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胡希恕伤寒论讲稿》——引言

原文如下:

       “历来对《伤寒论》的看法,有的就说这个书是圣贤留下的,张仲景也算医圣了嘛,这是一种看法,就是所谓的古典经文;又有一种看法,说这个书叫《伤寒论》,那么主要就是论治伤寒了,不能治杂病。像李东垣说《伤寒论》是不能治内伤的,说张仲景长于治外感,不长于治内伤;还有的说《伤寒论》所载的方剂都是古方,古方不能治今病,上次咱们那儿还有人提这个问题。这些说法统统是错的。我们解答这个问题,就得对这个书是怎么来的(进行分析),我们才能有一个正确的看待方法,那么这就不能不谈中医的发展问题了。
       中医的发生、发展是比较久远的。这个书成书于张仲景那个时候,距现在快两千年了,一千六七百年过去了。这个书有这么完整的体系,可见中医的发展还要早得多。由于那么早,所以中医辨证施治这套东西不是在某一个基础理论上演绎出来的,它绝不像今天西医那样。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时代,大概都可以想象出来,限于科学水平,而且又没有什么好的器具,想要对病变的本质有个明确的认识是不可能的。那么只能在人体的反应上,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证候,在这上面想办法治病,中医的开始是这么来的。你们想一想这是很不容易的。经过的时间是相当长久,经过多少个人体,很长一段时间,逐渐地观察,逐渐地实践,他(古人)也在疾病上看出了一些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一般的规律”。
       那么什么是“一般的规律”呢?咱们这个书就要讲了,六经就是啊,它是六个类型;(还有)八纲,这都是一般的规律,就是疾病基本是不同的,它都有一般的反应。那么古人经过很长的时间,他得出很多的结论,首先得出的是疾病发展一般规律的结论,那么在这种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他想治病的方法。当然那个时候也是试验,先从单方来逐渐地试验来试验去,得出了一种很可靠的结论。
       记载这些结论的书,较早的就是《汤液经》。《汤液经》这个书出得尽管晚,但是发展却是最早的。这本书全名叫《伊尹汤液经》,说这个书是伊尹作的,伊尹是商代宰相,这个也是不可能的。当时作书的人也不知道中医是谁搞出来的,但那时候结论是很清楚了,只能说是圣人。就像《本草》弄到神农身上了。咱们讲《内经》,说是岐伯和黄帝,都不外乎是皇上宰相这一帮人。他们是天,生而知之嘛!这是错误的,这就是歪曲历史。实质作书人也不是反动,可是他的确也不知道。不是一个人啊。所以中医的发展,不是一个时代,更不要说(是)某一个人(的成就)。无论是伊尹,或者张仲景,都不可能一个人完成这么个东西。它(中医)是从经验来的,所以中医学简单地说就是经验医学,就是从与疾病斗争中搞出来的一套东西。
       张仲景这个书是从《汤液经》上来的。这在《甲乙经》中就有(记载),他(《甲乙经》作者皇甫谧)说:“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同时在这个书(《伤寒论》),我们现在这个本子,全把王叔和那套东西给拿掉了。他(王叔和)这本书有《伤寒例》,《伤寒例》是由王叔和做的。王叔和搜集仲景的旧论搞了这个书(《伤寒杂病论》)。那么他(王叔和)也说是“仲景旧论,脉证声色,真方,有神效者”,他(王叔和)就是基于这些东西“以防世急也”,这个书就有的。那么仲景他也不是杜撰的,他是根据《汤液经》,说他论广,当然他有所发挥,这是肯定的。那么我们想象《汤液经》这个书,它就好像《本经》这类的,比如说桂枝汤,桂枝汤底下就有了,说太阳病什么情形之下来用它,是这么一种东西。(《汤液经》)总是以方剂为主的,一听这个名叫《汤液经》(我们就知道了)。那么张仲景呢,他就不是用这个办法了,他是把方剂搁到一个病上,像《金匮要略》“水气病”“痰饮”,这种病里头需要哪个方剂,他就把这个方剂拿来。可是方剂的这种应用是依本《汤液经》,(《伤寒杂病论》与《汤液经》编排)方法不一样。那么《伤寒论》也是,它是治伤寒。我们中医说的“伤寒”不局限于肠伤寒,它是广义的,凡是热病之属都叫伤寒,我一会儿讲你们就知道了。他是拿出这么一种病,而用《汤液经》各个方剂,征引很多。
       那么中医是通过实践来的,一切的方法规律一律像王叔和所说的,是“真方,有神验者”。这些东西都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它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事实。古时候是这样的,现在还这样,它客观存在,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是不变的。我们讲这个干什么呢?现在学这个(《伤寒杂病论》)还可以用吗?不像他们说的“古方不能治今病”,它是注重只要合乎这种事实,你用它就有效,它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所以中医辨证的主要精神也在这儿,它的根据是一般的规律。你想想,根据一般规律找出治病的方法,它就是治一切疾病的方法,它不是专对某一个疾病。因此我们对《伤寒论》总要有这么一个认识,这个认识一点都不诡辩。咱们根据发展的时代,尤其是我们这些年的应用,我个人这几十年,我所用的方剂大概都是根据古方,并没有“适于古病而不适于今病,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杂病”,这些说法我们根据实践都可以把它反驳了,(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吗)不是!的确是有效果,而且用之得当,确实有神验。
       那么我们对于《伤寒论》,应该有这么一种认识,就是“仲景论广汤液”是比较可靠的,所以(《伤寒论》)前头这个序言:“撰用《素问》《九卷》……”等的,与皇甫谧这个说法(“仲景论广汤液”)根本是矛盾的。那么根据我们看呢,当然(《伤寒杂病论》)与《内经》毫无关系。”
从以上胡老论述来看,总结其学术观点如下:
       1.中医的形成,是根据疾病在人体上的反应(症候),不断总结出一般疾病规律(六经、八纲),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由单方开始的应付疾病的方法。所以中医是经验医学。
       2.胡希恕根据《针灸甲乙经》:“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的记载,认为《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对《汤液经》的继承和发挥。
       3.认为《伤寒论杂病论》的学术体系与《黄帝内经》毫无关系。
总结:胡老的观点非常独到,但是其认为《伤寒论杂病论》的学术体系与《黄帝内经》毫无关系,笔者认为有所偏激,《伤寒杂病论》确实与《黄帝内经》的学术体系有所不同,但是完全切割其之间的联系,是不对的,这一思想应该是来自日本汉方家的影响,《伤寒杂病论》里的不少内容与《黄帝内经》是有联系的,胡老在后面的讲座里就时常应用内经理论去解释条文的病理,虽然学术体系不完全相同,但是期间肯定存在一定程度的渊源关系的。
(0)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夜话中医门派之一经方派

