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云中记》:理解灵魂对主体的凝视

  该长篇小说讲述了汶川地震后,四川一个三百多人的藏族村落,伤亡一百余人,并且根据地质检测,村子所在的山坡将在几年内发生滑坡,于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整村搬迁至一个安全的地方。然而村里祭师内心越来越不安宁,他总是惦念着那些死去的人,最终决定返回原来的村落,照顾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亡灵……

  云中村是小说故事的发生地。这是一部饱蘸深情、庄严隆重的作品。阿来说,写作这部作品,他一直是在莫扎特《安魂曲》的陪伴下的,在题词中他也特别致敬了莫扎特,“写作这本书时,我心中总回想着《安魂曲》庄重而悲悯的吟唱”。

  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阿来拿出了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云中记》,整部小说如一部缓慢低回、痛彻心扉的哀歌,又是一部站在现实回望灵魂的颂歌。汶川地震给中国人留下难以忘怀的重大心理创伤,也是新世纪中国标志性的重大灾难事件,阿来《云中记》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当代中国文学关于灾难的记忆上升到了全新的灵魂刻度,他站在为民族创伤谱写安魂曲的高度写作,也触及了现代性背景下故乡的消逝和生命安居的困境等难题。

  《云中记》的故事并不复杂,汶川地震中云中村遭遇灾难,幸存者不仅要面对地震夺走亲人生命或自身完整身体这一事实,还要面对地理裂痕使云中村不能居住,全村必须整体迁徙这一现实。在云中村整体搬迁五年之后,云中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祭师阿巴无法抑止内心对于故乡亡灵的牵挂,重回云中村“履职”。小说以阿巴回到云中村的时间为线索和结构,从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写到第六月,最后阿巴随着云中村一起从山下滑下悬崖峡谷,成了用生命守望故乡和亡灵的真正“祭师”。

  汶川地震发生后,这一灾难压迫着中国人的心灵,很多人的创伤记忆需要文学的抒发和拯救,以汶川地震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并不少见,地震诗歌甚至在2008年成为一时风潮,其中朵渔的《今夜写诗是轻浮的······》极受关注;其他体裁如李西闽的长篇纪实散文《幸存者》也颇受关注。地震之后,评论家谢有顺撰文《苦难的书写如何才能不失重》流传甚广,文章直面现实,又关涉着一个朴素的写作伦理:回避苦难本身,将苦难书写成温情、胜利,都是一种写作伦理上的失重。必须说,一场巨大的灾难事件在要求着与之相匹配的文学书写,我们能从灾难中反刍出什么,也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在精神结构。因为《云中记》的出现,我们或许可以说,中国文学终于没有愧对这个民族的巨大伤口。

  文学如何书写灾难?很多书写事实上都由“灾难现场”所生发,阿来的关注点却在“灾难发生之后”。人们关注如何受难、为何受难、怎样救灾、如何安置等现实性问题——这些问题当然意义重大,可是对于文学来说,它要从这场沉重的灾难中读取的不仅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灾难已经发生了十年之后。重新回看这场灾难,很多现实问题的发生语境已经消失了,我们何以依然回眸?一个重要的理由或许存在于这样的假设中:每一场重大的民族灾难,都应该经由文学记忆的反刍而沉淀于民族精神成长的潜在结构。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的一个民族消化苦难的精神器官。假如所有的灾难都仅仅被作为社会事件来处理,那我们的民族可能获得社会的进步,却不能获得精神的沉淀和成长。这大概是索洛维约夫为何说“我请求你们,诗人和作家们,承担起祭师和先知的使命”的缘故。

  《云中记》是一部重灵魂的作品。这部作品呈现的一个最大的纠葛正是现实与灵魂的纠葛,设若现实的人们可以完全砍断灵魂的牵挂,那这部小说便不能成立,已经在移民村生活五年的阿巴就无需孤身回到云中村伺候那些地震后游荡的亡灵,他也无需置外甥仁钦乡长位置不保于不顾,死守已为空巢的云中村。阿巴的祭师身份是这部小说相当关键的关节。在传统社会中,祭师是沟通阴阳两界的通灵者。祭师的身份是祖传的,事实上,阿巴从父亲处并没有继承了祭奠亡灵的仪式,他继承的只是祭拜山神的仪式。在震前,阿巴的这个身份获得了政府的现代化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政府举办的培训班上,人类学教授告诉他,传统的祭师既安置亡灵,又祭拜山神,前者应予扬弃,而后者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却可以得到延续。无疑,传统正卷入巨大的现代空间中被转化和再造。然而,阿巴这个当初非物质培训班上不那么合格的传承人,却在震后发自内心要去履行祭师通灵之职。值得注意的是,阿巴对于山神及灵魂的存在并非完全没有怀疑。这意味着他其实是一个部分被现代化的人,因此他的“还乡”应视为他自身对于灵魂存在之必要性的一种价值确认。虽然神或者亡灵可能是不存在的,但祭神如神在,即使亡灵是一个假设,阿巴显然相信这是一个对人类大有必要的假设。

