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许多方法行不行,干了也不一定能确定
【异史氏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个道理似乎做教师的都明白。实际的情形往往是总希望有一个手到擒拿的高招,谁不希望省时又省力哦。实际的情形是,凡可以直接拿来的不过是形式,或者皮毛。譬如现如今普遍使用的小组讨论,有多少不是形式上的与皮毛上的,不仅浪费了师生的时间,更慢慢消解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还给相当一部分学生提供了逃离课堂的机会。早些年我与同仁们探讨过小组讨论的分组以及怎样的问题必须讨论,但并没有深入,也没有真正搞清楚这些基本问题,最终的结论不过是在策略上必须坚持综合分组与动态分组,在内容上必须是学生不能独立搞明白的问题可以讨论,有挑战性的任务可以合作,但如何操作,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形灵活处理。当然,我也在一些公开课上看到成功的小组讨论的,不过走近其中,透过一下些细节就可以发现那是事先排练过或者安排过的,所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
最近翻史蒂芬·D. 布鲁克菲尔德 史蒂芬·普莱斯基尔等人的《如何讨论:以最短时间达成最佳结果的50个讨论方法》,我的感慨是,我们的所谓研究探讨不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思维下的研究与探讨而已,根本无视人家早就造好的桥打通的隧道。偏偏要去摸石着石头过河!不过作者在序言中还是正儿八经地说“小组讨论没有万能药。如果有人说他有这个方法,那么你就敢肯定,他一定不是专业人士,他属于那种敢承诺任何事情的人。”怎么从桥上或隧道里过去是每个人自己的事。这也是每每有人问我,你说的就一定行吗时,我总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不一定,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与做法,在我这里曾经行过,也有过不行,到你那里也许行,也许不行。我不是卖大力丸的,不可能给你承诺一定行。我一惯的主张是,所谓研究最好从研究文献开始,看看我们想解决的问题别人有没有研究过,研究到了什么地步,如此可以避免重复人家的故事,也可以避免呛水或淹死。至于人家的这法那法行不行,干了才知道,不行也不一定是人家不行吧。明天,试着同一班老师用用《如何讨论:以最短时间达成最佳结果的50个讨论方法》中的某些方法看看行不行。不干,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