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前阴病--- 概 论
男性前阴病
概 论
男性前阴病是近代新发展起来的泌尿男科学的重要内容。本章包括外生殖器官疾病
和部分内生殖器(精囊、前列腺)疾病,男性不育虽不单纯是前阴病,因其屑生殖系疾
病,所以亦纳入本章。另有一些前阴疾病,如睾丸肿瘤、阴茎癌和睾丸鞘膜积液等已分
别列于岩、疝章中,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则列于性
传播疾病中,故本章不再重复。
男性前阴疾病,历代中医文献均虽有散在的记载,但缺乏系统论述,为对前阴病有
较系统的了解,便于诊疗,兹将有关前阴器官的解剖、生理及其脏腑、经络归属、病因
病机、辨证治法等进行概要介绍。
1 男性部分泌尿、生殖器官应用解剖、生理
1.1 睾丸和附睾 睾丸和附睾中医统称肾子、卵子。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
正常成年男子的两侧睾丸体积大致相同。我国正常成年男子睾丸大小(包括阴囊皮肤在
内)在国际通用睾丸体积测量器15~25。(4.29cm×2.58cm~-5。01cmX3.01cm)之间,睾
丸的外层由坚厚的纤维被膜包绕称为白膜。睾丸中含有许多曲细精管,在睾丸后上汇合
成为由12—15个输出管组成的睾丸网。输出管最后合而为一,离开睾丸即成附睾管,此
管在睾丸之后蟠曲而成附睾。附睾上端是附睾头部,下端是附睾尾,头尾之间为附睾体。
附睾管离开尾部即变直而成输精管。
睾丸分实质和间质两部分,实质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间质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男
性激素睾丸酮.睾丸酮的功能为:①调节生精过程,促进精子发生;②维持男性第二性
征;③促使附属性腺的生长发育;④维持正常的性欲和性强度;⑤促进合成代谢。
睾丸的功能受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LH、FSH)的控制,垂体又受丘脑下部分泌的
促滤泡释放激素(FRH)和促黄体释放激素(LRH)的控制,而睾丸的内分泌则又对LH、
FSH和LRH有反馈调节作用,由此而构成了“下丘脑一垂体一睾丸性腺轴”。
附睾的主要功能是:①贮藏精于,主要在附睾尾部;②精于在附睾内成熟;③附睾
中的吞噬细胞具有细胞解体及对未排出的精子的降解和吸收作用;④精于在附睾内常停
留5"-'25天,通过附睾分泌液的压力,附睾管的收缩及精于本身的活动力,精于被运送
向前,达到输精管.
1。2 输精管、精囊 中医合称为精道。输精管是附睾管的延续,起自附睾尾部,止
于射精管。输精管在精索内向上进入腹股沟管外环,经腹股沟管至内环,进入骨盆。在
膀胱与输尿管之间向内下方斜行,到近中线处成为输精管壶腹部与精囊相连。精囊在前
列腺上方与膀胱底部贴近,两侧各一,与直肠有筋膜相隔。精囊与输精管在前列腺底侧
会合成射精管,穿过前列腺开口于精阜而入后尿道。
输精管的主要功能是:①精子运输的通道;②输精管壶腹是贮存精子、积存导管分
泌的润滑液的地方,是精子的第二个贮存处。
精囊的主要功能是:①贮存精子;②分泌含有蛋白质的碱性黄色液体,可稀释精液,
并对阴道和子宫处酸性物质起中和作用,维持精于在阴道和子宫内的活动,分泌液中富
含还原物质、果糖及柠檬酸+其中果糖能供给精于能量,增强精子活力。
工.3 前列腺 前列腺一般认为相当于中医文献所论的“命门”或“精室”,但尚有
异议。前列腺是一个半腺体、半纤维肌肉性组织,形如栗子,底朝上,尖朝下,其横径
约4cm,纵径约3cm,前后径约2cm,前列腺有坚韧的被膜包绕,被膜突入腺体形成许多
隔,将腺体分隔成五个大叶,即前叶、两侧叶、中叶、后叶.位于膀胱颈部下方,围绕
着尿道和射精管,前列腺的腺管分左右两排,开口在后尿道的后壁.前列腺是最大的男
性附性腺,其主要的生理机能是分泌前列腺液,为精液的组成部分之一,pH值6.45,可
缓冲阴道酸性分泌物,适于精子的生存和活动,其中大量的透明质酸酶可使精于容易穿
过子宫颈和粘液栓及卵子的胶状膜,利于精于和卵子的结合。
工.4 尿道腺 分散于整个尿道,主要集中于前尿道海绵体内,称为尿道旁腺,在阴
茎勃起时受挤压而分泌清亮的粘液,以润滑尿道粘膜表面。尿道球腺位于后尿道部,为
一对,开口于尿道球部,分泌一种粘蛋白,在射精时形成精液的一部分。
1。5 精索 中医称“子之系”,为悬挂睾丸和附睾的索状组织,由腹股沟内环处起 .
