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春秋国君,秦穆公第一!秦穆公为何能力压齐桓公?
春秋时期,群雄并起,先后出现了五个霸主,可以号令诸侯,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然而,在孔子眼里,春秋国君,唯秦穆公最好,可以排第一。
其国虽小,其志大;处虽僻,而其政中。其举也果,其谋也和,法无私而令不愉,首拔五羖 ,爵之大夫,与语三日而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这是《孔子家语》的记载,孔子认为,秦穆公即便做一个大王都可以,只做一个诸侯霸主,完全是委屈了秦穆公。春秋国君,一般都是某某“公”,而非某某“王”。可见,孔子对秦穆公评价之高,完全超越了对其他国君的评价。
对于春秋五霸的另外四个,除了宋襄公之外,孔子都有评语。
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谲而不正......贤哉楚王(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孔子对这三人的评价,完全没有达到对秦穆公的高度,尽管对齐桓公和楚庄王的评价还算可以。至于宋襄公,就是“宋襄之仁”的主角,虽然和孔子是亲戚,有同一个祖先——殷商王族微子的后人,但宋襄公除了春秋大义之外,的确泛善可陈,孔子连总结性的评价都没有,可见对宋襄公也不算太待见。
需要注意的是,齐桓公是春秋第一霸,有管仲辅佐,为何秦穆公能力压他,成为孔子眼里的春秋第一国君呢?
在秦国历史上,秦穆公是一个关键人物,奠定了秦国争霸天下的基础。
开始,秦穆公一心向东看,想要在关东诸侯国中扬名立万,但因为两次被晋军击败,于是不得不向西发展,攻打函谷关以西的势力,开辟国土千余里,称霸于西戎,让秦国背后无忧,此后才能心无旁骛的向东发展。
从春秋大义来看,秦穆公此举非常符合当时社会主流思想,即尊王攘夷。众所周知,孔子有华夷之辨,并不是后世被阉割的一套理论,当时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所以对秦穆公向西发展总体是赞扬的。
孔子“其国虽小.....处虽僻”的秦国,经过秦穆公的一番开疆拓土,其实已经是一个大国了。当然,从文明程度上来看,关东诸侯依然认为秦国是一小国,精华之地太少。
如果秦穆公仅是如此,也不足以让孔子另眼相看,其实秦穆公还有很多事迹,至今看来都让人称道,本文摘取四个事迹。
晋献公假道伐虢,灭掉了虞国,原虞国大夫百里奚也就成了奴隶。后来,经过一番周折之后,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了这个一代名相。现在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但在当时礼制之下,秦穆公此举可谓石破天惊。
晋国闹饥荒时,恰逢和秦国有矛盾,所以秦国对是否救助晋国争论不休,但秦穆公认为“有负于我的,是晋国国君,不是晋国的百姓”。由此,秦穆公组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救援,史称“泛舟之役”,连绵800里,可谓千古绝唱。
孟明视是秦穆公手下的大将,两次败给晋国,但秦穆公却将战败的责任拦在身上,让他勿忘国耻,以图再起。结果,孟明视最终大败晋国,一路上势如破竹,没几天就把曾经失地给收复回来了。古今还有国王这么宽容?秦穆公不杀败将的行为,后来秦国一直保持。
秦穆公的牧场,走失了几匹马,结果被一群农民给吃了。管理人员大怒,就将三百农民判了死刑。结果,秦穆公不仅没杀他们,反而赐给他们酒水,放他们回去了。几年后,秦穆公被晋惠公围困,眼见就要兵败被俘,却不想三百农民勇猛的杀退晋军,救了秦穆公。
从儒学角度来说,秦穆公行的是王道,而非霸道,雄才大略却礼贤下士知错必改,雄壮勇武却宽仁大度常常以德报怨。其实,即便以上下5000年的历史来看,秦穆公这样的人都极为罕见,胸怀不是一般的宽广。正因如此,孔子认为他才是春秋最好的国君,能够力压齐桓公等春秋霸主!
当然,秦穆公一世英名,却有一个污点,就是殉葬了177个人,其中有三个良才。当时秦国人非常难过,赋《黄鸟》之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由此来表达不满。当然,秦穆公殉葬污点,可能是后人所为,或三个良才自己主动要求殉葬,而不是秦穆公的要求,毕竟秦穆公生前不杀孟明视,又怎么可能忍心用三个良才殉葬呢?