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洛神
上古有许多关于女神的传说 其中以美著称的 当推洛神。传说洛神就是宓(mi)妃 是伏羲氏的女儿 嫁给了上古洛阳地区有洛氏部族首领洛伯。宓(mi)妃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 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 养畜 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她美若天仙 能歌善舞 有河氏的首领河伯垂涎于她的美貌 为抢夺宓妃 不惜大动干戈 洛伯战败 宓妃不堪受辱 投洛河自尽 天帝封她为洛神。
宓妃的动人之处 不仅在于她聪明 理性 坚贞 而且还在于她脱俗的美艳。据王逸注《楚辞·天问》记载 当年后羿在世的时候 曾经在梦中与洛水女神宓妃相爱。这一传说强化了宓妃的爱神语义 令她成为众多文人心中的美神 爱神。洛神作为爱与美的象征 在中国文学史 美术史中身影随处可见 “洛神”成为女性美的代名词。
楚国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诉说政治失意的同时 回顾了他单恋宓妃的心路历程。当年他曾命令云神丰隆乘云驾雾 去寻求宓妃。
曹魏诗人曹植在洛水边上写下《洛神赋》 形容宓妃外貌“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远远看去 就像是太阳从朝霞里升起 又像是芙蓉站在绿色的波纹上 双肩瘦削 小腰婉约 秀颈修长 皎洁如玉 发髻高耸 丹唇娥眉 明眸皓齿……在她身上几乎堆砌了一切赞美女人的词汇。
《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 描写动情 神人之恋缠绵凄婉 动人心魄。东晋大画家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 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 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书法家王献之也深爱洛神 爱写《洛神赋》。他写的《洛神赋》书法 共计十三行 真迹已不复存在。今只传贾似道所刻石本 因石色如碧玉 世称“碧玉十三行”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 笔致洒脱 清杨宾《铁函斋书号》认为“字之秀劲园润 行世小楷无出其右”。这样 洛神之美 又通过书法 绘画得到进一步解读。
牡丹之美与洛神之美是相通的。唐代诗人徐凝的《赏牡丹》诗云:“何人不爱牡丹花 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 千娇万态破朝霞。”诗人怀疑洛阳牡丹是宓妃亲自设计和创造的伟大作品 因为牡丹的美丽香艳 很像是宓妃本人的化身。
洛神作为洛河和洛阳的守护神 数千年受到洛阳人民的尊敬和崇拜。一代女皇武则天多次祭祀洛神 并亲作大型乐舞《唐大飨(xiang)拜洛乐章》。在洛阳民间 对洛神的敬仰历代不衰 人们用歌曲咏颂洛神 在舞台上演绎洛神。“洛神有灵逸 古庙临空渚。”曾位于洛川街洛河岸边的洛神庙更是屡坏屡修 香火鼎盛。
洛神守望的洛水是中华民族的圣河 洛神守望的洛阳是中华民族的圣城。洛神之美 实际上是洛河之美 洛阳之美的代表。她凝结着厚重的历史之美 诠释着河洛儿女对美的感悟和追求 承载着千年帝都的文脉风流 隐含着泛爱众生 厚德载物的精神情操。她是洛阳 也是巍巍中华永远的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