向内下斜行,经腹股沟管和外环进入阴囊,终于睾丸后缘.精索由提睾肌、输精管、精
索内动脉、精索外动脉、输精管动脉、蔓状静脉丛、精索神经、淋巴管和筋膜所组成。与
睾丸的血液供应、神经支配和组织代谢密切相关。
l.6 阴茎 中医称之为“茎”、“玉茎”。主要由两个阴茎海绵体和一个尿道海绵体
组成,分为头部(龟头)、体部(海绵体)和根部(阴茎脚)。阴茎外面有薄而具有伸缩
性的皮肤包绕,龟头前端有尿道开口,龟头由皮肤反折形成的包皮裹,包皮可上翻将龟 头裸露出来。正常成人阴茎长度约4。5—8。6cm,横径约2.06—3。08cm。阴茎既是排尿的 .j
通道,又是性交接的器官。’阴茎勃起的原理目前一般认为:①阴茎海绵体中的毛细血管
在性冲动时大量充血,致使海绵体膨胀;②海绵体充血后,阴茎静脉血管暂时阻塞;⑧ .
阴茎海绵体外层有皮肤和两层筋膜包绕,限制着海绵体的无限膨胀.因此,阴茎一旦膨
胀,阴茎即刻勃起。勃起是一种反射作用,中枢在骶髓,由于条件反射或局部刺激可使
其兴奋在性行为的全过程中,精神状态又占最重要的地位。
1.7 阴囊 中医亦称“囊”或“睾囊”。阴囊是由皮肤、纤维和肌肉组织构成的囊
性器官,其内藏有睾丸、附睾、精索等。阴囊是腹壁的延续部分。自外向内为皮肤、内
膜、精索、外筋膜、提睾肌及筋膜、精索内筋膜、精索鞘膜、睾丸固有鞘膜和鞘膜腔,阴
囊在中线有中隔将其分成两个囊袋,两个睾丸位于其中。阴囊是睾丸的外在保护层,主
要功能是调节温度。其调节温度依赖提睾肌的收缩与松弛,藉以使阴囊收缩或舒展松弛。
阴囊恒定的温度范围有利于睾丸产生成熟的精于。
2 前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1 前阴与脏腑
2.1.1 肾 肾藏精,精化气。肾寓元阴元阳,是维持人体阴阳的本源,肾为“天
癸”之源、藏精之所、施精之处。肾主命火,可济心,养肝,煦脾,生髓通脑,是生长、
发育、生殖的根本。凡泌尿、生殖功能,肾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男子前阴诸病如阴
茎、睾丸、精、溺的病变都与肾有关。肾精亏损,精少、不育、阳痿。肾阴不足,水液
不利;肾阳不足,气不化水,可发生癃、闭及水疝;阴虚火旺,炼津为痰,可发生阴茎
痰核及子痰;火扰精室,可发生精浊与血精。
2。1。2 肝 肝藏血,主疏泄。肝脉绕阴器,肝血濡养阴器.乙癸同源,精血互化,
滋补精液.肝主疏泄,维持人体气机的调畅,也关系到精液的正常化生、排泄及阴器功
能的正常发挥。若肝之功能失常或肝经为邪所阻,可发生遗精、疝气、子系拘急、睾丸
疼痛;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湿热下注或温毒乘机侵袭,可发生子痈、囊痈、脱囊、水
疝、阳痿、癃、闭。
2。1。3 脾与胃 脾与胃相表里,经脉相互络属,纳运协调,升降相因,同为气血生
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与肾先后天相互资生,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补充肾精,肾阳温
助脾运,二者共同作用,生殖之精才能不断地化生。脾又有升清和统摄作用,维持着精、
血的秘藏。脾虚水湿下注或津液凝聚为痰,可发生水疝、子痰、阴茎痰核等病,脾虚中
气下陷,可使膀胱失约发生小便淋漓失禁;脾虚生殖之精缺少水谷精微的化源则可致精
少;若精无所固摄则出现尿浊、精浊、滑精等。
2。1.4 心 心主血脉,脏腑百骸均赖心血以濡养;心主神志,各脏腑之间的功能活
动均赖之协调。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则精神互用;肾精充沛,阴平阳秘,精旺关固.若
