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红波 | 《对牛》图 ——赏析习元龙绘画作品触景随想录
《对牛》图
——赏析习元龙绘画作品触景随想录
曹红波
《对牛》图是习元龙同志的一幅得意应景佳作。
该幅作品是属写生、应侯、即景而创作的珍品,其主旨表现在:
一、主题画面展象录
这是一个烟雨朦胧的傍晚,小微稍息的对牛一前一后结伴来到小河边,画面正中央母牛在前、公牛在后,正是“女士优先”的范例,以信步、从容的步态上赏析,应该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前来河边喝水,对牛毛色纯正,体魄健壮,各具神貌,姿势互依、神态相偎,似乎是惊飞了小鸟,驱走了鱼儿才不紧不慢,悠然自得的抬头观望,似动非动,似静非静,亦动亦静间,让人去揣猜、品评、判断是进是停,给人留下几多想像空间,这种画未动而人先动,人未语而画先语,给人以流连忘返,给人以无穷遐想,这可谓是画家的高明之所在吧!
这是“携手并肩”的苦难与共,是“相儒以沫”的互搀互扶,是“不离左右”的互助互慰,从这对牛的静态、体态、姿态、动态、神态、偶然态上,我们似乎理解到了荣辱与共(一荣俱荣)理解到了唇齿相依(一损俱损),理解到了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理解到了惺惺相惜(同舟共济)。身后的大树、衬托着这对老牛不小的牛龄,从身姿上看慢悠悠的是较为疲倦的步履,从神态上看是紧张后的松懈,从状态上看是劳作后的放松和舒展,从神态上看相依相偎的满足,从景色上看是晚霞已过夜幕将临。
二、对牛观势展景录
当我们面对广袤的田野和农村的大地农机化、信息化大力普及的今天,家庭小块田地分散经营,已不适应形势,是不是可以这样的逻辑推理:
小河边上,有过多少老牛俩的相思、贡献、多少顾盼、渴望,多少期待,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了,唯有相儒以沫、不离左右常记心间,唯有相互搀扶、互为鼓励常常怀念,二十余年来,对牛对主人家的贡献,除在大田辛勤耕耘外,还外加生育了十几头小牛犊,不说对大田的付出,就举仅指生子,对主人家贡献的金额就达五位数之巨,用“战功”赫赫将不为过!
老公牛不止一次地叹息到,我们俩硬是将左右邻居的公、母牛都给“打”败了,该村像我们这样的不多。咱的同类对咱都很嫉妒,原因是想和咱攀比没遂,正因没得逞追赶咱才嫉妒咱哩!而如今,我们老之将至,何去何从,虽说是要听主人家的安排,但“进退留转”不能不纳入“议事日程”。老公牛一二再、再二三地告诫老母牛,你要设身处地为自己和为我想想,你现在体力不如从前了,下步是继续留下干活,还是用肉体去换取金钱,为老东家做最后的贡献,虽说听天由命,但,今天之努力还是重要的!
想想这些,老公牛老泪纵横,情绪难以自控,失去了不离左右的母牛,对公牛精神上的打击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
三、对牛情势沉思录
牛,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情势,不同的内容:画家习元龙同志看牛是体态、肌肉的丰满、骨架的壮健发达、站姿的雄势。“东家”主人看牛的是体态、牙口、壮硕度、步幅、步履、雄壮度,进而推测出干活的付重度。而牛贩呢?牛贩则看到的是健子肉的丰满度、牛身高的幅度、骨骼的健壮成度,进而推出产肉率的多少度。同样的雄健在三者眼里结论是截然不同的。画家是为丰满而临摹,主人家是为丰满而劳作,牛贩是为丰满而金钱。
同样的一对牛,不同的人,得出的结论是不尽一致的。
老公牛不止一次地对老母牛说,要她别趴下、勇站起、继努力。更是不止一次地向主人家表白和倾诉,请念起我们这对牛这多年来为你的付出和念起多年的情份,请别卖她和别杀她,让她不带包袱、不留遗憾、安祥、有尊严地、体面走完这一生!
老公牛更是默默地、无畏地、无私地、担当奉献着他自己,目的很明确:让老母牛多在他身边停留几天!
近年来,公牛眼前老出现母牛年轻时的身影!老公牛啊老公牛,你吞下小委屈,吐得了大格局,我满含热泪地叙述完这一切!
(《对牛》习元龙)
-End--
图|网络
作者简介:曹红波,河南邓州人,《桑榆之光》执行主编。
作者往期作品回顾:
杂文荟 | 曹红波:亦图亦文互佐辅——品鉴习元龙同志绘画作品《富贵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