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传奇的太监!15岁权倾朝野,一手遮天,杀人无数!竟然善终
众所周知,宦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最初宦官只是作为一个服侍皇上和后宫妃嫔的角色,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宫围中,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皇上的想法,能够把握皇上的心思,所以到最后他们成了皇上和后宫妃嫔们最为倚重和信任的人,他们的权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是个宦官无论是从才智上还是从能力上他都有限,但如果得到了皇帝的信任那么他说的话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明朝称之为传奇太监的就是这位汪直,他的家族因反抗明朝,被明军灭族;他因年龄太小,被送进宫里当太监;他本应该与大明有着灭族之仇,却甘心为明朝立下不世功劳;他15岁时,以太监之身,执掌军政大权,朝廷百官不能与之直视;他是大明权力最大的太监之一,也是一品大员及内阁首辅巴结的对象;他二十多岁,尚在年轻之时,就退休养老;他退休后遭到百官弹劾,却受到皇帝百般庇护,最终得以善终。
汪直擅政,指太监汪直通过西厂控制、扰乱朝政的时期。虽然汪直擅政没有像王振擅政一样导致明朝政权有颠覆的危险,但其却打开了宦官通过警察特务系统与朝廷官员勾结的先例。
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广西发生叛乱。明军前去镇压,随后大胜,明军将这些叛乱者全部斩杀,汪直就是这次叛乱相关人员的儿子。当时他只有三岁,年龄太小,于是明军就把他送到宫里,只要他阉割后还能存活,明军就能在他身上换点喝酒钱。幸运的是,汪直活过来了,还被安排到成化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万贵妃的宫中当侍从。
根据史料记载,汪直在一年后,因为为人圆润,就被万贵妃推荐,成了御马监太监。这里要说的是,明朝和清朝不一样,清朝,只要是个宦官都叫太监,但在明朝,只有掌握实权的宦官,才叫太监,如司礼监太监。而御马监一听名字,就知跟马有关,但御马监是除司礼监外,第二大太监官署,除了养马,还要在军队中充当监军,并统领皇宫禁卫军。
官职晋升并不令人为之惊奇,令人赞叹的是他的年纪,有记载汪直做到御马监太监时只有六岁,当然,另外还有其他年龄的说法,无论是几岁,只知道他在很小的年纪就能看出将来一定有所作为。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要知道后面汪直同志的事迹更加劲爆。由于在当御马监太监期间,汪直表现优异,深受领导朱见深的信任。作为领导,朱见深同志很想有一番大作为,深感朝廷腐败到了极点,于是他建立西厂,便要汪直人西厂督公,奉旨专打朝中的"大老虎"。而此时的汪直,只有15岁,此时的汪直,也权倾朝野,到了事业的顶峰。
由于《明史》的可信度不高,所以《明史》对于西厂,其实还是有许多不实描述的,在我们印象中,西厂罪大恶极,陷害忠良,虽然当初打着"专打大老虎"的旗号,但在里面打死的忠臣数都数不过。
但事实上,西厂是真的打过大老虎的,里面打死的官员确实是有,但只有一个!建宁卫(属福州)指挥使勾结倭寇,草芥人命,而且他还想让自己收编的强盗混进倭寇中,在沿海地区劫掠百姓。这样的罪行,本来就是死罪,西厂打死他,一点也不冤。
由于西厂的权力原来越大,在朝廷上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汪直渐渐地成为了朝廷百官巴结的对象,这么一说,你可能认为他就只是一个沉醉在自己权势里的一个贪腐之人,但其实不是,汪直也做了不少好事,他奏请成化皇帝,科举除了文举外,还要有武举。成化同意后,让他置办武举。汪直将武举选出来的状元,纷纷投入到了边疆敌患区。
往往人的锋芒是会害了一个人的,由于汪直权力太大,严重影响了其他人的利益关系,很多大臣终于忍受不住,纷纷弹劾于他。成化最终也顶不住压力,让他去南京"养老"。说是养老,但在他二十岁的年纪,又谈何养老这一说呢?不过是暂时性的隐退罢了。汪直以为他还有重返朝廷的机会,后来孝宗朱佑樘即为,想重新任用汪直,但受到朝廷百官的一直反对,他的这个希望也就彻底破灭了。在南京的汪直,虽然没能有个好的仕途,其实他也不算差,后期朝廷百官对他的打压愈演愈烈,但都被成化皇帝,以及孝宗皇帝压了下去,最终得以善终。
所以,从汪直本身来看,我觉得他这个人是成功的,能在小小年纪就掌握大权被人顾虑,如果要真的一直待在朝廷上,那明史恐怕就会变了个样吧,但在客观上看,他确实做了不少坏事,残忍地杀害那些忠臣义将,这是要遭到世人谴责的,只可惜历史就是历史,事情已经返生了,当时皇帝就是信任了这位被人诟病的凶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