心火偏旺,肾水不济,相火亢奋,宗筋失去润养,可致梦遗、强中;心火下扰精室,可
致血精;心热下移膀胱。则尿血、淋痛。
2.1。5 肺 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有宣发肃降之功能,能调节全身气机,协助心脏,
调节和推动血液的运行.与肾金水相生,可输精微于肾,使肾精化生之源充沛.为水之
上源,与肾共同参与对水液代谢的调节。若上焦不宣,肺失治节,则水道不利,可致小
便不畅而致癃闭;肺气虚弱,水道不约,则可咳而尿出,甚至小便失禁。
2。1。6 膀胱 膀胱为州都之官,主藏溺,赖肾的气化以排泄。肾气不足,气不化水,
能引起膀胱功能失调,出现溺闭而艰涩难出,或失控而滴沥自遗;膀胱湿热则尿频、尿
急、尿浊、尿痛;膀胱瘀滞则少腹胀急肿痛而癃、闭。
2.1.7 三焦 三焦为决渎之官,调节全身水液,三焦功能障碍,亦可导致水液代谢
的病变,如癃闭.
上述各个脏器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前阴疾病,有时是某一脏器病变,有时是多个脏器
同病,临症时要具体分析。
2。2 男性前阴的经络所属 男性前阴包括耻骨联合、阴茎(含尿道)、阴囊、睾丸、
附睾、精索、会阴等,熟悉它们的脏腑经络所属,对辨证治疗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2。2。l 前阴部位 前阴部位主要与肝、肾、脾、胃的经脉及督脉、任脉等六条经脉
有关。
2。2。2 耻骨联合部 耻骨中医称曲骨,耻骨联合部位即阴阜处,亦称毛际。耻骨联
合部主要与肝、任、督三经有关。
2.2.3 阴茎(含尿道) 阴茎古文献中或称“茎”、“玉茎”、“宗筋”、“阳物”、“阴
器”。阴茎主要与肝、肾、脾、胃、小肠、任、督、冲脉诸脏腑、经络有关。
2。2.4 阴囊、睾丸、附睾 阴囊中医文献又称肾囊,或简称囊,睾丸与附睾则常合
称肾子、卵核、卵子,或简称子。阴囊、睾丸、附睾主要与肝、肾两经有关。
2.2.5 精索 中医称为“子之系”。精索主要与肝经有关。
2.2.6 会阴(篡) 《素问。骨空论》载:“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并谓“……少
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一般认为“中极之下。当指“会阴”。
故会阴部主要与任脉和肾经有关。 。
3 病因病机 前阴病的病因主要有外邪所侵、情志所伤、饮食所伤、劳倦过度、跌
仆外伤和素体禀赋等,其病机则复杂多样,然总不外邪实与正虚两方面,正邪交争,或
虚实夹杂。兹将其主要病因病机分述之。
3。1 外邪所侵 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及虫、毒等。六淫中以寒、
湿、热邪致病者多。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易伤阴气,而致脏腑功能失调、经脉阻
滞。《素问.举痛》:“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
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灵枢。经筋》亦云:“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
结于阴器,络诸筋。……伤于寒则阴缩入”。寒邪所致前阴病,其病机主要为寒滞肝脉、
寒伤阳气及寒湿凝聚等,可发生寒疝痛、少腹拘痛、睾丸疼痛、阴冷、阴缩、精冷不育
等.