    讲阴阳,论五行,说世间百病.听得懂,学得会,建立中医思维,且听汶东讲述<黄帝内经>.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医的门派,有朋友一听中医居然还有门派,就感觉很奇怪了.其实所谓门派 ...

  • 【医经钩考】“医经”与“经方”小识

    金栋按:以医学学派.中医典籍而言,据东汉班固<汉志·方技略>记载,有"医经"与"经方"之别.以今通行本而言, 所谓"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 ...

  • 《伤寒杂病论》古今谈

    2008-12-09 中国传统医学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她都在为人类的健康与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国东汉时期成书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标志着中国医学临床理论体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2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字面意思是说:太阳病,外证依然存在,脉是浮弱的,治疗上依然需要通过出汗的方法,这时应该用桂枝汤一类的方剂. "宜"字说明不是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3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 上七味,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4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之,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外证"的含义,跟前面42条所分享的一致,是指太阳中风证,也就是桂枝汤证. 这条是指太阳病经过治疗,外证依然存在,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1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这一条是倒装句,正常的顺序应该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0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9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病家表现出来的是浮缓脉,身上不像前面38条那样疼痛,只是感觉沉重,并且沉重不是持续存在的,是时轻时重的,同时没有少阴病的表现,这时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5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这一条挺有意思的,有很多需要关注的地方,我们先说说字面意思:病家得的是太阳病,也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6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这一条也存在倒装情况,"麻黄汤主之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8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