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画,很中国!

作者:张 震 配图:王叔晖

中国是戏曲大国,戏曲史有二千多年,戏曲的表演形式有三百六十多种,戏曲剧目数以万计。

中国最早有戏曲可以追溯到先秦,最早有类似戏画的作品是在汉代后期,在洛阳发现的汉墓中就有描绘“鸿门宴”的壁画,在山东嘉祥县武氏祠内的墙上也有后汉时期“荆轲刺秦王”的石雕,此时的戏画作品,只是一种较为简单的人物形象,还谈不上更多的美术价值。

戏画进入南北朝之后,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有了歌与舞相结合的“歌舞戏”,到了唐代,由于唐玄宗的大力支持,戏曲有了更大的进步,形成了有组织、有规模、有固定演出场所的专业队伍,所以至今戏曲演员若拜祖师爷,都会拜唐玄宗李隆基。

时光进入到宋代,又出现了“宋杂剧”,杂剧就是把歌曲、宾白、说唱、舞蹈结合起来的一种表演艺术,我们今天能看到 “宋杂剧”的绘画,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宋杂剧”砖雕,在河南偃师、温县博物馆里都有收藏;另一种是画作,也仅有二三幅都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其中一幅是以剧目为题的《眼药酸》,《眼药酸》是宋代著名的杂剧,酸,指穷酸迂腐的人,剧情是一个贩卖眼药的人,推销眼药给一个穷酸迂腐的人,两个人在舞台上装傻充愣,贫嘴逗闷,其实这幅画在当时主要是起广告作用,为宣传这个剧目而画的。还有一幅叫《杂剧图》,画面上有两个戏装女演员,一个头戴浑裏,腕有钏镯,穿对襟旋襖,另一个头戴花冠,腕有钏镯,穿背子加腰袱,这张画其实和《眼药酸》差不多,同样都有广告的意思,宛若今天的戏曲剧照。

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发达时期,出现了四大元曲大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出现了至今都脍炙人口的剧目——《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元代的戏画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仍然是以纸本、绢本、壁画为主,只是在形式和内容上,比之前的朝代丰富了一些。

在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有一幅元代壁画《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就可以佐证,壁画上描绘的是一个“散乐班化妆后登台表演”的情景,其戏剧角色众多,人物扮饰丰富,道具如笏板、笛子、刀、宫扇等齐全。忠都秀,是一个女演员的名字,应该是戏班里最响亮最有票房的名角。散乐,和杂剧意思相近,当时散乐在黄河以北地区、朔北地区非常流行,类似像“散乐忠都秀”这种商业推广的绘画,在当时肯定还有许多,只是我们现在看不到了。

明代戏画随着画种的丰富,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戏曲插图、戏曲年画、戏曲版画不断呈现。

插图,就是为明代的小说作封面设计和内页插图,比如陈洪绶就创作过著名的《有陈洪绶西厢记插图》,在书中插绘10幅美人图,或倦睡、或倚楼、或调鹦,或园中散步、陈洪绶不仅是明代杰出的国画家,同样也是插图、年画、版画的商业大师,除了西厢记插图,他还创作过一套40幅至今都令人赞叹的版画作品《水浒叶子》,《水浒叶子》在明代就印刷过无数次,《水浒叶子》也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文人精致文化与大众通俗娱乐巧妙结合的典范。

清代的戏画,主要以天津杨柳青年画和苏州桃花坞年画为主,从雍正至嘉庆年间,这两大年画十分盛行,不但有独幅,如《眉秀山》《困龙府》《升仙记》,也有以连环故事创作的套画《雪天请孔明》《赵云长坂坡》《古城斩蔡阳》。

清代戏画,还有一种新颖的形式,就是灯画,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的集市都会大量从事销售灯画的人员,一入夜,挂灯亮起,满街都是戏曲人物灯,移步换“戏”,行走其间,仿佛瞬间观看了无数部戏。清代戏曲灯画最知名的高手,是北京的徐五和鲍九,传说俩人都是绢画高手,徐五笔意超逸,鲍九用笔精工。

清代中叶,北京知名画家贺世魁也曾画过当时非常出名的戏曲演员写真画《京腔十三绝》,即把当时的昆曲名角霍六、池财官、虎张、大头官、老公李三、陈五子、喜莲等十三人,画成戏曲扮装人像悬挂于剧场门首,因其画的传神逼真,为演出招徕了更多的观众。《京腔十三绝》为戏曲人物演员画写真开了先河,也对戏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到了光绪年间画家沈荣圃又按方抓药,应邀绘制了《同光十三绝》,为当时的京剧领袖人物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时小福、梅巧玲、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刘赶三、杨鸣玉等十三人绘制戏装写真人物,该画以手卷形式绘制了十三位开山大师,此画墨彩精致,栩栩如生。此画在当时的戏曲界影响很大,后来这幅画几经周转,传到梅兰芳家中,成了梅家的传家宝,梅先生去世后,这幅画献给了国家。