湿为阴邪,其性重着粘滞或重浊而趋下,最易阻遏气机,耗伤阳气,且常累及脾肾。
湿邪常见的病机是脾失健运,水湿停留;肾阳虚损,水湿不化。湿邪可以单独致病,如
水疝、尿浊等。更多的是湿邪郁久化热或挟热邪为患,如湿热蕴结、湿热下注可发生肾
囊风、囊痈、脱囊、癃闭、淋浊、疳疮等。
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耗气伤津,其病机主要有热迫膀胱,热扰精室,热伤阴津,
热入营血,化腐酿脓。临床以红、肿、热、痛为其特征,常导致前阴部痈肿疮疡,如囊
痈、子痈等。也常出现精窍与溺窍的症状,如血精、血淋、热淋等。
虫、毒也可纳于外邪之列.由虫致病者如阴虱、疥疮等;由毒致病者,多为性生活
所传播,诸如淋病、梅毒、疳疮、尖锐湿疣等。虫毒所致前阴病,多具传染性。
3.2 情志所伤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谓七情。情志不畅或七情过极均可
致前阴病。情志影响脏腑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紊乱,进而引致脏腑病变。其
病机如心肾不交、心脾两虚、郁怒伤肝、惊恐伤肾、固摄失职、气郁化火等。《灵枢。本
神》:“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
厥,精时自下。”情志所伤可导致阳痿、阴纵、滑精、早泄、白淫、精浊、尿浊等.
3.3 饮食失宜 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或辛辣发物等,最易损伤脾胃。其病机主
要有化源不足,精血匮乏,脾气下陷,中焦不运而致湿热内蕴、湿热下注等。饮食因素
可致少精、不育、癃闭、淋、浊、痈肿等。在临床中饮食所伤亦包括吸烟、吸毒等,酒
性淫热,非惟乱性,亦且乱精。酗酒可因慢性酒精中毒发生阳痿、不射精,对生殖腺造
成损害,精室受损,致精液缺陷而不育。吸烟、吸毒均为燥烈之毒,使脏腑功能败损,均
可造成精子畸形,引起阳痿、男性不育等症。
3。4 劳倦过度 劳倦包括房劳和形劳。《素问.痿论》:“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
筋痿,及为白淫”,色欲无度或房事失节,不但肾精耗伤,肝肾亏损,且外邪也易乘虚侵
袭而为病,正常的劳动和体育锻炼及休息可促进健康,而过度的劳累和安逸都可致形气
受损。《素问.举痛论》:“劳则气耗”,《素问。宣明五气论》:“久卧伤气”。房劳与形劳可
致阳痿、滑精、不育、狐疝、癃闭、劳淋、精浊、尿浊等症。
3。5 跌仆损伤 跌仆外伤可直接损伤前阴部器官、经脉,而造成气滞血瘀、出血、
疼痛、血疝、血尿、阳痿、癃闭以及尿失禁等症.
