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染坊史话
兖州染坊史话
杜心广
染坊,即印染绸、布、衣服的手工作坊,古代亦称为染彩商。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我们的先人从掌握纺棉、织布、织绸缎的工艺不久,就掌握了初步的染彩工艺。
我县春秋时代受儒教文化发祥地的影响,民间提倡衣冠整洁,文人、士大夫、官宦人家穿各种色彩的绸缎衣服,百姓穿布衣,那时只分简单的红、蓝、青、紫的色彩。唐、宋、元、明时期,境内广植棉花,纺线织布是民间最为广泛的家庭工业。明、清两朝棉纺织业颇为兴盛,有“兖州至西二百里间,纺车之声毗屋相闻”之说。
我县境内古代染布业历史悠久,但具体的起源年代无考。古代乡村间有种植一种叫“蓼蓝”的草本植物,为原始的天然染料,其茎红紫色,叶子呈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呈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用蓼蓝的叶子发酵后提取染汁,用来染布,通称为蓝靛,蓼蓝叶分蓝、青两种,发酵后的染汁也分为两种,一种叫靛蓝,染蓝色,一种叫煮青,染青色的布,这种天然有机染料,古人不知用了多少年代染出的颜色经久不退,染好的衣料还有一股天然的清香味。
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滋阳乡土志》卷三,实业记载:这种传统的染布
工艺传承至清代末期,城里有染彩商63人,乡村有176人,当年染坊遍布城乡,是人民生活必需的一种产业。那时流行一句口头禅“染坊里没有倒白布的”是指事后没有卖后悔药的,可见染坊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县用这种天然染料染布,和手工作坊式加工方式,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当年染坊加工的白布分两种,一种是土白布,是农民用木制织布机生产的土布,一种是“白洋布”,是从济南、青岛等地运来的,是机器生产的。土布与白洋布宽窄尺寸也不一致,量土布的尺子叫大尺,量白洋布的叫市尺,三市尺为一米,一市尺是一大尺的七寸。
手工染坊加工染布的业务分两种,一种是单染各种颜色,是将白布染成青色、蓝色、紫色、红色、绿色等,一种是染印花布,即在白布上染印出蓝底白花或红底白花的花布,其中有荷花、梅花、牡丹、菊花等花卉和龙凤呈祥、鸳鸯戏水、金鱼等多种图案,既有做被褥面、包袱皮的大型图案,又有妇女儿童做衣服的小花图案。
染印前,要将白布放入清水缸里浸泡透,用大锅蒸过,出笼以后再用木棒槌使劲砸,一直要将布里的浆面砸洗出来,使白布变软,以便着色。所以当年流传这样一句话:染坊里的布是经过大棒槌的。意思是说某人经历的事情多,见过大世面有本事。
若是将白布直接染出各种颜色,可将布晾干后放在专染某种颜色的大染缸里浸染几天,染透,天凉时要用大染锅煮,由经验丰富的染匠老师傅掌握水温,然后放在清水缸里反复清洗,直至水清为止,再搭到五米多高的杉木杆架子上晾晒。
印染各式图案的红、蓝印花布传统工艺很复杂,首先将晾好的白布在各式图案的木制印花模版或用厚桐油纸制版(清末后改用胶版)上印好图案,那白色的印膏是用石灰与豆浆调制的,白布上印上印膏后晾干再染,染上色以后晾干,再把印膏刮掉,就会显示出各种漂亮的图案来,一般人家的年轻妇女过年过节才穿上印花衣服。
染好的布为避免起皱,要上一遍浆,晾干以后还要放在元宝石上踏踩、压平,元宝石是由上下两块光滑的凹形石组成,长约0.6米,宽0.4米,两头上翘,如元宝形故名。晾干的布再洒上少许的水让其滋润,然后缠在圆形枣木布轴上,由一个熟练操作这种工艺的匠人站在上面踏踩,人站在上面的元宝石上晃悠着踏踩着,来回摇晃,如同杂技演员脚踩滚子一般,边踏踩边卷布,使染好的布匹光平、滑润,然后下轴折叠成布匹形状,至此,一整套染布工艺才算完成。
当年,每个染坊的院子里都搭有晾晒布料的杉杆架子,与那一排排的大染缸一样,各种颜色的布料在高高的木架上随风飘扬,是染坊的一大特色。
染坊的客户,分布店批量印染和民间家庭少量印染两种,也有的小染坊专门到集市上收布,下次赶集再将染好的布返还,挣取加工费,招揽生意。每家散户要染的布,都要在布角上写好名字,扎紧做记号,染布时染不掉记号,以防混乱,也有的用竹牌一分为二,各持一半,取物为证。染布的加工费一般是每尺一角到两角钱,印花布比单一色的布要贵一些。
