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母亲的目光

母亲的目光

石  鹏||江苏

退休前,我 每次节假日回老家,面对近九十的母亲那慈祥的目光;面对那投来的还像在看童车里孩童似的神情;目睹那用力抓住水果,而有些颤抖的手。此时,吃那带着母亲手温的水果。泪,会在眼眶里打转。辛苦了一辈子,已是耄耋,心里还是疼爱着自己的儿女。

退休了,在心态上我会把自己看做老人。可在母亲眼里,无论孩儿多大,都是孩子。饭桌上,母亲总爱凭自己的记忆,会把孩儿爱吃的饭菜挪到孩儿的面前,看着我们吃着,她脸上露出的,还是我们儿时常见的,因知足而幸福的笑容。

记得六六年夏天,我小学毕业,当时“文革”还处在发动时期,能不能继续上学,到哪儿上,对于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一片茫然。一天上午,母亲让我和她去涧沟旁的水井去抬水。路上 ,她告诉我,她听别人说我被矿上职工子弟中学录取。当时我回头看了看她,见她的脸上满是是幸福的神情。这神情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她是为孩儿能继续读书而高兴呢!

“能继续上学就好。”一边打水,母亲嘴里还一边念叨着。打满了水,抬起水桶时,我觉得很轻,回头看了看,水桶被母亲放在她的面前呢。我见她迈步都有些困难,就要放下桶,想把桶向我这头移动一下,可母亲不让。她轻声说:“走吧,没事”。记得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们一起抬水,有时会把扁担拃一拃zha,量一量,水桶必须放在中间位置,谁也别想讨巧呢!

母亲勤劳能干,家里家外的事都是自己拿主意,要强,性格坚毅。八十七岁那年不小心跌倒,腰骨压缩性骨折,在我家里躺了几个月。这一年,我刚退休,我们兄弟姊妹细心照料。久躺的她开始练习坐、站、走,都是靠坚强的毅力支撑!无论是我驮着让她试着脚着地,还是自己扶着桌子试走,只有在实在受不了时,她才会呻吟。每次从她那坚毅的目光中,我看出她一定能行。结果她站起来了!亲朋好友,就连医生都有些惊讶,恢复得那么好,这么大的年纪还能站起来走路。

母亲勤俭持家,让我们在这个较早失去父爱的家庭里,特别是几个当时没成年的姊妹,仍然享受到了他们该享受到的少年时代的幸福和快乐!记得六十年代那困难时期,我们家属于半工半农,家境要好些。母亲同情弱者,乐于周济亲戚邻里,与邻居和睦相处。不过,宽厚仁慈的她,有时也会仗义执言。家族中老老少少都比较敬重她。她对儿女们惹事犯错管教也甚严。我至今还记得,儿时有一次我和姊妹吵架,母亲直到我们跪下认错方才罢休呢。

我退休前,每次节假日与母亲见面,面对日渐苍老的母亲,都让我心生"歉意"。虽说生老病死系自然法则,人生要面对许多“小别离”,我们应该看轻些。可我总在想:为人子,为生养自己的父母做了些什么?够吗?还能做些什么?

父母是一层天,如果有他们在,我们将会得到他们爱的庇护!如今虽是老朽,但不管她的爱是否是多余的,一句唠叨,一句叮咛,那都是她对儿女力所能及的关爱!我们一旦失去了,那将永远也找不回来,为人儿女一辈子就这一次机会!生育养育之恩毕生难以报答!

即使我们的心灵能变成万道霞光,穿越时空遂道,能够寻觅不经意间遗失的岁月,那也无法重拾母亲给予我们的斑斑驳驳撒落一地而被我们忽略的珠串。那是爱的点滴,会让我们,无法释怀,愧疚而失落。

百善孝为先,爱不能等,孝不能迟。因为人的生命有尽头,孝敬父母,不能给自己寻找不能力所能及的理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现在,我们兄弟姐妹在悉心陪伴已九十有余的母亲安度晚年,许多时候,我们会把老母亲当“孩子”看,“顺其心,不违其志”,家中有了“老顽童”,生活也增添了一些乐趣。

这是我们报答母亲,唯一该做和必须做好的事。每天面对母亲那满足而慈祥的目光,我们心里的幸 福也是满满的。

他们养我长大,我陪他们慢慢变老。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石鹏(笔名),原名张厚富,江苏连云港市中学退休教师。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0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