4 前阴病的辨证
4.] 排尿异常 排尿异常是前阴病最常见症状。
4.1。1 尿频 即小便频数。成人排尿次数白天超过4—5次,夜间超过1次者,可
称之为尿频.尿频而兼尿急、尿痛、尿液浑浊甚则尿血,舌苔黄腻,脉数有力者,属湿
热下注;尿频见尿色黄赤排尿不畅,茎中刺痛,口渴心烦者,属心火下移;尿频而见尿
道灼痛,午后为甚,兼潮热口渴,脉来细数者,多属阴虚火旺;尿频而尿色清长,兼腰
膝酸冷,脉迟细者,多属下元虚冷。
4。1.2 尿急 尿急指尿意窘迫而不能等待需立即排尿。尿急而频、滴沥不爽,兼少
腹满痛,胸胁胀闷,脉弦者,多由肝气郁结,三焦失宣而致;尿急而尿频、尿痛并存,即
“膀胱刺激征”,常兼尿黄,脐腹满闷,舌苔黄腻,脉弦滑,为湿热下注;尿意急迫,尿
少而清,溺后余沥,兼少腹坠胀,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多属中气下陷,摄纳无权。
4.1。3 尿痛 尿痛多由热邪或湿热、瘀血败精、结石等邪阻滞溺窍所致,临床多属
实证。热重则刺痛,湿重则胀痛,若有瘀血块结石异物等则尚可伴发癃闭.尿痛出现于
排尿初始或合并排尿困难者,病变多在尿道;尿痛出现于排尿终末,且合并尿急者,病
变多在膀胱;平时尿道隐隐作痛,排尿后仍感“空痛”,遇劳加剧,则属虚痛。
4.1.4 排尿困难 即排尿滞涩,亦称小便不利。轻者排尿不爽,排尿无力,渐至排
尿滴沥而出,谓之“癃”,但并未尿闭。本症多由热结、湿阻、气郁、瘀浊阻塞而致,故
多属实。小便不利而兼尿频、尿痛、尿道灼热、烦渴、脉数者为热结阴伤;小便不利,尿
液浑浊,少腹胀满,脉濡数,苔白腻者,为湿郁而水蓄膀胱;小便不利,尿液澄清,兼
胁腹胀满,脉弦细,苔薄白者,属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小便不利,尿线变细,兼少腹
胀痛,舌有瘀点,脉细涩者,为瘀浊、砂石等阻塞。
4.1.5 尿潴留 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排出者称尿潴留,有急性尿潴留、慢性尿潴留
之分。尿潴留属中医的癃闭.癃与闭有轻重缓急之分,并可互相转化,由癃至闭者,为
由轻转重;由闭至癃者,为由重转轻。尿潴留见于老年体弱或久病后,少腹坠胀,兼见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细弱,舌淡苔白者,多属中虚气陷;尿潴留,少腹胀痛,尿道
灼热,发热便秘,脉沉数,舌苔黄厚者,属湿热阻滞;尿潴留,少腹胀满,兼见寒热咳
嗽,茎中作痛,脉沉数,苔薄微黄者,为肺气郁闭;尿潴留,少腹胀痛,手不可近,口
不干渴,舌质紫或有瘀点,脉沉涩,为气血瘀滞,膀胱蓄血。
4.1。6 尿失禁 排尿失去控制,尿液不随意地流出者,称尿失禁,亦称“遗溺”。本
症多屑虚,有肺、脾、肾虚之别,但总以脾肾气虚、膀胱不约为主,多见于老年前列腺
增生症和前列腺摘除术后.
4。2 尿液异常
4.2.1 血尿 伴尿频、尿痛者称“血淋”,不痛者谓之溺血。血尿其病位责之肾与
膀胱。初始血尿则多来自尿道,终末血尿多来自膀胱三角区颈部或后尿道,全程血尿多
来自膀胱颈以上的病变;无痛性血尿,应排除泌尿系肿瘤,肾绞痛后血尿,常见于尿路
结石;血尿合并膀胱刺激症状,多见于泌尿系结核或非特异性感染。中医辨证尿血多属
火伤血络。先血后尿或全程血尿,血色鲜红或夹有血块、尿热涩痛、尿频、尿急,苔黄,
脉数者,为膀胱湿热,先尿后血,血少鲜红,时作时止,伴腰酸乏力,潮热颧红,盗汗,
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若尿中带血,尿色淡红,小便频数,或自遗,兼见少腹坠
胀,神疲食减,四末清冷,脉细无力,舌淡苔薄者,则属中气虚弱、脾不摄血。
4.2.2 尿浊 即尿液混浊不澄清,或尿色乳白。尿浊初起,多属实证,常有湿热积
滞之征;病久则虚证居多,常有中气不足之象。若尿液混浊兼有尿频、尿急、尿痛为膀
胱湿热,尿液混浊而无尿频、尿急、尿痛为湿浊下流;若小儿尿色乳白,面黄肌瘦,腹
膨厌食,则属脾虚夹滞.
