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坛之争 刘备无遗作 但诸葛亮是他最好的作品
诸位看官,小子昨天为大家介绍了三国文坛之争。这三国文坛之争魏吴两国是皇帝挂帅,而蜀汉差点事是诸葛亮挂帅。
乱世不仅出英雄,也出雄文。而文士搜肠刮肚写出的文章,影响力还不如大佬们随便写就的公文,战争间隙随便吟诵的诗文出名。这三国大佬中,魏武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不输诸葛亮的《出师表》。都是公文的范文。然而文以载道。学语文本质上也是在学思想品德。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那是教人忠孝的范文,不选入必背古诗文简直没天理。而《让县自明本志令》难免文过饰非。所以语文课本选曹操的文章只会选其的诗赋。绝不会选其的公文。至于孙权也有若干公文传世。但是首先必背古诗文已经够多了。其次这公文是不是出于臣下的捉刀也未可知。而三曹的诗赋那是意之所发。而诗赋是最难作伪的。《出师表》是臣下对君主上表。找人捉刀那是欺君。何况言辞质朴恳切。以诸葛亮的才华绝对是写的出来的。如此种种都让吴国文学在必背古诗文之战中全员扑街。
然而三国之中文风之战,实在说是蜀输于魏的,提到蜀汉的文风。就两个字质朴。在蜀汉先军政治的大环境下,是养不了那么多的文士的。而诸葛亮本人大概也讨厌蜀川的艳丽文风,这蜀川汉朝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莫过于司马相如,扬雄。而扬雄是个有严重污点的人。《舌战群儒》中诸葛亮对战程德枢提出了著名的君子之儒小人之儒说。而小人之儒的典型就是扬雄。其批评扬雄的言辞可谓字字锥心:【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杨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两汉时期的蜀川文学说难听点就是马屁文学。这种马屁文学在盛世还能是个点缀,而在乱世就是滋生小人之儒的温床。所以诸葛亮自然是起带头作用反对这种矫作的文风。
而蜀川文风也为之一变,由艳丽转为质朴。不得不说是对蜀川文学的一种昇华。然而这种昇华并不能使蜀汉文学的竞争力整体上升。在文坛之战中,依旧是蜀逊于吴。首先诸葛亮按籍贯算,可以算北方人,也可以算南方人。但是就是算不到西南蜀川人。他的文学成就,怎么也算不到蜀川文学。而陈寿,李密这样的本土作家。虽然也继承了蜀川文学的特色,也学来了诸葛亮质朴文字的精髓。但最后都仕晋了。中国给历史人物定国籍,那是仕哪国就是哪国人的。现在标注陈寿,李密所在的朝代。都是晋。且陈寿,李密在仕蜀时也确实没有什么名著传世。所以算不到蜀汉里。
而蜀汉文学最可遗憾的事,是皇帝刘备没有什么著作传世。一般人提到刘备好像刘备啥都不会。其实刘备是文武双全。武的方面三英战吕布就是明证。而文的方面,刘备是正规接受过经学教育的。卢植是其老师。如果论学历,刘备的学历应当还在曹操,孙权,诸葛亮之上。曹操是花花公子型的人物,孙权是【少有余闲,博览书传,历经史籍,采其大旨,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诸葛亮读书也是【观其大略】。刘备本人可能不喜欢寻章摘句,但却接受的是诸葛亮等人最排斥的寻章摘句经学教育。
那么为何学历如此高的刘备没有著作传世呢。我想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战争的原因导致其作品全部散佚。第二曹操在其中年之后北方大定,曹丕,曹植在父亲的荫护之下都有足够的时间搞文学创作。孙权偏安东南,东吴总体而言战少合多。也有足够的时间搞文学创作。而刘备一生都在创业阶段。忙的连写公文的时间都没有。第三搞学术研究型的人才,普遍不适合搞文学创作。虽然刘备不是只会勋章摘句的腐儒。但是毕竟受这种学风影响深远。导致其文学创作力衰减,最终没有著作传世。
而刘备没有作品传世,反而造就了诸葛亮的文风大盛。帝王最应有的才能就是识人之才,诸葛亮何尝不是刘备最得意的作品呢。
转发加关注好运连连转
九零超哥如是说
侃古论今道风云
预知天下兴亡事
订阅!
微信号superman19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