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四点才算是看懂姜文,《邪不压正》才值回票价
作为“北洋三部曲”的终章,《邪不压正》从开拍之初就备受关注,看过之后才明白,大家喜爱的那个姜文一直没变,《邪不压正》传承了姜文电影的特点,是比《一步之遥》更完整紧凑的故事,为三部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通过电影至少总结出这部电影的四个特点,把这四点看明白,才算看懂电影、看懂姜文。
“这就是姜文的风格”,这是观众谈到姜文电影最常用到的一句话。那到底姜文的风格是怎样的?这其实也是《邪不压正》一个特点。姜文的电影自成一派,从镜头语言、叙事方式、到色彩运用都有极强的个性,在姜文的电影中总能看到他的任性和极强的控制欲,他喜欢用小景别凸显人物的情绪和想要传达出来的氛围,他喜欢用重彩,带给观众紧张、热烈和魔幻的氛围,他喜欢用符号,比如女性的肢体、梯子,和登高上房。
以上这些,在《邪不压正》里都有,不过在色彩的运用上这一次表现的平和了一些,姜文力求展现出北平真实的一面,开场不久就还原了一个雪后的北平,镜头从前门火车站转到正阳门,扫过天安门,跟着车进入南池子,一丝不苟。符号的表现依旧,有许晴的臀和手中复古的电话,有隐秘的钟楼和屋顶上的撒野,人物塑造上依旧传承了姜文电影中的疯魔、癫狂,看完电影,这些都深深的刻在了脑子里。
第二点,姜文在这部电影中,找准了艺术和商业的平衡点。表面上是一个酣畅淋漓的复仇故事,姜文在其中糅合了多种元素,解构、重建,最终为故事和人物服务,进而变成自己的风格。如开场就看到了昆汀擅长的暴力美学,背负血海深仇的青年,被设计出开朗活泼的个性,又丝毫不觉得尴尬,整部电影节奏紧凑,简单的复仇故事很容易被观众理解,经历完《一步之遥》的烧脑之后,观众找回《让子弹飞》那种直接、爽快的观感。
但电影中同样不乏浪漫情怀,这部分是姜文的任性与坚持,也是他献给影迷的礼物。开场用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号爵士组曲,其实就相当于告知观众,电影有优美、热烈奔放,同时又不失庄严的基调。接着姜文为电影构建了两个世界,地面上的世界是蝇营狗苟、尔虞我诈,屋顶上的世界是天真烂漫、儿女情长。人物的纯粹和世界观的纯粹,使得电影传递出莫名的美好。另外,姜文还没忘给电影扣紧一个维持到最后的悬念,要复仇的李天然,他的仇要怎么报?在七七事变的大背景下,有筹谋、有混战,李天然的复仇之路上有刺杀、有追车、有爆破,也有结尾高潮处硬桥硬马的打斗,尽量满足了观众的口味和诉求,到了这里,电影已经值回票价了。
第三点,看似直白的人物性格和简单的人物关系,其实极有韵味,也有很多解读空间。姜文毫不掩饰对演员的喜爱,他在电影里把彭于晏的性感拍到尽——他赤裸的上身被盖满印章,他披着斗篷在屋顶翻腾跳跃,他哪怕只是一般的对话也迸发出荷尔蒙的气息;另一边,是姜文对表现女性的迷恋,许晴的魅惑和周韵的纯真互为对照,很容易就让人想到《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宁静和于北蓓,原来二十多年过去,姜文始终没变。同时,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值得玩味,没有亲生父母的李天然,在电影里和姜文饰演的蓝先生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最大的可能是他只不过是蓝先生手上的棋子,最后李天然把蓝先生送到医院,他叫蓝先生父亲被拒,才明白两个人其实没有什么父子的情分,他想和巧红一起走,又被拒绝,最后孑然一身的李天然,有着姜文想要表达的孤独。
最后一点,是姜文十足的创作热情和对细节的锱铢必较,这决定了姜文的电影总能有高品质。早在发导演特辑的时候,就有影迷提到彭于晏在旧金山奔跑时,身后金门大桥没有修建完成的画面,这符合历史,说明姜文的认真;之前在一档节目中,姜文提到电影中大片的屋顶其实是在云南占地4万平米一砖一瓦搭建,而没有用绿幕特效,同样带给观众真实的质感;追车、爆破的戏份量不是很大,但姜文还是请到了罗礼贤和他的猛龙特技团队,为观众呈现了高质量的汽车爆炸场面。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邪不压正》,25年过去,姜文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始终未变,反而是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在《邪不压正》里进一步放大,这是一部能够同时满足影迷和普通观众的电影,也是姜文五年磨一剑的好作品,首日票房过亿,让我们等着见证姜文“跑着把钱挣了”的奇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