4.2.3 乳糜尿 乳糜液进入尿液中排出,即是乳糜尿,多为晚期血丝虫病的症状,
类似中医“膏淋”与“尿浊”,多由下焦湿热、清浊不分所致,或因劳伤脾肾,脾虚中气
下陷,肾虚固摄无权,精微脂液下流而成。
4.3 前阴部疼痛 前阴部疼痛包括耻骨区、腹股沟部、阴茎、睾丸、阴囊部、会阴
部所出现的疼痛。如前阴部胀痛,或走窜,或阵阵刺痛,外无红肿灼热,或有痛性结节,
精索静脉曲张,外伤血肿等,脉沉弦,舌紫暗或有瘀点者,为气滞血瘀;少腹拘急,牵
及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收缩,得热则缓,脉沉弦或迟,舌苔白滑,为寒滞肝脉;前阴
阴囊红肿、灼热疼痛,或睾丸肿胀疼痛,发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多
见于子痈、囊痈,为下焦湿热;前阴部疼痛,其痛隐隐,或呈空痛,房劳后或排尿后明
显,多为肾虚所致;兼形寒肢冷,腰膝酸冷,尿清长,阳痿、脉沉细无力,舌淡苔白者,
属肾阳虚;兼见眩晕耳鸣,潮热盗汗,遗精,射精痛,脉细数,舌红少苔者,属肾阴虚;
前阴疼痛轻微,或为刺痛,阴囊内并有包块或附睾结节,或阴茎有硬结,勃起疼痛等,脉
沉、舌苔白滑或有瘀点,为痰瘀凝结。
4。4 阳痿与阴缩 阳痿指阴茎勃起障碍,或举而不坚,不能完成正常性交,常伴性
欲低下。可由肾阳不足、阴精耗损、肝郁不疏、心脾两虚、湿热下注等多种原因所致,一
般病程较长;阴缩指阴茎有上缩拘急收缩感,或阴茎内缩并伴少腹疼痛,多由寒邪伤于
厥阴之筋所致,病程较短。
4.5 强中与阴纵 强中是指阴茎异常勃起,持久不疲软,亦称阳强。房劳所致阴茎
肿胀而痛,兼心烦,口苦、目赤、舌红、脉弦者,属阴虚阳亢、相火妄动;阳强而兼尿
涩痛、苔厚腻,脉濡数者,为湿热下注。
阴纵是在非性交时阴茎挺长不收或肿胀而痿软,兼见阴痒、囊肿、口苦、苔黄腻,脉
濡数,多为湿热流注肝经,下注阴器,致气血阻滞、血流不畅而致.
5 常用治法 男性前阴病的治疗可分内治法与外治法.以下为常用的内治法,外治
法则详见各具体病种。
5.1 清利湿热 本法具清利肝、胆、膀胱、下焦湿热的作用,适用于湿热蕴结、湿
热下注所致子痈、囊痈、癃闭、精浊、尿浊、尿频、尿急、尿痛等病症。应用时需注意
病位和脏腑,如外阴部疮肿,有局部红肿热痛,病在肝经,属肝经湿热,且湿热蕴结久
而化毒,清热利湿并兼泻火解毒,常用龙胆泻肝汤或加蒲公英、地丁、败酱草等;尿频、
尿急、尿痛、尿浊、茎痛,病在膀胱,屑膀胱湿热,用八正散、萆藓分清饮;肾与膀胱
相表里,肾阴虚而兼湿热,宜滋阴除湿汤.湿热证尚需分辨是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或湿
热并重而加减用药。
5.2 疏肝理气 本法具疏通气机开阖、畅活气血,调节情志活动的功能,适用于肝
气郁结、肝失疏泄条达所致前阴病,如某些因肝郁所致的性功能障碍、气疝、男子更年
期综合征等。常用方剂逍遥散、枸橘汤。
5.3 暖肝散寒 本法具有温散肝经寒邪,透达阳气,促使气血畅流的作用。适用于
寒滞肝经,经气被遏所致的少腹拘痛,睾丸胀痛,阴茎内缩、阴冷、寒疝等症。常用方
剂如暖肝煎。
5.4 活血化瘀 本法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作用,适用于因湿热久羁、跌仆损伤
以及久病不愈等致使血脉凝滞、瘀血停留之症。如阴囊血肿、茎中涩痛、睾丸肿硬、前
列腺肥大、阳痿、强中等症。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抵当汤等.但气为
血帅,气行则血行;血因寒则凝,得温则行。故活血化瘀常需据情配伍理气、益气或温