  从唯物主义角度看,亡灵的世界显然并不存在。但人类社会为何有如此强大的亡灵文化?一个重要的解释是,将死亡视为生命绝对的结束,这是作为有死者的人类无法承受之重。因此,亡灵所勾连的彼岸世界便为现世提供了道德约束和精神皈依。人类的信仰系统发明了一整套祭祀仪式,正是人类托付自身存在的象征秩序。不过,作为当代作家的阿来,写作《云中记》,其意味绝不在于提醒这一人类学的常识,而是通过阿巴执拗而带着悲剧性的坚守与殉葬,激烈地提醒人应是有灵魂的存在。灵魂在小说中是一个泛指的概念,不仅是尚未消逝的亡灵,而是包括信仰、故乡等等在现代即将消逝的属灵之物。

  现代是一个被全面祛魅的世界,《云中记》这番郑重其事为灵魂复魅,不仅是纪念祭奠汶川地震中伤逝的亡灵,我想阿来的提醒更在于:灾难固然创痛剧烈,但如果我们将死视为人生物性的消失而草草处置的话,才是精神灾难的真正延续。哪一天我们像阿巴一样,在鸢尾花的突然绽放中与亡妹的灵魂对话,在万事万物中感受到灵魂世界的唱和及应答,我们或许才能真正理解灵魂世界对主体的凝视,并懂得以何种善的伦理存在于世。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相关推荐

  • 十年回首,难忘汶川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一个无法被遗忘的时间. 那一刻,地动山摇, 四川汶川8.0级地震, 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 汶之伤,国之痛. 五月,悲伤常常逆流成河 ...

  • 阿来《云中记》 里面有提到五小叶槭

    这是一本有气味的书. 草木之味 在阿来的<云中记>中,主人公阿巴闻到马匹汗水腥膻的味道,"阿巴已经有四年多时间没有闻到这令人安心的味道了.以前的他,身上也满是这种味道." ...

  • 《云中记》

    青色兰香家长鉴书推荐的第469部作品 <云中记> 作者:阿来 长度:约30万字 适合:小学高年级以上 在现实主义层面上描写灾难的作品基本上都让人心存疑虑.原因大家都清楚,大家都怕看到那些把 ...

  • 励志鱼丨云中记

    就算人世间并没有陶韬这个人,为了写<云中记>,无妨创造一个陶韬. 01 雨一直下.陶韬的记忆湿漉漉的.岁月如鱼钩,陶韬是咬钩的人. 不记得具体哪一天了,陶韬想起来一个词--命运--一条河滔 ...

  • 【名师课堂】百强名校“领军考试”“张衡”主题作文养成记——从审题到主体段

    课件.整理.美编:郑俊彩 原 题 呈 现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东汉张衡,出身官宦之家,却无骄奢恶习,平生低调谦逊,清廉正直,淡泊名利,在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文学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上一 ...

  • Soul:英语文化中怎样理解“灵魂”?

    Soul 是英语中一个很常用.也很重要的词语,大多会对应为中文的"灵魂":但英语文化中对 Soul 的理解,和中文的"灵魂"并不是完全相同. Soul 不仅是一 ...

  •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文学的通透之境

    <云中记>写出了人和故土的深挚联系,感受自然.感受生命的一种心灵,守护精神家园的一种态度. 记录灾难当然是一项责任和道义,但<云中记>还有更大的视野.更远的思想,阿来的写作大气 ...

  • 南帆丨回旋的洪流——再读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

    阿来的长篇小说<云中记>自问世以来,持续升温,不断引发圈内外的关注.在当代长篇小说题材中,悬念与奇幻,谍战与科幻成为多数人的期待,而<云中记>翩然而至,以浩大的抒情,吟咏出一曲 ...

  • 竟陵茶事六记之六·灵魂之饮 精神家园

    茶称"嘉木"."瑞草"."饮中君子",有怡情.益智.解忧.排毒功效:备受知识界青睐,誉为"国饮".世界医学专家评为第一保 ...

  • 冥途求生记 · 第一回:云中初探

    冥途求生记 &#183; 第一回:云中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