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国兴:不争的智慧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温国兴:不争的智慧
不争的智慧
温国兴
早上跑步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件事,在一个交叉路口,两辆出租车停在路中央,一名司机冲着前面的出租车破口大骂,原来是前面的车别了后面的车。遇到这样的事如果不管,我的内心会不安的。于是我劝解他们,都是出租车,又没有刮蹭,赶紧去拉活吧。他们余怒未消,悻悻地各自开车走了。
在马路上开车,一些出租车是争道抢行交通陋习的急先锋。他们见空就钻,能抢就抢。我在过马路时,绿灯亮的时候也要看看左右两边的车辆是不是停下来,如果两边的车道空着,就不敢过马路,说不定远处可能飞驰而来闯红灯的车。那些争道抢行的车辆,表面上看是为了抢时间,实质上是为了抢金钱,没错,因为时间就是金钱。但是他们没有想过,这样开车是十分危险的,一旦发生事故,你抢了一年或者抢了多年所多赚的钱,都会化为乌有了。
在现实生活中,象出租车这样争抢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而争抢的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我们的古人早已为我们总结出不争才是大智慧,很多人没有很好的理解,靠着小聪明、小计谋蝇营狗苟,牟取一些蝇头小利。
在很多人的案头或抬头可见的墙壁上,都摆着或挂着写有“上善若水”的条幅,其寓意很清楚,告诉人们要学习水的善性。“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老子认为,在自然界中,水是最善的,是值得人们学习效仿的。《道德经》的第八章全文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告诉我们,水为什么是自然界最上善的物质,是因为水的善可以利于万物而不去争什么。水本身没有什么形状,装在什么容器里都可以。水在表面上永远向下流淌,显示出谦卑的品性,而这只是一种表象,水是默默无闻地升高的,只是不被人们所认知而已。水不升高的话,怎么能向下流呢?水经常处于人们所不愿意待的地方,这使水达到了最高境界。水可以洗干净很多东西,水表面上虽然脏了,但是水却能够通过循环实现自我净化,再以清洁的水奉献给人们。水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但是几天不喝水就不行了。老子告诫人们,要学习水那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只有象水那样不去争名逐利,才能远离灾害。所以说,不争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而争名夺利则是愚蠢的行为。有大智慧的人不去争却能获得很多,包括最为宝贵的赞誉;而总是斤斤计较、寸利必争的人,虽然可能获得眼前的一些利益,却损害了珍贵的荣誉,最终遭人唾弃,身败名裂。
在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的前四回中,活画出一个争名夺利的典型形象,这就是孙悟空。一个石头变成的猴子,因为给大家找到了好的住处而被拥立为王,应该满足了。可是这只猴子并不满足,他还要争长生不老,于是四处访仙学道。学到了长生不老之术后,他还不满足,于是到东海龙宫之中借兵器用。说是借其实他从未想还。龙王送他大刀和方天画戟,他都嫌轻。最后让他拿到了如意金箍棒,终于称了他的心愿。他又跑到森罗殿把自己的名字勾销了。当玉皇大帝将孙悟空招到天庭封他为弼马温后,开始他还感到满足,但是很快他知道这是一个很小的官,就离开了天庭,到花果山过他悠闲的日子了。他自封为“齐天大圣”,好不快活。当玉皇大帝再次将他招到天庭,按照他的愿望封他做了“齐天大圣”,他又大闹天宫,最后被压在了五行山下。如果不是唐僧西天取经解救了他,说不定还压在那里呢。
《西游记》用一首诗做了概括: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晚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人,虽然一时可能占到了便宜,但是不会持久,不该得到的终究不会得到。
不争的智慧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开车不应争道抢行,这样才能畅行无阻保障安全;同样地,为人处事不去争名夺利,这样才能积攒功德,保持身心的健康。
欢迎在留言区内评论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