清朝末年,随着外国先进印染技术和染料进入我国,依靠发酵蓼蓝叶子汁天然染料染布的工艺越来越少,我县的大部分染坊都改用济南德孚洋行经营的德国加色拉染料厂进口的“双狮牌”大木桶装化工染料,颜色十分齐全,对我国传统的蓼蓝染料造成很大冲击,每大桶染料重约两百斤。单调的红、蓝印花布,迅速被进口的、色彩鲜艳的花洋布所取代,但是,出于对印花布的喜爱,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仍有少部分人到染坊里加工印花布。
清末民初,我县城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染坊有:马家染坊、赵家染坊、中御桥东路南的谭家染坊、西火巷郭宪德、郭锡九家的“德成永”染坊、民国年间郭锡九请当年的书法家宫缙卿先生书写店名、匾额,规模较小的有准提阁街“义盛永”杜家染坊等。
杜家染坊开办的具体年代不详,约在清朝光绪年间由杜毓龄创办,早期曾在西关附近开办过用传统工艺加工蚕茧缫丝、制作丝线的作坊,开染坊之初,用过蓼蓝叶子发酵后的有机染料,后来随着时代发展,也使用德国进口染料,能购买大木桶染料加工布匹,规模也不算很小,既能染单一颜色的布,也能染各式的印花布。杜毓龄年老后分家析产,“义盛永”染坊一分为二,长子杜学诗承父业继续经营。其侄杜学彬租用刘家院落独自经营,后来杜学彬与本家侄子杜心融等人合伙在西门里开布店兼营染坊。叔侄俩趣味相投,对文化、周易有所研究。解放后,随着社会进步,机器印染业迅速发展,杜家染坊也与其他小型染坊一样逐渐退出市场,解放初期杜家仍保留着元宝石和缫丝制线的工具。
民国年间,兖州城内中山东路东御桥路口西南角甘家大院中(今新华书店位置),由济宁人李又如、吴德宽开办的“华美西法印染坊”规模最大,由三家股份合资,全是济宁人经营,除染各种颜色的布匹和蓝、红印花布外,兼营西服的水洗、干洗业务,这是兖州最早、也是当时唯一的一家。
华美西法印染坊当年在店门口、范氏忠孝名臣坊以东,用圆形铁皮做了一个过街招牌。靠中山东路路南租赁甘氏房院一处,有两间门面房,院内有十几间房子,院中间用大杉杆搭着晾布的架子,染料齐全,能同时染几十种颜色的布料及红、蓝印花布,从业人员二十多人,成为兖州最大的染坊。1952年前后华美西法印染厂停业。
1956年兖州城里几家私营染坊组成滋阳县城关区染业生产合作社,请著名书法家宫缙卿题写了社名,郭锡九、吴德隆均为负责人。还有吴庆彪、韩颐俊、徐同春、马骥良、郭金良等职工二十余名。又扩租了甘家南园搭晾布架和染布大锅扩大生产。
1959年后,染业合作社与机神庙街织丝业联合成立了综合厂,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公私合营染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在东桥南路东,成立了兖州县印染厂,我县传统的印染工艺从此成为历史。1968年,因原料匮乏,县绳经厂转产为县纺织厂,生产过几年回纺布(废布打碎后重纺线织粗布),回纺布也是经印染厂染后销售。1982年,县印染厂、纺织厂、汽车修理厂合并为染织厂,厂址迁往城西旧关村村西,建起了现代化的染织车间,开始使用自动印染机械操作。
现在,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只能在旅游区、民俗馆才能见到流传数千年的我国民间染布工艺和印花布以及用印花布做成的衣物,见到格外亲切。我们应该记住它,记住它曾经在我们祖祖辈辈文明生活中所起到过的重要作用。
兖州老字号染坊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是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在兖州历史长河中应该留下这值得纪念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根据吴德隆、杜心善、甘益哲提供的资料整理。
——选自《兖州春秋》年刊第三期
观兖州 知天下
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