经散寒药应用,以提高疗效。
5.5 化痰软坚 本法有温化寒痰或清化热痰、软坚散结,使气机通达,痰浊化解,
消散肿块的作用,适用于脾失健运、痰气互结或痰浊凝聚所致的子痰、阴茎痰核、精液
囊肿、前阴部肿块类疾病。常用方剂如二陈汤、消瘰丸、阳和汤、小金丹等。
5.6 涩精止遗 本法具有固本涩精、止遗精、缩小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失藏,精
关不固,溺窍失约的遗精、滑精、早泄、遗尿、尿失禁等症。常用方剂如金锁固精丸、桂
枝加龙骨牡蛎汤、桑螵蛸散等。滑泄之病多与脾肾亏虚有关,涩精止遗常需与益气补益
等配合,标本兼治,以提高和巩固疗效.
5.7 温补肾阳 本法能补肾阳之不足,益命门之少火,振奋机体阳气,消除全身虚
衰及性功能低下等征象。适用于肾阳不足,命火衰微所致的阳痿、阴缩、阴冷、色厥、睾
丸萎缩、阴茎短小、精液清冷、房劳少腹痛、夜尿频多等症。常用方剂如金匮肾气丸、右
归饮,五子衍宗丸、龟鹿二仙膏等.肾阳虚证多伴脾阳不足,故温补肾阳亦常是脾肾同
治而温补脾肾,如还少丹。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故又常用温补肾督,如龟鹿二仙膏.温
补肾阳同时也要注意阴阳平调,不可温补太过而导致阳亢。
5.8 滋补肾阴 本法能壮水之主,补肾阴之亏虚,恢复机体阴液之不足,使阴器得
以濡养,阴精有所补充。适应于肾阴亏虚所致的精少、不射精、精浊、精癃、梦遗、早
泄等症。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汤、左归丸、大补元煎。“乙癸同源”,肾阴虚常伴肝阴虚,
即肝肾阴虚,故滋补肾阴,实亦滋补肝肾。肾阴虚常伴有相火偏亢,而出现阴虚火旺,故
有滋阴降火,如大补阴丸、知柏地黄汤。补阴药,性多滋腻,一派阴柔之药,久服必碍
脾胃之健运,故长期服用需注意配伍。
以上为男性前阴病的常用治法,临床可一法应用,亦可两种以上治法并用。
[述评]
本章所论的男性前阴病,是中医男性学的部分内容。清.傅山著有《傅青主男科》一
书,但囿于时代限制,未得到应有发展。近20年来中医男性学迅速崛起,男科建设趋向
完善,但仍多列为中医外科学的分支学科。
男性前阴病临床较为常见,其中不乏难治之病。中医治疗这些疾病虽有一定优势,但
未臻完善。借助于现代诊疗技术,中医对本门类疾病认识上不断深化,疗效不断提高,如
前列腺疾病在中医文献中都宠统地归属于“淋、浊、癃、闭”的大范畴中,现在就都从
这大范畴中区别出来,而有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等性质有别的独立病种,
这都是有利于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如前列腺增生就可依据其增生的程度、病理类型选择
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使中医的辨证治疗针对性更强,疗效更确切。又如男性不育不
但从“肾”主生殖之精的藏象理论去认识,更深入到精子质量的微观领域去探求,于是
中医的宏观理论与现代的微观认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以提高精子质量为治
疗核心的男性不育中医辨精论治理论,这无疑是一种发展。这些例子也充分提示了一种
中医男性前阴病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模型,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