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河:守护丽江残存的静谧
第五日一早离开丽江去了泸沽湖,到第六天夜间又返回丽江住宿,由于旅途劳顿,加之前日对大研镇的印象不佳,故而我们都懒得再出去逛,吃过晚餐直接就回客栈修养。在第七日返程之前,行程安排了半天时间走马观花似的把束河古镇、黑龙公园和甘海子逛了一遍——也就这程式化的匆匆一瞥,让我们略略感受到了丽江残存的一丝静谧和古朴,对丽江的整体印象也有了些许改观。
从丽江古城往北约四公里,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当年徐霞客曾过此地,他的记述中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最早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从滇南经丽江直达西藏拉萨,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运营发展,促进了沿线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束河即是丽江坝子中保存完好的驿站,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束河坐东朝西,背风向阳,村后山林为玉龙山南下之余脉,山形秀丽,植被茂密,白沙岩脚院有凤凰山,为丽江木氏发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变,呈祥瑞之象,风水上称为“丹凤含书之地”,预言文化昌盛,兴旺发达。上午到达古镇,大门牌坊甚是精美。门口亦见人头攒动,心下以为大研古城的喧嚣又将情景重现。
乍入古镇,石板铺就的主干道上依然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和大研古城没什么分别。一如大研古城所见,束河街道边也时常可见大片的东巴许愿风铃。街边商铺里售卖的,也大多是少数民族的银器饰品和花花绿绿的披肩刺绣,这些大概是丽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商品,很容易吸引女士们的目光,在这里,触目可见披着披肩的风情万种的外地游客。
束河也是户户门前流水,但与大研不同之处在于束河的水渠都很清浅,不管是大街小巷,清澈的渠水活泼泼地日夜流淌,时而在跌宕处还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显得街巷特别幽静。
转入巷子,同样是民居客栈一间紧挨着一间,然而在树木浓阴和流水清音环绕下,显得格外静谧清幽。最大的分别就是这里没有大研那边无处不在的汹涌人潮。透过客栈的大门,还可看见个别游客静静地坐在花木繁茂的院子里喝茶上网,安逸而休闲。
和大研古城一样,束河也有一个四方街,长宽不过30几米,有五条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水流环绕、为丽江坝子最古老的集市之一。作为古镇中心,束河四方街上也是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的比较热闹,但不至于大研那样拥挤到无处落脚。而这幢雕饰彩绘异常精美的三层特色小楼,却是当地的治安派出所。
束河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一站,镇上保留着不少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印迹,镇上有藏族的宗教场所、有传统的造纸印刷老店、有茶马驿站的石板古道、遍地的花木清阴、随处可见的流水池塘……只是我们是匆匆过客,无暇细细品味。诗曰:
砖墙斑驳绿纵横,石板微光复暗明。
独向花轩邻水坐,依稀听见马蹄声。
大研和束河如同一对天生丽质的姐妹,后来,大研嫁入豪门来到城市,阅尽风尘,渐渐变得妩媚艳丽,风情万种;而束河依然居住在老镇上,虽然也见惯了四方行人,却还保留着较多原来的质朴和清纯。对于大研和束河的风情,也许各人有不同的爱好,我只愿束河不要变成下一个大研就好。
为了展示丽江的自然风光,导游也带着我们去了市郊的黑龙潭和甘海子。要说对丽江还有什么挂念的话,稍微遗憾的是没有去等玉龙雪山,尽管据说雪山上早已没有了积雪。
黑龙潭公园也叫玉泉公园,位于丽江古城北象山脚下,资料上介绍似乎很有历史底蕴,导游却说这不过是个老头老太太遛弯的市民公园而已。去东巴谷的路上大巴停了20分钟,让我们自己进去看一眼,抓紧时间转了一圈,确也没看见什么人文古迹,唯独黑龙潭一泓碧水异常清澈,倒影着蓝天白云拱桥垂柳,清幽静谧。人说潭水可倒影出远处的玉龙雪山,然而举目四望尚不知雪山在何处,遑论倒影?
依例绝句一首,以示来过:
玉水横波意态丰,幽潭倒映绿千重。
徜徉不敢高声语,恐起波澜惊老龙。
甘海子距丽江城约25公里,海拔2900米,原为高山冰蚀湖泊,后来雪线上升,积水减少以至干涸,于是人称“干海子”。现在的甘海子是一个三面环山的高原草甸,视野极为开阔,环境清幽宁静,恍若世外桃源。
甘海子草甸从玉龙雪山山脚一直通向遥远的天边,地势平缓起伏,辽阔的草甸上散落着一棵棵矮松,脚下是延绵的草场,草木掩映,不时还有牦牛走过,一派高原牧场风光,衬着雪山远景,是观景拍照的理想之地。甘海子是仰视玉龙雪山全貌最近的、也是最佳的地方,然而当日浮云缭绕,我们依着导游指引的方向,只看见山腰以上白茫茫一片。
雪山既不可上亦不可见,草甸有骑马滑草等收费项目,小乖和老姐都忍不住去体验了一把。雪山莽莽、草甸渺渺,眼前有万仞浮云、遍地红花,我们来过,经历过,感受过。
东巴遥望玉龙山,万仞浮云不可攀。
满地红花谁作主?惟能策马几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