必须依赖短期记忆完成。现在试试记住一串15个字母:My heart will go on,几乎一秒钟就记住了。差异在于这些字母变成我们认识的词汇,并关联到存在记忆里的泰坦尼克号主题曲。
如果说工作记忆是一间一居室的公寓,那么长期记忆就是大脑的巨型地下仓库。仓库里的数据越多,越聪明,记忆里越强。
因此当你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不去写就很快遗忘里面的内容,这些只是暂存的工作记忆。只有坚持读,并把读后感写出来,就会形成长期记忆。然后在交流和写作中就会再次调用出来。
美国国家训练营研究结果:听讲的留存率5%,阅读10%。当把学过知识讨论,写反馈,并教授给他人,就能够掌握80%。这个结果的背后就是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区别。
在写了300篇文章之后,才有了深度。现在回想原因,开始写作之前,并没有读书的习惯,长期记忆里的知识只是上学期间留下的,从毕业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是断层的,没有任何知识可以调用,所以文章是空洞的。
写了300篇,也看了上百本书。在读写过程中把新的知识留在长期记忆里。在之后的写作就会激活长期记忆里的知识,从而轻易写出新的文章。
所以灵感来自源源不断的知识在长期记忆里的积累。大脑是一个很神奇的器官,当读书多了之后,会自动把读过的书籍,经历的事情串联起来并分类。就像心理学的臣服,接纳和佛家的放下类似;心理学的当下,临在和佛家的正念类似;佛家的空性和儒家的中庸类似。
读书也是符合“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源于《圣经》中的“马太福音”: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换句话说:每当看到一个新的知识点并找到依附的知识后,又会很容易的把它留在长期记忆里,所以读书越多越聪明。读书写作就是在长期记忆里存贮新的知识。而当你看到新的知识,找不到可以依附的知识点的时候,不到30秒,就会忘记,那么留在长期记忆里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少。
伊恩.莱斯利说: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的人生开始的是好是坏,你知道的越多,就越能让你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且充满各种可能性。那一丝曙光就更容易在黑暗中降临,它把宇宙向你多打开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