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济仁的方子,养肾,治心脏!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昨天,我给大家讲了国医大师李济仁先生,用提振胸阳的办法,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事儿。
我不知道你记下来没有。
其实,李师治心脏,高招还有很多。下面我要说的这个故事,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揣摩、分析的。
话说有这么一个患者,当时年纪是63岁,姓王。
这个人,常年高血压,后来就屡次出现心前区的不适,类似闷痛感,还有一点紧缩感。
什么时候严重呢?就是外感风寒,或者情志抑郁的时候。
疼了咋办?来点硝酸甘油,能缓解一下。
不过,这个毛病,始终是好不利索,发作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患者没招了,到医院去,确诊为“高血压性冠心病”。经过治疗,效果平平。
后来,此人要求中医治疗。几经周折,他终于坐在了李济仁大师的对面。
刻诊,见患者脉象细数,舌绛红少苔,脸上发红,口里发干,晚上睡觉还多梦。心前区胀痛不适的同时,肢体阵阵麻木,脑袋还眩晕,心里头有惊慌之感。
当时,李师开方子,但见——
当归、党参、丹参、夜交藤各15克,川芎、五味子各10克,麦冬、何首乌各12克,黄芪20克。水煎服。
结果,患者用药以后,感觉到诸症大为减轻,但是依然口干舌燥,舌头还是红绛。这时候,原方加入生地20克,鲜石斛10克,再用7剂。
这个时候,患者心前区的不适,基本消失,夜间睡眠安好。李师嘱咐患者今后服用相关中成药以善后,最终诸证悉平,血压平稳。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啥之前用西医西药治不好的病,用中医汤药可以治好?
我不跟你卖关子了。我直接告诉你实话——这个患者的问题在于心肾不交。李师用了交通心肾的办法,解决了患者的根本问题。
什么是心肾不交?
心,在上头,属火。肾,在下头,属肾。它们就好比地球南北两极一样,是人体阴阳的两极。肾和心,阴与阳,必须相互交融,才能确保身体阴阳平衡。具体说,肾水能上济心火,使得心火不过亢,心火能下暖肾水,使得肾水不过寒。只有这样,才能让身体阴阳平衡。
那对于文中医案里的患者来说,他的问题,就是肾阴不足了。舌红苔少,脉细数,这就是典型的肾阴不足的舌脉。阴虚有内热,所以患者脸红口干。虚热扰神,所以患者睡不好觉。肾阴不足,肝阴不得滋养,于是肝风内动,肢体阵阵发麻。
那么,这个肾阴不足,是怎么引起心脏不适的呢?很简单,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则心阴不足,心火偏亢。心血的运行和生化,离不开心阴。心阴不足,心血就容易亏虚。血虚,则血行不畅,容易生瘀。心中热邪灼伤津液,炼津成痰,于是痰瘀互结。痰瘀之邪,阻滞脉道,你告诉我,患者的心脏怎么能没毛病?
因此,要想改善患者的问题,就必须滋补肾阴,使得肾水上济于心,心中阴血充足,虚热得以清化,这样才能实现心肾相交、阴阳调和。
当然,要实现这个目的,并不容易。我们看李师是怎么遣方用药的——
当归、党参、丹参、夜交藤各15克,川芎、五味子各10克,麦冬、何首乌各12克,黄芪20克。后来又加入石斛和生地。
这里头,何首乌、石斛、生地、麦冬,用于养阴清热。其中,何首乌专补肾阴。生地滋补心肾之阴。麦冬滋补心阴。石斛滋补中下二焦之阴。这是治疗的基础。
在这之后,用当归、川芎、丹参养心血、活心血,用五味子安心神,用夜交藤来养心血、助睡眠,用党参和黄芪来补气,使得气旺则阴血自生。如此一来,患者阴虚、血滞、血热内扰、心神不安等问题,就都解决了。
读者朋友,你看到这里,是否能体会到李师此方的价值所在呢?
其实,有相当多的冠心病患者,可以从肾阴不足论治。这样的人,心脏难受、焦虑不安、易惊易吓、夜卧不安,同时手脚心容易发热,脸发热,腰膝酸软,口干肢麻。看舌头,发红,看脉象,细数。这时候,就应该以滋补肾阴论治。人家这是心肾不交啊。心肾一交,百病消。心肾不交,百病闹。这样的例子, 我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每每能遇到。实践证明,李师的方子,如果能科学加减应用,的确会帮助很多人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了,也不是说,所有冠心病人,都有肾阴不足这个根由。病人的类型,千差万别。辨证,更是纷纭复杂。我希望非专业的读者朋友,能在中医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李师的配伍。专业读者,你一定要把这方子和经验牢记。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业界精华啊。
当然,通过这个,我们也能体会到,肾阴的保养是多么重要。我以前说过,一寸肾阴一寸金。肾阴不足,百病蜂起。你看,心脏里的毛病,中医认为,就可能和肾阴不足有关系。所以说,生活中,我们务必保养肾阴。肾阴足,健康长寿才有保证。
为了保持原案风貌,配伍里用的是何首乌。我个人认为,制首乌较为安全、妥当。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