戏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在原先以商业推广为主的基础上,又诞生了更多成份属于个人情怀的水墨彩墨写意戏画,早期有关良、林风眠、叶浅予,之后又有高马得、韩羽、聂干因,他们对戏画的最大贡献,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戏曲和戏曲美术,并以各自独特的艺术手法,把戏画从过去的附属作用中解放出来,转化为美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他们对戏画的人物造型,笔墨运用,以及“出之贵实,用之贵虚,形神兼备”的写意方法,也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戏画史。

戏曲在中国一直有着固定的观众,戏画也伴随着中国戏曲的演变,一直在不断的延续,近些年来,像周京新、马书林、范存刚、刘红沛等当代画家,也都有大量的笔墨当随时代的优秀戏画作品,他们不仅在笔墨上进行深入的探索,而且在表现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中国戏画,从古至今就一直与中国戏曲保持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并从戏曲文化中和戏曲表演中吸收营养,经过千百年来不断探索和不断创造,最终成为了中国绘画百花园中一支独特的“很中国”的花萼。

张震作品

*作者:张震,独立文人画画家,知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喜欢独立思考、写作、画画,避热闹,轻粉华,忌悖德,不向往混的好,只想平和平静地与纸笔交朋友,南山种豆,东篱采菊 。

(0)

相关推荐

  • 李祥林:蒲松龄笔下的“动物戏”

    谈狐说鬼的清初作家蒲松龄(1640-1715)亦通晓戏曲,相关描写屡屡见于他笔下,除了写由人扮戏(如<聊斋志异>中<顾生>.<商三官>等),也写了木偶演剧(如< ...

  • 中国戏画第一人——柏龙华先生的广德情结

    柏龙华先生昨天清晨为本刊挥毫题词 中国戏画第一人 --柏龙华先生的广德情结 胡祖谟 微信版第788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芜湖市文联国家一级美术师一一柏龙华先生,现虽年至耄耋,但精神钁铄,笔耕不 ...

  • 中国纹样,很中国!

    中国传统图案指的是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案.中国传统图案源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已有6000-7000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纹样具有强大的审美功能, 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纹样, 表 ...

  • 日本人画的中国历史地图:到底有多少是客观的?

    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历朝历代的地图均采用的是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该地图集已经成为了中国历史地图中的权威,甚至成为部分读者判定中国古代王朝疆域的依据之一.然而,谭其骧的历史地图集也存 ...

  • 读画:中国美术史·大师原典系列《夏圭·溪山清远图》

    (宋伟航) 读画:夏圭·溪山清远图.mp32:47 来自中信美术馆 <溪山清远图> 南宋 夏圭 纵46.5厘米 横889.1厘米 这幅无款长卷的拖尾题跋中,最早的是纪年1378年陈川的跋文 ...

  • 读画:中国美术史·大师原典系列《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他是个历代公认的大才子,写诗,写文章,写书法,画画,刻章,无所不能,甚至 ...

  • 他花40年跑遍中国,画出唯美中国古建筑

    谁说中国城市没有审美 只是被我们遗忘了 李乾朗 还记得小时候住过的屋子吗? 白墙黑瓦的皖南民居, 一入春季, 笼罩着氤氲水汽, 就成了中国水墨画上的风景: 皖南民居 穿行在北京胡同里, 推开东南角的大 ...

  • 2021粉画艺术(中国)年度展颁奖典礼成功举办

    2021粉画艺术(中国)年度展颁奖典礼成功举办 2021-03-20 20:10:47 来源: 粉画艺术举报 0 分享至 3月20日,由粉画艺术联盟(中国)与苏州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 ...

  • 宋画,中国丹青史的高峰

    本文来源:谁最中国 宋徽宗<写生珍禽图> 宋徽宗赵佶虽是北宋的亡国皇帝,但却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他能书善画,23岁就创下挺拔秀丽的"瘦金体".绘画上,更是天赋异禀,尤 ...

  • 粉彩百年·荣耀中国”粉画作品邀请展即将在苏州开展

    2019-09-26 15:34 展览时间:10月1日-11月24日 展览地点:明·美术馆&粉画艺术博物馆 (李公堤四期文创街区15.14&10幢)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