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寒 || 河洲乌溪湾:风荷曾经十里香
提起乌溪湾,每个知情人心头都会忆起清水出芙蓉的芬芳,都会漾起明眸顾盼的生动,仿佛月光在心田流动。2016与2017年的仲夏,这座庞大的城市因为乌溪湾有了一曲清凉旋律,有了温润去处。人们在夏日喧嚣与躁热后,终于感受到“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诗情画意,生活从来就不在别处。累了,让荷香洗去你疲惫,摇曳荷花,悠扬旋律让人们脚步慢下来。乌溪湾宛若成了灵魂发散香气的女子,掀动着倾城之恋……然而如所有爱情神话一样,到2018年旋律嘎然而止,走过乌溪湾荷田萋萋,昔日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的景象不见了,遗憾里一片暗香浮动,欲说还休。
沿龙光大道前行,过党校,未几,右边门楼高伫,由林荫大道转入便是乌溪湾黄家,尽管两旁荷叶稀疏,呼吸里仍是绿气弥漫,清澈池塘平添夏日明媚。村东小径上谷叶树浓浓碧荫,蝉儿是不知疲倦吊嗓的歌者,短堤围垱后,竟是一湖清波倒映远处丰水湖畔景象,仿佛暗藏着一幅写意山水图,不转入此间绝不呈现。身边退休的黄老师讲,湖里原有天尊山,是他们的祖茔,沧海桑田,现在波平如镜已成为历史传说。
村庄名乌溪湾黄家,以前因为地势低洼,积水如沧海故而得名沧溪。现在村后浙赣铁路横过,湖面缩小。南宋末乙亥年(1275)藏身在天尊山天尊观读书避难的黄大成怎么也不会想到昔日沧海一舟之地,今日毗邻剑邑新城繁华,多少往事就这样深深沉落于湖底。
当年元军下江南,文天祥吉州起兵勤王,由丰而南下,世承国恩的沇江黄氏家族黄民觉亦起兵从之赴义,结果文天祥兵败被俘,元军将起义家族血洗屠戮,黄姓子孙或死或窜四下散匿各处。黄大成讳信,别号朝凤,乃黄端卿七世孙,与堂弟黄容九死一生。后来黄容为潘湖祖,大成则避匿沧溪为沧溪祖。元世祖定鼎后再归沇江,家业遭兵燹悉数化作废墟,于是黄信重返沧溪天尊山天尊观筑室安家。平常勤苦作习,待人谦和恭敬,两地相距百里之遥,但乡人根本不知他为贵胄而抗元。有空则闭户读书,抱家国之痛绝口不谈时事,生下三个儿子黄友直、黄友谅、黄有文,这样繁衍生息拓基绵世,七百多年来,烟火数百户成为沧溪世家,亦为乌溪湾最大一族,人口千余,宅户如今连到围里一带。
谱载村西原有蛟潭,灵物栖焉,四时云雾蒸天,俨若虬龙欲起。如今有一亭,亭中一井甘泉,可惜尘封木料堆积。村前有池,秋风起兮薄暮烟消,晶晶然夜月浮波;村东有溪,溪旁建濚溪书院,书院不再,唯有斗姆庵而已,与原来的天尊观一样都属道观。村后环江古道,吉安临川往来行旅络绎不绝,形如朝市,现在取而代之是铁道,轰隆声不绝于耳。西南涧水九曲拱基,黄社紫气烟笼树,渔舟夜钓光四射,可谓形胜之地。闭目想象:长堤障后孤阜屏前,若文笔森罗。古人择基开拓,襟山而带湖,形胜而地灵,无怪乎村中门楼新筑,朱颜画栋,名曰“沧溪保障”。而沧溪八景则为:蛟潭云气、龙沂夜月、濚溪书屋、菴背古道、九龙曲水、竹州渔火、大井甘泉。每一道景观都有诗意的描绘,如《蛟潭云气》中写道:“化龙未肯逗潭中,一会风云势渐雄。气透九重惊过雁,雾迷四面阻飞鸿。兴波鼓浪腾仙阕,出岫成峰近太空。此日尚留芳踪在,湖光水色果玲珑。”读来豪气飘逸。
信步徜徉,但见人家院落枣树结实累累,门内白发婆婆笑指,自家种的尽管尝,不碍事,那份温情恍如夏阳灼热中拂过一阵阴凉。村中祠堂两座,一则琬公祠,一则黄氏宗祠。前者颇有古风,后者沉雄崛起。琬公祠原为贵琬公祠,康熙癸酉(1693)落成,当时黄氏诸生就读沧溪龙沂菴,贵琬是始迁祖黄朝凤的曾孙,朝凤列于总祠祭祀,贵琬子姓最繁盛,又列胶庠,所以分祠而祀,后来书为“琬公祠”。
当时新祠落成命名书写者年仅十一岁,可谓笔意老成。少年讳天英,字辛律,别号才菴, 天资颖慧,慷慨有大志,从小博览经史,积学能文,康熙癸未年(1703)请咨赴国子监肄业,例考职州司马归吏部候选,终归乡里。有推梨让枣遗风,兄弟四人分家产时,慨然将自己名下的付与继母幼弟。他的书法学习从七岁时便开始,名闻乡里。康熙癸巳年(1713)恩科寓省邸,郡守王希淳与之同门师友,修滕王阁时令其书写滕王阁三字,观者称叹,后来发生火灾,题字未损如有神助,求书的愈来愈多踏破门槛,有“智永铁门限”之风。其人酒量也大,醉后狂书径丈之字,人谓之“张颠”。康熙癸已年(1713)六月间,赣江洪水陡发,逼近他家读书楼,冲决官堤,附近田地房舍几乎都要被淹没。于是他率领家人奋力筑护,到秋天呈报县令卢佐斌,拨人十里修筑乌陂垱、斗姆阁、土地巷、殷家巷等处。开始这些患口都未标志,后来重修进县志,加以标注,乡人免于水患,实缘他之力也。
黄才菴才名卓然,乡试却屡不顺利。京城知晓其文章书法造诣成就的,与之交游甚广,像徐筠、陈斋等等。戊戌年(1718)春修明吏馆征天下名士,供奉大司业徐公举荐他去,他坚辞以疾归,名传乡邑。手不释卷潜心临池练草书,注有《书法全备》,亲戚朋友乡邻皆抄习传,遗憾的是四十三岁便英年早逝,令人叹惋。然而纵观黄氏子弟,承先祖之懿德,虽隐忍而不忘家训,或耕读或商贾循循自守。凡合族利益合族竭力共捐,如康熙丁卯年(1687)建的斗姆阁,屡毁屡修屡建,烟火缭绕中寄托最朴素的愿望,众生平安,九曲回环的乌溪湾永远美丽。
白驹过隙,如今乌溪湾旧貌新颜,或许巷口散落大柱础令人遥想远去光阴,昔日患口成为一去不复返记忆。晚风清凉,夜幕下国道上闪烁路灯连袂成线,牌楼上对联依稀可辨:仁义礼智信江夏承祖德,温良恭俭让沧溪传古训。不远处和合塔透着橘色光茫,城市霓虹交织,身后的她无可置疑朝城市化进程道路迈来,唯有旧时夏日赏荷图永留心间。
(资料来自《黄氏族谱》、特别感谢黄志坚先生、黄勇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